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農業產業屬性的觀察與研究
摘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戰略部署。農業強國本質上體現的是一種產業形態,是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呈現的產業運行表現結果。建設農業強國首先是產業發展問題,產業屬性是認識農業強國的理論原點。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之間存在密切聯系,一個國家結合國情農情不斷推進農業現代化,在農業領域形成相對于其他國家的競爭優勢,就可稱為農業強國。構建農業強國理論,要以農業現代化一般理論為基座,嵌入我國特殊的國情農情,并疊加大國復興崛起對農業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實現融合創新。
關鍵詞:農業強國;農業現代化;產業屬性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我國邁向全面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戰略。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關鍵時期,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有著深刻的戰略考量。為什么在此時間節點作出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部署,農業強國有著什么樣的理論內涵,農業強國與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等重大戰略安排是什么關系?這些都是亟待廓清的重大理論命題,對建設農業強國戰略的正確推進實施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一、建設農業強國戰略提出的深刻背景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際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是著眼于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強基礎、謀長遠之策。對于這一重大戰略部署,既要從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格局來認識,又要從我國農業自身發展長遠邏輯來觀察,還要從近年來我國發展外部環境的新變化來考量。
(一)從國家戰略維度看,建設農業強國是我國發展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始終不變的目標指引。從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四個現代化”構想,到改革開放之后擘畫“三步走”戰略、1997年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再到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部署,我國始終向著現代化的目標持續邁進。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我國踏上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個全面的整體性概念,有著豐富的內涵支撐。農業強國是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與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貿易強國、文化強國、海洋強國、體育強國、金融強國等強國目標一道,共同構成我國強國建設體系。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必須以強大的農業為支撐,農業強國是強國建設的應有之義。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把農業現代化作為“四個現代化”之一,到把農業強國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容,國家對農業的重視一以貫之,始終把農業作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來統籌布局。
(二)從農業自身維度看,建設農業強國是我國農業發展自然邏輯的展開
改革開放極大激發了我國農業發展活力,歷史性地解決了溫飽問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農業現代化步伐始終滯后于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進程,農業“大而不強”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觀。中國式現代化要實現“并聯式”發展,在不到100年的時間里實現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疊加發展乃至同步發展,必須切實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補上農業現代化的短板。從建設農業強國戰略的醞釀形成過程來看,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2017年5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的賀信中強調,“牢牢掌握我國農業科技發展主動權,為我國由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提供堅實科技支撐”;2018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一過程充分說明,建設農業強國戰略的提出經歷了充分的醞釀,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是我國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
(三)從外部環境維度看,建設農業強國是應對不確定性增加的強基固本之策
