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趙宇虹:歐盟農業合作社特點及啟示

[ 作者:趙宇虹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1-02 錄入:12 ]

農業合作社起源于歐洲,在一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歐盟農業合作社不斷調整和創新,在市場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國的農業合作社發展歷史短,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面對經濟全球化、國際化,農業產業化、一體化,市場需求多樣化等形勢的考驗,在市場中的作用有待提高??疾鞖W盟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及特點會對我國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有所啟示。

歐盟農業合作社的特點

歐盟農業合作社有廣泛的分布和歷史。所有歐盟成員國的農業合作社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羅奇代爾和賴夫艾森合作社的創新,合作社在歐盟分布廣泛,農業合作經濟滲透到各成員國農村經濟的各個領域,但各成員國之間的農業合作社的歷史和起源有很大不同。

從歷史上看,一些國家(如丹麥和荷蘭)的合作社直接于19世紀末的社會大過渡,或獨立運動(如芬蘭);在一些國家,工人合作運動在合作社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另一些則是天主教會;而歐盟新成員國在合作社不再基于自組織原則,這些不同的進化路徑表明“合作”在不同地區內涵不同。合作企業在歐洲西北部被定型為成功的國際型企業,在地中海的會員國是傳統的和面向社會的,并掙扎于內部治理,等等。雖然這些典型不置可否,決策者面臨的現實卻更為復雜。20世紀70年代以來,歐盟農業合作社發生了質的飛躍,所涉及的領域不局限于農業生產,而且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供應和農產品的銷售、加工、流通等服務,同時,組織農民加入農產品的市場競爭,提供農產品營銷技術和流通信息,從而使農民更好地在市場中發展。

歐盟農業合作社的市場份額隨行業和國別的不同而有差異。歐盟各成員國的合作社不斷發展,其產品在不同國家占據了不同程度的市場份額,一些行業較其他行業也有更多合作和更大市場份額。其中,乳業、果蔬部門的合作社市場份額較高,2010年歐盟成員國農業合作社在乳業的市場份額達到57%,果蔬和葡萄酒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2%,豬肉和糖業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27%,羊肉的市場份額只有4%。行業間市場份額的不同主要是由于農產品及其生產過程中的特性所致,由于農產品中的果蔬和乳制品易腐性強,交易成本高,一旦產品收獲,必須盡快進行處理和銷售,使農民對買方的依賴性強。因此,農業合作社可以降低伴隨這種依賴而產生的風險。對于豬肉、羊肉等的產品買賣更多是通過合同,交易商或IOF屠宰場,合作社所占市場份額相對較低,如圖1所示。

趙宇虹:歐盟農業合作社特點及啟示(圖1)

歐盟中不同國家農業合作社在同行業的市場份額也有所差別。例如,北歐國家(瑞典、芬蘭和丹麥)、奧地利、愛爾蘭等國家乳業合作社的市場份額在本國占90%以上,而在西班牙、匈牙利乳業合作社的市場份額在本國不到50%,低于歐盟的平均市場份額57%。在果蔬行業中也有8個國家合作社的市場份額在本國占50%以上,其中,荷蘭高達95%,而愛莎尼亞的果蔬市場份額只有4%。谷物行業中奧地利的合作社市場份額為70%,而英國只有2%。

歐盟農業合作社有明確的功能。第一,歐盟農業合作社具有一定的價格控制和生產調整能力。在歐盟成員國中農業合作社有明確功能,農民自身或代表其利益的組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并調整農業生產,增強了農民的市場地位,大大提高了農業合作社的農產品市場占有率,使農民獲得更多福利。

第二,建立市場或使市場的輸出更加高效。從歷史上看,歐盟農業合作社不但沒有代替市場,而且有助于建立市場或使市場的輸出更加高效。農業合作社的產生是歐洲農產品市場化的產物。初級和聯合合作社使小批量的農民擺脫受效率的約束,從規模經濟和面對談判中獲益。農業合作社幫助農民進入市場和獲得更好的談判地位,使農產品更好地進入市場。這些功能是在信息不對稱的偏遠地區特別重要,歐洲羊業合作社就是這樣一個例證。重要的養羊合作社成立在偏僻的專業化生產區,像蘇格蘭和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馬杜拉地區,這些地區的農民所面臨的市場清淡,往往依賴于少數(大)貿易商或加工企業。相對這些偏遠的養羊專業區,大多數其他養羊地區貿易頻繁,一方面買家積極主動;另一方面,專業化程度低的農民賣給當地的屠夫或者非正規經濟組織。

