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魏后凱:鄉村產業發展趨勢與戰略路徑

[ 作者:魏后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1660 更新時間:2023-07-08 錄入:曹倩 ]

很高興受邀參加“2023中國城鄉發展論壇暨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年會”,我講的題目是鄉村產業發展趨勢與戰略路徑。大家知道,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從目前來看我們現在是鄉村振興的內生活力不足。為什么內生活力不足,我覺得主要是產業支撐不足,比如過去中西部一些地區農民增收主要是靠離開農村到城市打工的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有些脫貧縣兩塊加起來超過了75%,也就是說農民增收跟農業農村沒有多大的關系,這就是由于鄉村產業支撐不足導致鄉村的內生活力不足。當然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的發展,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來到2025年基本形成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現在看來難度還是比較大,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在第五部分提出來“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有一個很精辟的闡述,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未來鄉村產業我認為有五個大的趨勢:多樣化、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數字化。

第一個是鄉村產業的多樣化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鄉村農業增加值的比重,農業就業的比重將會不斷下降,非農產業比重將會不斷提升,鄉村產業融合在不斷加速,鄉村產業結構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

過去我們把農村定義為從事農業跟農民聚居的地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個定義已經不夠準確,縱觀發達國家,農村從事農業的只是少數人,大部分的農村居民也不一定就從事農業,農村的產業結構正在不斷多樣化。在農林牧漁業內部,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在不斷提升,已經接近半壁江山,2008年為48.1%,這些年來有一定的下降,2020年下降到41.4%,從發展的趨勢來看林牧漁業會更加的重要,甚至比種植業更容易實現由大變強。所以要改變“重種植業、輕林牧漁業”的傾向,促進農林牧漁業協調發展。

第二個是鄉村產業融合化

產業融合是現代產業發展的基本趨勢,推進鄉村產業融合是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當然鄉村的產業融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產業的縱向融合和一體化,比如說農業,按照前后兩端延伸的思路,打造全產業鏈,構建貫穿于農業生產全過程、全方位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這實際上就是一個農業的全產業鏈。第二個就是橫向的融合跟一體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農業跟二三產業的融合跟一體化,第二個是鄉村其他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當然鄉村產業的融合可以在不同的地域層面,比如一個縣一個村莊甚至在家庭農場的內部、一個企業的內部來實現產業融合,比如說浙江安吉的魯家村,魯家村實現了一二三產業在一個村莊內部的融合發展。

第三個是鄉村產業的集群化

什么是產業集群,2004年我有一個定義,就是大量的相關企業組織按照一定的經濟聯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形成一個類似生物有機體的產業群落。過去我們對產業集群的認識有誤區,好像產業集聚就是了,產業集群在產業的集聚的基礎上還有緊密的產業關聯、社會化的分工和發達的組織網絡,還有適宜的創新環境,加上合作競爭和互動機制,產業集群化是當今世界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從中國的經驗來看我們也可以發現,中國的早期產業集群大都發源于農村,比如說浙江過去的塊狀經濟、廣東的專業鎮村等等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個準產業集群,當然這些年來我國鄉村產業集群化的趨勢在不斷加速。現在主要的做法就是建園、構鏈、組群,我覺得這個趨勢往后走鄉村產業集群化還會進一步加深。

第四個是鄉村產業生態化

產業生態化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是實現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當然我個人也認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就是一個生態型的產業體系,它要求鄉村的產業發展走上生態化的綠色發展之路。怎么樣走上這種生態化的綠色發展之路,我想可以從兩個路徑來展開,對新建的產業我們要按生態化的要求進行建設,我們要防止城市污染產業向農村轉移擴散。對現有的產業我們要進行生態化改造,比如說我們現在的農業是一種典型的化學農業,怎么從依靠大量施用化肥農藥實現增產的化學農業轉向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這是我國農業轉型發展的一個大方向。

第五是鄉村產業數字化

產業數字化是數字鄉村建設和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然我們現在也應該看到跟城市相比,鄉村產業數字化嚴重滯后于城市產業數字化,所以我們未來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任務十分繁重,當然這種數字化的趨勢我想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方面,鄉村產業的技術裝備、相關設施、管理體系要數字化。第二方面,鄉村勞動力的素質要進行數字化轉型。