從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五年間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如果說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主要針對的是國內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那么提出建設農業強國則更多有了外部因素的考慮。農業是國之根基、民之命脈,對于保障各行各業發展、維護社會安定團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以中美貿易摩擦為標志,我國發展的國際經濟、公共安全與地緣政治等方面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發展外部環境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陡然增加,農業作為發展“穩定器”的作用凸顯。尤其是俄烏沖突發生后,國際糧食生產鏈受損嚴重、供應鏈出現斷裂、價格大幅波動,世界饑餓人口增多。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我國要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目標,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樹立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打牢農業基礎、穩固糧食底盤,以農業發展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同時,努力爭取“風險最小化”“安全最大化”。建設農業強國,是夯實自身發展基礎、掌握發展主動權的固本之策,是確保民族生存、經濟發展、獨立自主、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概而言之,我國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既體現了目標引領又體現了問題導向,既是大勢所趨又是時之所至,既是國家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農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實現了我國農業發展指導理念和戰略部署的重大創新。
二、產業屬性是認識農業強國的理論原點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要求提出之后,與之相關的各類研究密集涌現。概覽各家之言,既有圍繞農業強國本身進行的深入挖掘,又有不少從更為寬廣的視野探討農業強國與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等重大命題的關系,更有一些研究試圖以農業強國為統領、將“三農”問題囊括在此框架下進行研究,其中既有不少真知灼見,也不乏一些邏輯模糊不清、觀點相互沖突之處。因此,研究農業強國問題需要正本清源,廓清農業強國建設的理論根源。
(一)建設農業強國與一系列重大問題密切關聯
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戰略部署,農業強國與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等“三農”工作重大部署存在密切聯系,不少研究者圍繞農業強國與這些重大部署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陳錫文認為,“五大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總目標。唐仁健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任務。馬曉河認為,農業強國必須與農業現代化一體化推進,應將鄉村振興考慮在內。金文成認為,農業強國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目標和路徑的關系,農業強國與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外一內、一體兩面的有機統一體。黃承偉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姜長云則認為,建設農業強國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存在一定交集,二者不是簡單的包容或從屬關系。從其間看,既形成不少共識,也有一些爭議甚至矛盾之處。廓清這些重大命題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不容易,需要最大限度形成共識。
(二)農業強國本質上是國家農業發展所處狀態
回歸農業強國概念本身,現有研究大體從兩個角度對農業強國進行闡釋:一類基于國際比較視野,魏后凱和崔凱認為,一國農業現代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并且能引領世界農業發展,則可稱得上是農業強國;王亞華認為,農業強國是一個國際比較概念,在世界各國的比較中,農業強國在農業方面展現出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另一類基于目標愿景視野,從供給保障、產業體系、科技水平、設施裝備、經營制度、國際競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對農業強國應該達到的狀態進行界定。顯然,這兩類界定角度不同但邏輯并無矛盾之處。綜合兩種思路,本文認為,一個國家通過先進的農業科技、先進的生產方式以及有力的農業支持保護共同作用,實現較高的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并最終表現出強大的農產品產出能力、供給能力,以及在全球農業格局中有充分的產品競爭力和強大的貿易話語權,構成所謂農業強國最凝練的表達。總而言之,農業強國本質上體現的是一種產業形態,是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呈現的產業運行表現結果。
(三)以產業屬性為原點開展農業強國問題研究
從對農業強國概念的解析看,農業強國無疑與鄉村振興、農村現代化等概念緊密聯系、相互支撐,與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交叉融合、有機統一。但追根溯源、正本清源,農業首先是產業概念,建設農業強國首先是產業發展問題。建設農業強國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本國國民更合理、更安全的營養和健康,建設農業強國的核心是取得重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正如農業與農民、農村問題緊密聯系、不可分割,但不能就此把農民、農村問題與農業問題混為一談,將“三農”問題簡化為“一農”一樣,研究農業強國既不能割裂其與鄉村振興等相關問題的內在聯系,又不能把農業強國視作無所不包的“筐”,將所有“三農”領域相關問題都置于建設農業強國的框架下來研究解決,從而使建設農業強國成為一個泛化概念。從紛繁復雜的事物廣泛聯系中回歸農業產業屬性這一根本,抽象提煉農業強國最本質、最核心的精髓,有助于聚焦農業強國建設的關鍵,找準建設農業強國的發力點。探尋建設農業強國的理論邏輯,首先應從與其關系最為密切的農業現代化問題入手。
