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朱啟臻:農業是個公益性產業

[ 作者:朱啟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0-03 錄入:zgxcfx ]

 

分析認識農業的特點,不僅要從自然科學、經濟學的角度著眼,還需進一步從社會學角度來分析,這樣才能真正認識農業的本質。

我國的社會學者對農業的研究還很少見,關于社會學對農業的理解目前尚處于空白狀態。日本的祖田修教授在他的《農學原論》中曾給農業這樣定義:“通過保護和活用地域資源,管理和培育有利于人類的生物來實現經濟價值、生態環境價值和生活價值的均衡與和諧的人類的目的性社會活動。”①[1]()這一農業定義,其內涵已經超出了傳統的農業概念,超出了自然科學和經濟學對農業的理解。它從經濟價值、生態環境價值和生活價值的均衡與和諧的角度定義農業,因此,我們認為這個農業的含義實際上具有了社會學意義的“農業”性質。為了闡述這一農業的含義,祖田修引入了“地域空間”的概念,認為農業綜合價值的實現需要一個空間場所,他稱為“地域”,它既是農業生產空間,也是生態環境空間,同時也是生活空間。在他看來,“地域”不是農村社區,而是“中小城市與農村的復合體”構成的地域社會。在那里,人與人的關系得到增強,能具體地體會到市場的弊端,從而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極端的工業化的弊端可以糾正,從而使周圍的生態環境得以保全;日常生活的邏輯受到重視,形成多樣的、安定的、可持續的生活空間。這一觀點的中心價值追求在于著眼于以日常生活世界的幸福(即人性的完整滿足)為前提,改造農業和農村,創造一個充滿人性的生存和生活空間。

我們從社會學角度定義農業,應把農業放在農業發展與社會之間互動關系的框架下討論農業的特點,通過對農業本質及其與社會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揭示農業發展變遷規律及其對社會的影響,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協調、健康發展。因此,可以認為農業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通過保護、管理和培育有利于人類的生物來滿足人類不斷發展的生產、生態與生活價值的必須的公益活動。

要理解農業的社會學含義,首先要明確農業的生物學規律,這是由農業的對象所決定的;其次要明確農業的自然規律,農業受自然資源的制約;其三,要重視農業社會資源的研究,這方面的內容十分豐富,如農民、農業組織、農業政策、農業制度、農業信仰、風俗習慣等等;其四,發展農業的目的在于滿足人類復雜的需要,這種需要既有物質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既有環境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其五,農業活動的性質在于它是帶有某種程度公益性的活動。這一點可能是頗有爭議的,因為它與人們的經驗認識不相符合。但是在揭示農業與社會的關系的基礎上了解這一特性,對明確政府對農業的責任十分必要。

幾年前,我們曾提出農業的本質在于其公益性或公共產品性①[3]()。這是農業區別于工業的一個最主要特點。按歐盟的區分方法,農業公共產品和半公共產品可分為三大類②[4]():第一類和土地及其使用有關,如美好的田園風光、獨特的地形地貌帶來的美學享受,生態環境的保護、土壤水質和空氣質量的保護、自然災害的預防、生物和基因的多樣性、動物福利、娛樂、自然和文化遺產的保護,等等;第二類與食品有關,如國內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第三類和鄉村的活動有關,如人口就業、農村的生存與發展能力、文化的傳承、教育功能,等等。盡管經營農業可以獲得私人利益,但與工業相比,農業活動和農產品的提供其正外部性遠遠大于負外部性。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認識農業的公益性質。

農業的基礎性

農業是人類存在與發展的基礎,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民以食為天”的古訓不僅過去如此,今天還是正確的,將來也不會變化。農產品的使用價值在于為人類的生存和延續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如果這一維持生命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往往演變為社會的動蕩。歷次的改朝換代大多是因天災導致顆粒無收,而官府依然橫征暴斂,民不聊生,終于揭竿而起所致。所以,農業不能滿足人們基本需求是社會動亂的重要原因。在漫長的農業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往往是通過人口的高死亡率或戰爭來爭奪或占有食物,或者通過強權剝奪一部分人的需要,而滿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以致出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不公平現象。而在今天的社會,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不僅是必須的,而且是平等的。有人把吃飯問題看成是經濟問題,這是十分膚淺的,吃飯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農業又是解決吃飯問題的唯一途徑,當我們看到農業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時,農業就遠遠超出經濟學問題的范圍,而變成了社會的首要問題和突出的政治問題。顯然,當農業提供的農產品數量嚴重不足以至于威脅到社會穩定時,有誰再論述農業的投入產出就會十分可笑。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就是千方百計促進農業生產,充分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