根據這種產業發展的五化趨勢,未來我國鄉村產業的發展我想有五個方面的戰略路徑。

第一個路徑

就是充分挖掘農業農村的多維功能,明確鄉村功能定位和發展導向。主要是三個方面,首先,大家知道農業具有多維功能,鄉村具有多種價值,農業它不單純是提供農產品,具有生產功能,它還有生態功能、生活功能、休閑功能、景觀功能、示范功能、文化傳承功能,具有多維功能,怎樣把農業的多維功能和鄉村的多種價值充分挖掘出來,這是我們要做的工作。其次,從縣域的范圍來看,我們要明確縣鄉村的功能定位,要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村莊為腹地,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和布局一體化。縣城主要是增強它的中心功能和綜合服務能力。鄉鎮主要是要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綜合中心。村莊主要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田園和幸福家園。第三,我們每一個地方應該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明確產業的發展方向。

第二個路徑

我覺得我們要實行三鏈協同、全面融合、創新引領,多層次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我這里面講的三鏈是指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我們要三鏈協同互動,要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第二個是全面融合,剛剛講了產業融合包括縱向的產業融合和橫向的產業融合,全面融合就是要推動產業鏈的縱向橫向融合跟一體化。第三個就是創新引領,創新引領就是要催生新的業態、打造新的載體、構建新的模式。這里不展開,因為去年我有一篇文章就是專門談農村產業融合的,這篇文章對新業態、新載體、新模式進行了闡述。

第三個路徑

第三個路徑就是要打造多形式的產業共同體,讓廣大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比如現在我們說有產業化龍頭企業,我們要鼓勵龍頭企業和下鄉資本扎根鄉村,與合作社、村集體、農民形成利益共同體。你想想如果只有老板掙錢,農民不獲利,肯定長不了,如果只有農民獲利,老板長期不掙錢這個可持續嗎,不可持續,一定要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第二要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對下鄉資本的全過程監管。第三點要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的增值收益,這里面我覺得各個地方有很多好的經驗,不展開。

第四個路徑

要發揮專業化和規模效益,打造各具特色、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現代優勢產業群。大家知道跟城市相比,農村的人口密度低,離城市市場比較遠,使農村產業缺乏規模效益,進入市場比較困難等等,這是農村產業發展的一些弊端,怎么樣避免破解這些弊端,我想從三個路徑展開,一個是要強化鄉村產業的專業化分工,現在我們一村一品、一鎮一特、一縣一業都是這種強化專業分工的舉措。第二個要統籌城鄉發展,充分發揮集聚規模經濟效益,你想想如果我們每一個村莊都發展旅游,那肯定是泛濫成災,肯定不行,缺乏規模效益。我覺得這點可以采取浙江嘉興飛地抱團的做法,村里面有多余的建設用地,不一定就在村里發展,可以在鎮里面,在縣城規劃一個園區或者區位比較好的地區搞一些項目,讓各個村莊入股抱團發展獲取集聚規模效益。村集體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我覺得這是一種好的做法。第三個是我們要鼓勵有條件的產業園跟專業村鎮向產業集群化的方向發展。這里不展開。

第五個路徑

是要優化鄉村產業發展環境,完善鄉村產業支撐體系。這里面我覺得首先我們要優化環境,鄉村的產業發展環境更加需要優化,現在我們重視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這個很重要,但是對產業發展來說不僅要改善人居環境,還要不斷優化營商創業就業環境,營商的環境、就業環境、創業環境也要改善。二是要進一步完善鄉村產業要素和政策支撐體系。從要素的支撐來看,我想最關鍵的就是要解決人才、資金、土地的問題。從人才來看,主要是農民工如何返鄉就業創業的問題,促進城市各類人才廣泛參與鄉村振興的問題。從資金來看,我覺得主要是要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從土地問題來看,當然政府的產業用地政策很重要,現在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我覺得現在沒有引起大家重視的就是農村的閑置低效產業用地再開發,包括我們閑置的公共用地怎么轉化為產業用地進行再開發的問題,我覺得這是需要我們進行研究探討的一個大的政策問題。

由于時間的限制,主要是跟大家分享我對鄉村產業發展的五個趨勢和五個路徑個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謝謝大家。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振興產業規劃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中文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久久国产亚洲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精品 | 色综合网站国产首页 | 亚洲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