三、廓清與農業現代化的關系是認識農業強國的關鍵所在
實現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長久以來孜孜不倦追求的發展目標。從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農業現代化作為“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之一正式提出,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對農業現代化內涵和外延的認識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生產力水平提高和技術進步不斷豐富拓展,對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追求一以貫之。建設農業強國是在農業現代化基礎之上提出的重大戰略,正確認識二者的關系,有助于農業強國理論的構建。
(一)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同根同脈、一體兩面
首先,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的根基都在農業產業。農業強國是對一國農業在國際農業比較中所處優勢地位的認定,是農業所處的一種狀態;農業現代化指的是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過程。正如一些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率先實現了從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的轉型,在工業領域形成相對于其他國家的比較優勢成為工業強國一樣,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密切聯系、不可分割,是對農業同一產業的不同表達,二者根出一脈、有機統一而非“兩張皮”。其次,建設農業強國和農業現代化具有內在的一致性。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發展現代農業總體要求概括為“六用三提高”,即“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這同樣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性、普遍性要求。最后,建設農業強國的過程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當今世界公認的農業強國,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無論是農業資源稟賦豐裕還是農業資源稟賦相對不足的國家,無論是綜合性農業強國還是特色性農業強國,都是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的國家。一個國家只有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使農業產業形態由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才具備成為農業強國的基礎條件。換言之,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建成農業強國的必要條件,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同樣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過程。就我國而言,這一過程表現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農業強國,實現農業現代化與建設農業強國是一致的過程。
(二)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的側重點和要求不同
一方面,二者的側重點不同。農業強國是從國與國之間比較的視野看農業,參照系是農業弱國,目標指向是農業強國,強調的是一國在農業領域形成相對于其他國家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農業現代化是從發展自身的視野看農業,參照系是傳統農業,目標指向是現代農業,強調的是實現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型。農業強國側重從產業所處狀態來看待農業,農業現代化側重從發展過程來看待農業。另一方面,二者的要求不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基本要求,但建設農業強國并不等同于實現農業現代化。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普遍性要求上,建設農業強國有著更高要求和更為個性化的表達。我國政府明確將農業強國的特征表達為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等“五強”。一些學者也對此進行了概括,比如魏后凱和崔凱將其總結為“四強一高”——農業供給保障能力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強、農業競爭力強和農業發展水平高;黃祖輝和傅琳琳總結為“五高一低”——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高、農產品商品率高、土地產出率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高、資源利用率高、農業勞動力比重低。無論是哪種概括,農業強國都體現出比農業現代化更高、更聚焦的要求。體現在實踐中就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全球農業發展的普遍要求,凡是還有農業產業的國家都有農業現代化的要求,都要經歷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但只有少數國家能夠成為農業強國;農業強國都已經實現農業現代化,但實現農業現代化并不意味著自然生成為農業強國,還需要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達到更高的目標要求。農業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前提和基礎,農業強國則是農業現代化推進的終極目標和最高要求。
