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研究,探索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功能,筆者對浙江省嘉興市和山東省濰坊市、淄博市沂源縣、威海市榮成市等地展開實地跟蹤調研。四地實踐中探索出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方式方法與路徑。嘉興打造智慧黨建網絡平臺,創建“毗鄰黨建”品牌;濰坊推行互融共建的“黨支部+合作社”方式,優化農村生產要素配置;沂源開辟“聯村黨建”新模式,推動聯建村融合共建、抱團發展;榮成推進“全域信用體系”建設,提升基層現代治理水平。
其中,沂源縣作為典型的山區農業為主、發展基礎薄弱的革命老區,其聯村黨建模式對其他老少邊及欠發達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具有借鑒意義。沂源縣按照抱團發展思路,整合鎮村干部資源、優化黨組織體系設置,構建具有“更大范圍統籌資源要素、科學布局定位”功能的聯村黨組織,探索基層黨組織推動鄉村治理的新方法。
溝域跨村,聯合建立黨組織,夯實戰斗堡壘作用。基于溝域特征,樹立區域化黨建工作理念,按照“組織縣鄉融合,帶動聯村發展”的思路,把握“加強黨的領導、突出問題導向、統籌合理規劃、科學穩妥組建、促進共同發展”五項準則,分類型分情況穩妥推進聯村黨組織建設。
聯村黨組織的建立,夯實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作為農村基層黨建的一項機制性創新,突出了鄉村振興中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作用,有效將黨員組織起來、將群眾凝聚起來。
聯村黨建,共同建設組織制度,提升鄉村治理效能。聯村黨組織建立“成員分工負責、定期聯席會議、民主決策監督、集中辦公輪班、協調聯動攻堅”工作制度,實行“班子聯培、后備聯育、黨員聯管”運行機制,推行“產業聯興、協會聯合、公益聯辦、文明聯促、弱困聯扶”融合發展措施。其中,朱家戶聯村黨委健全完善定期聯席會議等5項制度和領導制定片區發展規劃等10條權責,推動實現黨建融合共進,促進鄉村健康發展。
執行統一組織制度,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推動形成良好鄉風民俗。在聯村黨組織引領下,各自為政的村級管理模式轉變為集中統籌的社區化服務模式,有利于集中力量辦難事。
共建共管,共同開展公共建設,鄉村更加宜居宜業。聯村黨組織對聯建村公益項目、民生項目等統一規劃建設、共同管理維護,統籌公共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供、公共產品供給,避免重復投資、減少浪費,促進聯建村協同發展,均衡推進教育、醫療、社保,共同開展農技推廣等社會化生產服務,統籌推進社會治理。比如,朱家戶聯村黨委與鄉鎮派出所推行“社區民警進聯村黨委、警務助理進網格,矛盾聯調、問題聯治、治安聯防、要素聯控、資源聯聚”兩進五聯工作模式,建立健全鄉村公共服務體系與治理體系。
公共服務的共建共管,有效改善了鄉村環境。聯村黨組織引領片區不斷發展,各類項目效益不斷發揮,人居環境不斷提升,招商引資能力不斷增強,實現人人參與、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幸福感不斷增強。
統籌資源,共同優化配置要素,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沂源充分發揮聯村黨組織統籌發展、整合資源、激活要素功能,把涉及多個村的政策、項目有效整合和“打包利用”,打造區域產業經濟帶,解決農村資源整合利用率低和運轉成本高等突出問題。比如,流水聯村黨委協調整合政策資金,流轉聯建村土地80畝,新建高標準溫室大棚17個,給聯建村帶來每年3萬元的集體收入,為村民提供50余個就業崗位,年人均增收2萬元。
產業資源要素的統籌配置有利于壯大村集體經濟,聯農帶農社會效益顯著。聯村黨組織統籌利用各類政策,通盤考慮聯建村資源優勢,采取飛地發展產業項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方式,將村集體、合作社、村民、企業打造成利益共同體,走出一條村集體“異地生財”、群眾享受“外村分紅”的增收路子。
因地制宜,共同謀劃區域發展,發揮黨的全面引領作用。根據溝域范圍內每個村的稟賦特點,聯村黨組織統一編制聯村區域內的鄉村發展規劃,推動各村差異化精準定位,取長補短、共建互促,保障聯村區域均衡協調發展。聯村黨組織通過強支部、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凝聚起鄉村振興過程中廣大基層黨員群眾的思想、力量和智慧,統一布局強村富民產業項目,避免同質化低水平競爭,科學推動個性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聯村基層黨建的創新路徑,破解了部分小村、弱村“頭雁”選人難和單村資源難以統籌、發展空間不足等突出問題,農村基層黨組織得到不斷夯實和鞏固,有效推進黨建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發展水平,構建了聯建村共治共建、融合發展的格局,提高了聯建村資源要素配置和利用的效率、效益,節約了鄉村公共管理成本投入,實現基層黨組織高質量建設的同時,也帶動了鄉村高質量發展。
(作者朱守銀單位系中共農業農村部黨校,作者程華單位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23年7月22日 第5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