從歷史上看,發展農業是歷朝歷代的立國之本,甚至上升到無農不穩,壓倒一切的政治高度。積極興建倉儲設施,千方百計籌糧以應對災害甚至成為國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在農業的生產能力一定的情況下,農產品的提供本質上表現為社會性而非個人性。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農產品的價格是受國家控制,使得農業產品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樣“物以稀為貴”,當食品供小于求時,國家會采取進口、調撥、不惜代價地提高供給,同時會采取一切限制消費、限制價格的措施,以控制需求,以此來滿足人們的最基本需要;二是當農業產品供大于求時,由于農產品需求彈性特點,農業生產單位也不能像經營其他產品那樣靠薄利多銷獲得利潤,為了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政府通常要對因生產過剩而導致損失的農業生產單位進行補貼。不僅如此,政府還通過科技、教育、推廣、基礎設施建設等給農業以支持。正是這樣的原因,農業產品的提供本質上是社會行為,因此具有社會性。

農業具有公益性

2008年曾在安徽召開過一個紀念中國農村改革開放30周年的研討會,在這次研討會上,一些學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判斷:小崗村作為農村改革的發祥地,搞分田到戶,沒有能享受改革成果,面貌依舊;而那些明星村搞集體化,充分享受了改革成果,變成了富裕村。由此認為集體化是農民富裕的唯一出路。這種認識是十分片面、也是十分有害的。我們說小崗村和明星村的差別在于小崗村堅持了農業生產,為社會做出了貢獻,但自己沒有獲得應有的補償。而那些明星村放棄了農業去從事非農業,獲得了較高的工業利益。他們的區別僅僅在于從事了什么活動,而不在于是分散經營還是集中經營。

農業活動本質上是公益性活動。所謂公益性活動是指為了公眾的利益,一定組織或個人向社會提供非營利性的服務。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知識傳播、公共福利、社會援助、社會治安、慈善捐助等等,屬于公益活動,農業活動也是典型的公益活動。農業活動的公益性,首先表現為農業成果的共享性,農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所有人都必需的;其次是農業活動成果的無形性,農業活動所提供的產品有些是有形的物質產品,但大多是無形的,如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的提升、凈化空氣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等;其三是農業活動成果的福利性;其四是農業活動的社會性,農業作為公益性活動,主要依靠社會投資和建設,資金依靠國家財政解決,投資主要表現為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農業活動的公益特性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

首先,農產品價格與價值的不對等性。剪刀差是指工農業產品交換時,工業品價格高于價值,農產品價格低于價值所出現的差額。因用圖表表示呈剪刀張開形態而得名。它表明工農業產品價值的不等價交換。如果價格背離價值的差額越來越大,叫擴大剪刀差;反之,叫縮小剪刀差。一般認為國內工農業產品交換過程的剪刀差是計劃經濟的產物,而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不僅沒有人為擴大“剪刀差”,還采取了諸如最低保護價、糧食直補等種種措施來保護農民的利益,盡管如此,農民依然是收入最低的群體。有學者解釋糧價形成機制的不完全市場化,與農資、勞動力等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相對市場化之間的矛盾,是中國糧食生產“新剪刀差”現象產生與發展的主導因素。實際上并非如此。農業產品價格不可能完全由市場機制來調節。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糧農組織針對世界性的糧食危機而提出糧食安全(FoodSecurity)的概念,其定義是“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夠糧食”。雖然這一概念比較抽象和籠統,但是它的精神至今仍被廣泛采用。曾任糧農組織總干事的愛德華·薩烏馬1984年提出了糧食安全的新概念,其內容是:糧食安全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確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既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他們所需要的基本糧食”。這個概念具體包括三項目標:一是確保生產足夠數量的糧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穩定糧食供應;三是確保所有需要糧食的人們都能獲得糧食。

這里的“所有人”當然包括富人,也包括窮人。我們可以專門給富人生產高價的農產品,但沒有辦法阻止和限制富人購買廉價的農產品。因為窮人買得起糧食,決定了糧食的價格必然受到政府的控制,因此,糧價不能是完全的市場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講農產品就具有了福利性質。因此,學者們提出的試圖通過努力發展農業生產,不斷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從而使工農業產品交換價值量的比例差距逐步縮小,甚至實現等價交換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其次,農業活動的外部性特征。前面已經討論過,農業的正外部性表現在多個方面,概括地看,農業對社會的總價值由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兩部分組成,其中,使用價值包括了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選擇價值和遺贈價值。直接使用價值是指農業具有提供農產品和形成資本的功能,實際上發展經濟學家們所概括的農業的四大貢獻,指的就是農業的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是指在提供農林產品的同時,間接地為人類帶來的福利,如具有環境保全功能、保健休養和教育功能、提供綠色資源和開放地功能,間接使用價值在林業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當森林發揮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多種效能時,整個社會都從中受益,而不需為此付出費用。選擇價值是指如果今天將資源全部用掉而不加以保護,將會造成未來無法利用等機會成本,也就是說,如果人們今天少消耗一些資源,則留給后代的就會多一些,這充分體現出了農業活動的時間外部性。遺贈價值是指某項財產可以作為禮物送給他人、作為繼承物留給后代等方面的功能,這些資源即使遺贈給他人還應同時具備上述功能。毫無疑問,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類對環境質量要求的進一步提高,農業的遺贈價值會進一步增強。①[5]()