概言之,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有同有異、同大于異,“同”主要在于根基都是農業產業,“異”主要在于二者的側重點和要求不同。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過程,農業強國則是農業產業運行表現出的一種形態。一個國家結合國情農情不斷推進農業現代化,在農業領域形成相對于其他國家的競爭優勢,就可稱為農業強國,這是對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關系的核心表達。
四、以農業現代化理論為基座構建農業強國理論
探明農業強國的本質是一種產業形態,廓清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之間的關系,由此可以明確構建農業強國理論的基本邏輯:以農業現代化理論為基礎,嵌入中國國情農情特色,體現強國建設要求。
(一)建設農業強國要遵循農業現代化一般理論
從1900年前后蒸汽拖拉機的出現,到此后化肥工業的發展、種子雜交技術問世、合成農藥誕生、生物技術應用,再到目前數據要素的不斷融入,不同時期最具歷史意義的技術進步不斷推進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在此過程中,關于農業現代化的理論研究不斷深入,從生產力進步到生產關系變革,從農業生產環節到整個農業產業鏈條,從生產技術現代化到生產組織現代化乃至生產經營者現代化,從發展經濟學到制度經濟學,相關研究者從多要素、多角度對農業現代化進行深入剖析和闡釋,形成豐富的研究成果。考察農業現代化的經驗總結與理論研究,筆者認為所謂的農業現代化,就是化肥、農藥、農機、數據等工業元素不斷滲透、融合、替代土地和勞動力等傳統農業要素資源,并且在此過程中疊加土地制度、現代管理、經營組織、支持保護、全球市場等現代化因素,在生產力進步和生產關系調整中實現徹底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與此相關的各種農業發展理論,構成我國建設農業強國的理論基座。相關核心理論,可從五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1.技術進步角度
各種先進技術的不斷引入是農業現代化最突出的表征,從技術進步角度進行闡釋是農業現代化主流理論的選擇。典型如舒爾茨在其1964年出版的經典著作《改造傳統農業》中指出,傳統農業條件下技術長期停滯不變,引進新的現代農業生產要素是改造傳統農業的關鍵,要通過引入高新技術、機械化設施、化肥農藥、電力與信息、現代管理方式等,使農業生產技術發生變化并全面改造傳統農業。速水佑次郎和拉坦提出的誘致性技術變遷理論認為,農業技術變化是人們對資源稟賦變化和需求增長的一種動態反應,是人們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理性選擇結果。一國農業增長選擇怎樣的技術進步道路,取決于該國資源稟賦狀況。此外,還有大量關于具體技術,諸如農機農藝、化肥農藥、生物技術、數據技術等如何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理論,共同從技術角度對農業現代化進行了闡釋。
2.制度創新角度
農業現代化既是技術進步過程,又是制度創新過程。舒爾茨十分重視制度因素在改造傳統農業中的作用,強調要建立一整套適合傳統農業改造的制度,比如采用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的家庭農業經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等。速水佑次郎和拉坦將誘致性技術變遷理論的研究范圍擴展到制度變遷上,形成誘致性制度變遷理論,其核心觀點是認為相對資源稟賦和技術進步的變動誘導了制度創新需求的改變。林毅夫探討了農業制度變遷的原因以及不同農業制度對農業發展的影響,提出了強制性制度變遷理論。他的研究還表明,從生產隊體系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轉變,是1978—1984年我國農業產出增長的主要源泉。基于制度創新視角對農業現代化的理論闡釋,為在建設農業強國進程中加強制度建設提供了重要借鑒。
3.地理區位角度
為何有的國家農業現代化步伐較快而有的國家較慢,有的國家能夠成為農業強國而有的國家卻徘徊不前?區位理論對此提供了一定的解釋。杜能在1826年提出農業區位理論,認為孤立國生產布局以城市為中心,由內向外依次排列著六個不同圈境,每個圈境都有自己的主要產品和相應的耕作制度。農產品市場之間的距離,是決定各圈境農業土地利用和經營方式的主要因素。俄林指出,“空間在經濟生活中顯得相當重要”,他認為全世界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大地域,各個大地域又可以劃分為更多的次地域,地域之間生產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決定了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差異,進而導致地域之間商品的絕對價格差異,這是域際貿易發生的根本原因。每個地域都應該大量生產并輸出由當地供給充裕的生產要素制成的商品,而輸入那些需要大量使用本地域供給不足的生產要素所制成的商品。就我國而言,“胡煥庸線”、長城線、秦嶺—淮河線等地理分界線,不僅深刻影響乃至決定了我國農業的歷史版圖,也是當前和未來我國農業規劃布局的重要依據。地理區位相關理論的解釋,為一國或地區確定在農業強國建設中的定位和多元化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4.經營主體角度
關于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的各類理論層出不窮,其中關于小農的理論十分豐富,但對于現代化進程中小農模式何去何從看法并不一致。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小農的性質決定其無法與先進的生產力相容,集中的大生產必定會取代分散的小農生產,小農經濟必然消亡。不同于“小農消亡論”,很多研究者持“小農理性論”。恰亞諾夫認為,小農經濟具有生命力和穩定性,農民家庭農場具有長期存在的合理性。在舒爾茨看來,小農是理性的,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行為目標。黃宗智認為,今天中國農業的主體仍然是小農家庭農場,但中國農業已是相當高度現代化的農業。針對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對待小農問題,不少學者提出了“小農改造論”。恰亞諾夫不僅認為小農的出路在于合作一體化,而且認為某些生產環節的合作也會逐漸走向社會化大生產。黃宗智認為,中國應該走的是扶持小農生產的縱向一體化服務之路。我國要在農業強國建設中實現“經營體系強”的目標,需要從農業經營主體相關理論中尋求鏡鑒。