第三,有效解決市場失靈現象。過去數十年多數大型歐盟農業合作社已經解決一個或更多市場失靈現象。歐盟乳業合作社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使產、加、銷各個環節高度協調,乳業合作社的產品占據市場的主要份額,提供成員和非成員較高的生產者價格。在農產品市場中具有不對稱的市場力量,根據競爭力的標尺理論,乳業合作社在市場整體中的強大合作領域提高了乳制品在國內的價格,同時這不一定是由個別合作社支付的價格。相反,一個強大的合作部門使所有乳制品的價格更高,而IOFS付出比合作社更高的價格(IOFS通常是有能力支付更高的價格,因為他們側重于專業化)。這意味著非乳業合作社的成員也可以間接地從合作社受益。因此,農業合作社的競爭標尺產生了一個有效率的市場。

歐盟農業合作社重視專業化發展。歐盟所有農業部門農業合作社的增長戰略是依靠高度的自主增長,主要是通過增加營業額提升產品質量,吸引新成員,支持成員增加生產等。兼并很少被認為是重要的發展戰略,但并不是許多領域的現實表征。通過合作社進行品牌推廣活動因農產品部門不同而不同,這在谷物、糖、羊肉、豬肉行業很少見,在乳制品和葡萄酒行業較為常見,在橄欖油和果蔬行業非常多樣。

德國農業合作社在市場競爭壓力下,呈現出規?;M織、專業化經營、企業化運作的趨勢①。合作社通過聯合與合并,進行規模化整合,擴大經營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對地中海國家合作社策略和結構的分析表明,合作社的規模并不是合作成功的決定性因素,而是良好的管理。引入專業管理是強化市場導向和合作社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前提。垂直整合是更好地發揮合作社協作性能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同樣重要的因素還有自然資源、地理、內部治理、依賴的路徑、轉向附加值產品、合作領導等。為了從垂直整合中受益,控制供應是必要的,同時引進新的所有權結構以及獲取資本和管理方法也勢在必行。要在食物鏈中占據比較強勢的合作競爭地位,合作社與IOFS(投資者所有企業)合作可能會產生更好的合作社協作性能。否則,可能導致IOFS的機會主義行為。與通常的縱向一體化不同,合作社及其社員的縱向一體化是部分的、不完全的一體化,社員仍然是獨立的生產者,他們和合作社之間關系介于純市場關系和層級關系之間②。農民喜好在非正規經濟交易中是農業合作社發展的限制。由于農業合作社是正式的組織,登記每個成員的銷售情況,農民有時更愿意直接選擇貿易商,尤其是在南歐和東歐。隨著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超市也更愿意與正式組織進行交易,非正規經濟交易自然就會消失,使農業合作社對農業更有吸引力,這也促使歐盟制定促進農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

在一些地區,農業合作社作用重大,因為它們減少了支付農民的不確定性。但在風險資本和其他形式的股權不可用地區,以及資本市場是低效的或不完整的地區,沒有專門的銀行為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務,農業合作社金融遭遇瓶頸。然而,這并不是新出現的農業合作社的唯一約束,缺乏盈利的商業模式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我國農業合作社的表現

我國農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經濟組織形式,隨著農業經濟不斷發展,農業合作社在市場中作用嶄露頭角,對農民增產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國農業合作社在市場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激烈的市場競爭與營銷方式的落后已成為當前農產品市場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我國農業合作社市場中的表現有待提高。

市場導向作用不強,銷售環節薄弱。我國農業合作社是市場中連接農戶和銷售終端的樞紐,在20世紀90年代迅速發展,解決了農戶分散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深入發展,科學技術進步,農產品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形成,我國農業合作社在產銷兩個環節中,“銷”明顯滯后于“產”的環節。同時,農業合作社的市場導向作用不強,在產品營銷、品牌建設以及延伸產業鏈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有些農業合作社雖然注冊登記了品牌商標,但缺乏知名度和影響力,激烈的市場競爭與營銷方式落后已成為當前農產品市場中的主要矛盾之一。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農產品供大于求,農民增產不增收,農產品成熟后無法及時銷售以致虧損等現象。