在保護生態環境和治理污染方面,農業具有其他部門無法替代的作用。農業對環境的改善作用主要包括:通過土地和植被的有效經營減少污染、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大氣等;通過改變作物種植制度、合理運用肥料來改善土壤系統肥力狀況;通過控制侵蝕技術來增強生態系統的彈性等。例如學者們發現水稻生產就具有很好的生態功能①[6]()。

(1)水稻的光合作用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作用。并且水稻葉片挺立,單位土地面積上能容納的最大綠色葉面積指數(LAI)比其他植物高,在植稻期間具有更加強大的釋放氧氣、更新空氣的能力。

(2)稻田是保障生態安全的人工濕地系統,與天然濕地一樣,具有凈化污水、消解有機有毒物質、鈍化或無效化無機有毒物質的功能。

(3)由于稻田的水面蒸發和葉面蒸騰能吸收帶走大量熱能,使周圍的氣溫下降,因此水稻生產有利于調節氣溫、減輕城市熱島效應。

(4)我國南方地區降水量大于蒸發量,易形成洪澇災害。稻田可以起到臨時水庫的作用,能夠有效蓄積雨水,避免或減輕大雨引起的洪澇災害。

(5)稻田不會揚起沙塵,還可以利用水層固定外來的落塵。遇暴雨時因有田埂阻擋,不會引起表土的沖刷和流失。

最后,水稻生產還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補給,對防止和減輕因開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有作用。

農業生產的外部效應遠遠超過了其直接的經濟效益,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在1991年曾作出評估:稻谷種植業帶來的經濟價值若以其產品——大米的總價值來計算是3萬億日元,而水田帶來的外部效應用赫多尼庫方法算出是12萬億日元,用替代法測算是5萬億日元,稻谷種植會帶來遠遠超出其本身經濟價值的外部經濟效應。②[7]()實際上,農業的生態價值往往是難以用數值來衡量的。

事實上,農業在這方面的作用不僅僅限于減輕人為的生態環境問題,植樹造林、改造沙漠等工作在相當大程度上也是與地質、氣候變化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作斗爭。無論是中國西北地區古代的綠洲農業,還是現代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實質上都是以農業為手段對自然環境施加影響,使之向更有益于人類生存的方向發展,使之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對人類社會來說,這些努力的目標不僅是增加農產品的產量,更是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其他類似的農業工程和生產技術都有相同的作用。在治理污染方面,農業也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糞便和一些生產、生活廢棄物在種植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中可以用作有機肥料、飼料和餌料。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農作物和林木都是綠色植物,它們都以二氧化碳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因而在減少溫室效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城市綠地還可以有效地降低噪聲、減少空氣中的懸浮物,同時削弱都市的“熱島”效應。此外,微生物在廢液和廢渣無害化處理中也發揮了十分顯著的作用。

誠然,不合理的農業活動會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如一些貧困地區,為了解決溫飽而濫砍濫伐,開拓耕地,使這些地方森林的破壞問題相當嚴重;農藥濫用損害農民的身體健康并導致食品的安全問題;不合理的農業經營方式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無不體現出農業的負外部性。無論是農業的正外部性,還是負外部性,都說明農業不是農民私人的事,而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產品。