5.工農關系角度
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伴隨著經濟結構的巨大變化。如何認識和處理農業和工業之間的此消彼長關系,引起了不少研究人員的關注。一方面,以劉易斯的二元結構理論為代表,把農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消極被動部門,認為由傳統農業社會到二元結構,再到工業化社會,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此過程中,有限或無限供給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工業部門,作為傳統部門的農業處于附屬地位。另一方面,以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理論和喬根森的農業基礎論為代表,則認為農業在經濟結構變遷中并非無所作為,強調農業是現代部門發展的基礎,沒有農業生產率進步就難以實現經濟結構現代化轉型。甚至劉易斯到了后期也認為,農業革命是工業革命的前提,必須先于工業革命或與工業革命同時發生;工業發展受到農業經濟發展的制約,工業部門大小是農業生產的函數。關于工農關系的相關理論,為我們全面認識農業強國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角色和定位提供了啟發。
(二)建設農業強國要嵌入中國國情農情特色
農業現代化一般理論與各國國情結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農業現代化模式。建設農業強國不僅要遵循農業現代化的一般規律,而且要體現出農業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在中國國情農情基礎上尋求建設農業強國之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所謂中國特色,就是立足我國國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簡單照搬國外現代化農業強國模式。”我國建設農業強國,需要從以下方面嵌入國情農情:
第一,將農業現代化基本理論與我國發展中大國的國情農情相結合。我國有世界第二多的人口、最大規模的農產品消費,因而我國農業具有明顯的大國特征,最核心的就是需求規模大。雖然21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已實現“二十連豐”,取得了以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上近18%的人口的巨大成就,但未來我國對糧食其他方面的需求還在增加,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仍面臨挑戰。作為發展中的人口大國,14億多中國人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既不能也無法寄望于他人,唯有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尤其是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條件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受制于人。這就意味著立足國內生產實現基本自給將始終居于農業強國建設目標優先序之首,不能僅僅用經濟效益來衡量。
第二,將農業現代化基本理論與我國以農戶小規模家庭經營為基本面的國情農情相結合。近些年來,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小農戶分化加劇,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正在興起。但目前我國家庭承包經營的農戶仍達2.2億,占農業經營主體的95%以上。截至2021年,經營耕地面積在10畝以下的農戶數量仍高達74.8%,只有1.5%的農戶經營耕地面積在50畝以上。即便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0%左右的水平,普通農戶數量減少一半,也仍將占據農業經營主體的大多數。大量農戶小規模家庭經營,既是我國農業的過去時,又是我國農業的現在時和將來時。農戶家庭承包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長期性、基礎性制度,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我國建設農業強國只能是帶動、提升、服務、改造小農戶,在農戶小規模家庭經營的基礎上,依托雙層經營體制實現農業現代化,絕不是擠出、替代、拋棄小農戶。
第三,將農業現代化基本理論與我國發展不平衡、區域差別大的國情農情相結合。大部分國家都有一個主導型農業現代化模式,但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勢復雜,氣候、物種、資源等具有顯著的多樣性,加之經濟發展不平衡、農耕文化傳統不同,造成不同區域之間農業發展模式的差異不遜于一些國家之間的差異。與美國的資源農業、日本的精細農業、以色列的灌溉農業與荷蘭的設施農業特征相比,我國農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多元化。比如,東北地區土地連片適宜大規模糧食生產,西北地區地多水缺適宜旱作農業生產,東部沿海和大都市地區適宜發展都市農業和“菜籃子”產品生產,西南山區適宜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等等。因此,我國建設農業強國注定不是單一模式,要有多元模式、多條路徑,實現多元化發展。
第四,將農業現代化基本理論與我國農業仍是“四化同步”短板的國情農情相結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2020年,全國農業基本現代化實現度為57.3%,有10個省份超過70%。但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相比,目前農業現代化仍然是薄弱環節。2022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效率仍大大低于二、三產業,第一產業人均增加值僅相當于第二產業的21.85%、第三產業的27.0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133元,僅相當于城鎮居民的40.85%。就農業現代化本身而言,各地區發展水平也存在明顯差異。“四化”之間不同步、匹配性差的特點,決定了我國建設農業強國必須伴隨著工農、城鄉關系的深刻調整,搭上信息化“快車”,著力補上農業現代化的短板,通過趕超式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此外,在諸如堅持生態綠色可持續、賡續農耕文明等方面,也要體現出我國的國情特色。簡言之,建設農業強國之路,既是遵循一般規律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更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三)建設農業強國要疊加大國復興崛起的要求
