不懂鄉村無法讀懂中國。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是有鄉村文明復興和鄉村振興的現代化,沒有鄉村文明復興的現代化是無的現代化。鄉村是中華文明的根,是中國革命的發源地。鄉村是中國共產黨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人類文明共同的遺產。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其中也包含著不能忘記鄉村。
一、懂得鄉村,才能讀懂中國
研究中國特色現代化,需要從搞懂中國國情開始,什么是中國國情,鄉村是中國最大的國情。不認識鄉村,無法認識近代以來毛澤東思想是怎么形成的,鄧小平領導的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秘密在哪里,也不能認識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在邁向中國特色現代化之路的重大意義所在。
解決中國問題、認識中國的事情,與西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懂得鄉村。在西方把城市搞通就可以了,就能讀懂西方。因為西方的文明從古希臘、古羅馬開始,就是搞城邦文明、工商業文明。西方人搞民主、搞城市化不是今天才搞,從2500年前的古希臘、古羅馬就開始了。東方和西方就像一個家里生出兩個孩子一樣,一個是男孩,另一個是女孩。而我們今天誤認為西方和我們什么都一樣,都應該走一條路。為什么中國近代以來走著和西方不同的現代化之路?我們的文明和西方的文明模式從一開始就不一樣。所以,不懂城市,無法解讀西方文明。不懂鄉村,就解讀不了中國。
但是在幾十年的西方化過程中,我們離共同故鄉鄉村越來越遠,我們不僅沒有讀懂,而且不愿意去了解鄉村。我們培養的博士生,可以把西方經典倒背如流,但對中國古代經典幾乎無知,對鄉村更是無情。即使搞鄉村研究的專家學者,也字是坐在辦公室里在電腦里研究鄉村,有的甚至是站在西方看中國的鄉村,希望從西方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給中國的鄉村振興找答案。二十大提出要走中國式的現代化,研究現代化、走現代化之路,必須從讀懂鄉村開始。
二、懂鄉村,才能進一步推動中國前進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從事鄉村振興的領導干部應該是懂農業、愛鄉村、愛農民的人。我們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的根在鄉村,毛主席講他是山溝里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要永葆青春活力,不能離開鄉村大地。不要忘記,中國共產黨黨旗徽標是鐮刀與錘子,無論中國科技發展到什么程度,城市如何繁榮,不能忘記與鄉土大地聯系的鐮刀,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母親是鄉村和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初心是具體的,不抽象的。這個初心就是告誡中國共產黨要始終牢記:中國共產黨從哪里起家的,中國共產黨在城市誕生,但最終走向勝利是從鄉村找到了革命的道路,是從人民中成長起來的黨。這個初心也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必須不斷地回到人民中去,永遠為人民服務,永遠為人民謀幸福。人民給予我們的,要不斷地回贈給人民,只有這樣的良性循環,中國共產黨才能有活水源頭的動力。在轟轟烈烈城市化推動下, 我們忘記的鄉村,不是單純的鄉村,而是中華文明的根,是中國共產黨的根。
三、鄉村是共產黨不忘初心教育的大學校
為什么現在部分扶貧的干部到農民家里幫助農民干活,農民不領情。對于這種頻繁發生的事,許多人的解釋是,農民變了,是農民的問題。對此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到底是農民變了,還是我們變了。農民之所以不領情,是因為你幫助農民時,壓根就沒有情。因為你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不是為了感恩鄉村和農民而去,你是帶著高傲的心、不是與農民能進行交心的平等心,所以農民不領情。
我在一個地方做講座,有位干部提出,針對這種被扶貧農民不領情的問題,當地政府提出要對農民進行感恩教育,問我如何看,我聽完這個問題,心里很不舒服。農民也需要教育,但這種感恩教育的做法顛倒了因果關系。農民不感恩是結果,不是原因。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我們缺乏感恩心,才造成了農民不以感恩來回報我們。對于這個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講的是,我們要先愛農村、愛農民。而我們卻要先教育農民先愛我們,這是顛倒了因果關系,這種教育可能會使農民更加不領情。我們一定要清楚,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要我們像回報母親那樣來幫助鄉村發展。不是農民欠我們的,而是我們欠農民的。鄉村振興需要投入、需要政府主導,但更需要的是我們應懷著感恩的心、回報心從事鄉村振興,這樣振興才能使農民領情。
四、鄉村缺位的經濟學,無法解讀中國模式
懂得鄉村,不僅僅是干部的事,也是我們理論工作者的必修課。中國改革開放40年,被國際社會和理論界譽為是創造了發展奇跡的中國模式。對于當代中國發展模式的解讀,不能沒有鄉村。鄉村缺位的經濟學,不能真正解讀中國經濟增長的秘密所在。今天中國經濟學一個重大缺陷,就是鄉村缺位的經濟學。研究中國模式的國內外經濟學家很多,無論引入什么樣最先進的西方經濟學理論,都很難透徹地對中國模式進行解讀,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些經濟學家只懂西方經濟理論,不懂中國鄉村。不懂中國鄉村就無法解讀中國40年經濟增長的秘密。同樣不懂中國的鄉村,也無法洞察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在城市化浪潮中,我們所犯的錯誤,不僅僅是在理論研究上讓鄉村嚴重缺位,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還要讓鄉村退位。許多經濟學理論,是在謀算如何讓城市快速替代鄉村,讓鄉村快速終結。鄉村在他們的心”中,成為中國邁向現代化的累贅。
五、讀懂鄉村是每個中國人的必修課
知道鄉村是中國最大的國情,應該是每個中國人必修的功課。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中華民族長壽的秘密不在城市在鄉村。中華文明的基因是在鄉村。就像經濟學所講的,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樣,以鄉村為載體的中華文明的基因,以最保險的方式為中華民族保留了文明的火種。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作為政治、皇權中心的城市一次一次被毀掉了,但我們的文明并沒有中斷,因為中華文明的火種保留了鄉下的鄉村里,鄉村在,文明就會不斷地實現劫后重生,讓中華文明重新開始。這是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秘密之一。古希臘、古羅馬的文明基因就在城市,公元5世紀, 外來民族把城市毀掉了,他們的文明也就中斷了。
所以中國未來的城市化率,不是越高越好。如果中國城市率與歐美一樣,那么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根也就沒有了。所以鄉村包含著中國的過去、 現在和未來的答案,也包含著每一個中國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答案。我們不能因城市經濟給我們帶來的一時繁榮,給我們帶來的短暫的享受,而忘記了我們的本和根。
大家都在講中國的現代化,無論這個現代化有多少個標準和要素,但中國的現代化一定是有鄉村文明復興的現代化,沒有鄉村文明復興的現代化是無根的現代化。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華名居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