農業的多功能性

日本東京都、大阪府以及農林水產省曾就此向民眾進行過大型問卷調查。東京都的調查結果顯示:除生產功能外,85.4%的市民認為農業還具有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65.5%的市民認為農業具有綠化城市空間的功能;65.1%的市民認為農業具有形成城市景觀的功能;50.8%的市民認為農業具有防災抗災的功能;45.5%的市民認為農業具有休閑娛樂的功能。同樣的調查問卷,76.3%的大阪府市民認為都市農業既美化了環境,又凈化了空氣;53.0%的市民認為農業為市民提供了安全、新鮮、優質的鮮活農產品;29.7%的市民認為有了農業,才能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生存與發展;15.8%的市民則贊同農業具有防災抗災的功能。日本農林水產省的這項調查更加有趣:75.2%的市民認為只有有了農業,才能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四季的變換;68.5%的市民認為農業創造了綠色,農業已是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58.0%的市民認為農業為市民提供了安全、新鮮、優質的鮮活農產品;46.8%的市民認為作物生長、食品生產對孩子有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43.8%的市民則贊同農業具有防災抗災(如地震等)的功能。①[8]()“農業多功能性”這一新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我們重新審視和認識農業這一古老產業,從而在新的理論基礎上制定農業發展戰略,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的多功能性體現了農業的多元綜合價值,在提高農民的生活保障水平,改善全社會成員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以及保護農業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物質與文化基礎。農業的多元價值體現,除了前面我們談到的經濟功能和生態功能,還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農業的就業與保障功能。農業為農村居民提供生存手段和就業機會,提供生活和社交場所,有助于形成和維持農村生活方式以及農村社區活力,從而形成了農業的維護社會穩定和傳承文化的社會功能。首先,農業本身吸納了大量勞動力。從歷史上看,社會勞動力曾經以農業為主要就業部門。在發達國家,雖然直接從事農業勞動的勞動力占總從業人員的比例很小,但在整個農業產業(包括農用工業、農后工業及有關商業和農業服務業等)的從業人數卻大為增加,農業產業仍然是勞動力相對密集的國民經濟部門。對于我國來說,農業是最主要的就業領域之一。我國有5億農村勞動力,其中有3億從事農業勞動。通過“農業就業”來維持農村地區的穩定通常被看作農業的重要功能,農業還能夠大量容納隱性失業,起到勞動力蓄水池的作用。目前,美國直接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僅占全部勞動力的2%左右,但通過后聯產業、前聯產業吸納的勞動力則達15%左右。對于我國這樣的人口和勞動力資源豐富大國,擴大農業內部就業是緩解勞動力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隨著農業中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還會創造出一些新的就業機會。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內,農業發展本身對勞動力的吸納功能也非常重要,農業仍將是最能容納勞動力的部門之一。其次,農業是農民就業的重要保障來源。盡管農業的收入在農民總收入中所占比例在下降,但農業收入仍然是農民收入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系農民的生活方式、農民的養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小農經濟條件下,土地是農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謀生手段,也是農村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土地是家庭生存、生活以及養老的基礎。盡管在今天“土地養老”的保障功能呈現出弱化趨勢,但通過土地制度變革、促進流轉以及產業結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變革等措施,可以提高農民的保障支持程度。

第二,農業的文化傳承功能。這不僅因為農業是人類最古老并曾經是人類唯一的產業,更重要的是農業還是人類與大自然聯系的中介和橋梁。迄今為止幾乎所有的人類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都能從古老的農業中找到它的最初依據。

中國農業文化包含了十分豐富的內容,如古代的重農思想,農業哲學,農業科學技術,農事節日習俗,飲食文化以及田園詩,等等。我們可以把農業文化的內容劃分為四大部分:智能文化,如農業生產技術、經驗;物質文化,如各種農產品;規范文化,如農業法令、政策;精神文化,如對農神的崇拜等。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總是需要一定的載體,農業生產是農業文化的天然載體,失去了傳統農業生產,傳統文化的保存就會失去載體,因此,如何保護傳統農業?如何實現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融合?如何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既是發展現代農業要研究的課題,也是社會學對農業研究所面臨的新課題。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大量城市居民聚居在遠離自然的人工建筑群中,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壓力之下,普遍懷有回歸自然、舒緩壓力的欲求。農業是一種人類與自然直接接觸的社會經濟與生活活動,而且農業形成的田園景觀具有很高的美感度。通過觀光或直接參與農業活動,人們不僅可以得到休閑,還可以獲取審美和教育的效果。在得到身心健康的同時,建立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觀。在人類歷史中經歷了很長的農業文明時期。通過與自然長期協調發展、適應各地不同的自然環境,人類創造出各具特色的農業系統。正是由于這些豐富多樣的農業活動方式,在許多地方產生了具有多樣性價值的獨特景觀,是人類文化的有形遺產。有形景觀既包括單純的土地利用景觀,如云南、廣西的山地梯田和廣東的桑基魚塘;也包括由農村聚落和農業用地共同構成的區域景觀,如草原游牧景觀和江南水鄉景觀。云南元陽的哈尼族梯田已經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更應注意的是,在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中,民俗、年節、民間藝術這類無形文化遺產也是與特定的農業活動密不可分的。人類文化多樣性喪失的威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業文化遺產保存功能的重要性。

(選自朱啟臻 趙晨鳴主編《農民為什么離開土地》)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3级AV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在 | 亚洲成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五月婷综合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