建設農業強國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重大戰略部署的一部分。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基礎,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全面小康和全國的現代化;我國是農業大國,我國農業是大國農業,必須打造與大國地位、強國目標相稱的強勢農業。在邁向全面現代化的新階段,要將大國復興、強國建設相關要求與農業強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
第一,建設農業強國要與現代化強國戰略總體部署銜接。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強國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農業強國要體現與此銜接配套、深度融合,按照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農業強國的總體要求推進相關工作。
第二,建設農業強國要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特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體現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確保農產品供需平衡任務重、壓力大,要求始終將保供給作為農業強國建設的首要任務;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要求針對農民收入水平不高、城鄉收入差距較大的短板,在農業強國建設中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求賡續優秀傳統農耕文明,在農業強國建設中將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求充分發揮農業的生態涵養功能,走綠色生態的農業強國之路;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要求以平等互惠的方式參與國際農產品貿易,并為全球糧食安全、減少饑餓作出貢獻。
第三,建設農業強國要發揮其對全面現代化的支撐作用。在實現全面現代化進程中,農業強國不僅是基礎支撐,而且是發展的安全保障。面對公共安全、國際經濟與地緣政治的巨大不確定性,建設農業強國是確保國家安全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來確保農業產業安全,以農業產業安全來保障經濟安全、國家安全,實現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風險最小化”。
總而言之,建設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同根同脈,建設農業強國理論來自農業現代化理論但又不簡單等同于農業現代化理論,而是以農業現代化理論為基座,將我國基本農情國情、強國建設目標等特殊性,與農業現代化理論的一般要求相結合,實現創新和升華,從而為建設農業強國提供系統理論支撐。
五、結語
建設農業強國是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國農業發展長遠目標的最新總結凝練。建設農業強國重大戰略部署提出之后,相關研究成果集中涌現,既形成了一些重要共識,也還有不少爭議之處。尤其是在最為基礎的農業強國內涵與外延,建設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等發展戰略的關系的認識上,目前還存在不少邏輯模糊不清的觀點。本文研究認為,建設農業強國與“三農”領域其他問題密切聯系,不能孤立地看待農業強國問題,但回歸本源農業首先是一個產業概念,建設農業強國的核心要義是產業發展問題,要以產業屬性為原點開展農業強國問題研究,不宜附會太多與此關系不甚密切的問題,使建設農業強國成為一個泛化的概念。
從產業屬性出發,可以發現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之間的關系最為密切。農業強國與農業現代化的根基都在農業、有很多共性要求,兩者同根同脈、一體兩面,區別在于視角不同、側重不同,可以說這兩對概念有同有異、同大于異。農業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前提和基礎,農業強國是我國農業現代化推進的終極目標和最高要求。體現在實踐中,農業現代化是世界農業發展的共性要求,凡是還存在農業的國家都有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愿景,但只有少數國家能夠成為農業強國。因此,建設農業強國的理論構建,應在農業現代化一般理論的基礎之上,疊加一國國情農情和發展戰略等特殊性要求。
農業現代化經歷了較長時期,形成了豐富的理論成果。從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地理區位、經營主體、工農關系等角度提出的農業現代化理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理論底座。發展中大國的總體定位、農戶小規模家庭經營的基本格局、發展不平衡且區域差別大、農業是“四化同步”短板,以及堅持生態綠色可持續、賡續農耕文明等基本國情農情的要求,構成農業強國建設的中國特色。建設農業強國要與現代化強國戰略總體部署銜接,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特色,并發揮其對全面現代化的支撐作用,構成農業強國建設的時代要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融合創新,為我國建設農業強國提供系統理論支撐。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改革》2024年第2期,第121~130頁。)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