缺乏專業經營和銷售人才。我國農業合作社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農產品銷售面臨各種風險和困難。國際上要應對大型農業跨國集團主宰世界農產品貿易和操縱世界農產品市場,國內要面對買方市場的新銷售方式和銷售需求。我國農業合作社傳統上更關注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較少關注農產品的營銷宣傳和銷售,這已不適應現在所處的市場環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而農業合作社信息滯后或發展緩慢;部分農業合作社農產品的銷售方式落后,如親自到市場了解行情、原始方式的傳遞信息、引導新客戶或者老客戶直接到當地收購,這種落后的銷售方式使農業合作社的產品易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相對被動,營銷效率和產品價值有待提高。這主要是由于缺乏專業經營和銷售人才及營銷理念。

自身管理制度問題。我國農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數量上增加很快,但規模小,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很多農業合作社是以生產大戶或龍頭企業等“帶頭人”成立,是典型的異質性成員間的合作,不同參與主體在資源稟賦、參與目的和主要角色方面差異顯著③。許多合作社不能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益分配,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代理問題以及“隧道效應”等治理問題。組織管理、資金、技術等問題也制約合作社的發展,帶動作用不明顯。雖然出發點是通過合作社把農民組織起來,解決小生產大市場的矛盾,政府在政策上也向合作社傾斜,但成效不顯著。

以成員利益為核心,建立增加共同利益的機制。歐盟農業合作社一直把追求和創造共同利益作為自身的發展動力,并認為只有為成員帶來經濟利益,才是農業合作社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這也是我國農業合作社發展必須遵循的一點,把農民福利放在第一位,在自愿入社的基礎上,簽訂入社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成員利益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經營為形式,調動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農業合作社的服務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增強我國農業合作社在市場中的作用。

延伸產業鏈,為成員增添新的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激烈,歐盟農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不局限在農業生產領域,而擴展到新的經營領域,如生產資料的生產和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貯藏,甚至擴展到非農產業的市場競爭。農業合作社產業鏈的延伸不但使社員農民獲得了增值利潤,而且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減少了市場競爭的風險。我國農業合作社發展中可重點發展農產品后期加工,延長產業鏈條,進行品牌建設,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系統發展現代農業,為社員農民提供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市場方面的教育、培訓等,提高他們的科技水平和應對市場變化的知識儲備及創新能力,接受日愈激烈的市場競爭的挑戰。

重視合作社經營管理及人才引入。在市場競爭壓力下,歐盟農業合作社發展呈現出規?;M織、專業化經營、企業化運作的趨勢。很多歐盟國家聘任有專業知識和業務素質的人才進入理事會和管理層,尤其在西北歐(比利時、德國、荷蘭、法國、愛爾蘭、英國)大多數合作社采取職業經理人進行日常管理④。我國農業合作社面臨的市場競爭劇烈,在農業合作社建立初期尤其依賴企業家人才。隨著合作社業務縱深發展和規模擴大,我國農業合作社需要引入專業經營管理的人才,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因此,良好的經營管理對農業合作社提升市場競爭力尤為重要。

以市場為導向。隨著農業一體化的發展,農產品需求多樣化發展,農產品生產既需要縱向一體化,以協調產品的生產與加工環節,又需要以消費者市場為導向進行產品多元化生產。歐盟出現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流通型合作社⑤。這點值得我國農業合作社借鑒,把生產相同農產品的農戶聯合起來進行產品深加工,以節約市場交易成本,并實行差異化競爭,適應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以市場為導向的變化。現在農業產業組織和生產技術發生巨大變化,農業合作社只有順應農業產業發展趨勢,不斷根據市場環境變化進行戰略調整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得以生存并發展壯大。

【注釋】

①徐旭初,賈廣東,劉繼紅:“德國農業合作社發展及對我國的幾點啟示”,《農村經營管理》,2008年第5期,第38~42頁。

②林堅,馬彥麗:“農業合作社和投資者所有企業的邊界—基于交易費用和組織成本角度的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06年第3期,第16~20頁。

③黃勝忠:“農業合作社的環境適應分析”,《開放時代》,2009年第4期,第27~35頁。

④⑤趙黎:“市場導向、跨國合作:歐洲農業合作社發展新動向”,《農村經濟》,2012年第4期。

注:本文系天津農學院科學研究發展基金計劃“天津市新型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13S01

作者單位:天津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論壇》2015年26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人成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五月婷婷中文激情 | 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片 | 在线免费观看91AV | 一线天粉嫩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