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規模學校,是中國曾經的自然村辦小學布局經歷城市化進程和人口出生率下降后,共同造成的學校形態。小規模學校的出現是自在而非人為的,因而普遍處于被動、弱勢狀態。
怎樣對待小規模學校,首先必須明確其價值定位。辦好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最終目的是維護村民的孩子與市民的孩子平等的教育權利。小規模學校的存在,是維護平等教育權利的體現。然而,唯有在教育質量上得到保證,維護村民孩子平等權利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政府管理者、教育主管部門、小規模學校的教師和村民都必須對此十分明晰,并且十分明確地表達出來。在當今義務教育成為必需品的時代,有人居住的鄉村就必須有學校,它的價值是不能由金錢或其他方式替代的。
從宏觀政策層面,必須以辦好適度規模的學校作為教育長遠的規劃基點,而不能急功近利地采取一些短期看來可以揚湯止沸的措施。一些人認為,對付擇校熱,把原來的較好學校冠以某某集團就行了,未考慮到集團本身超越了有效管理范圍,增加了行政層級,依然存在并可能強化了中心與邊緣關系。世界各國的實踐已經證明,這樣的辦學,責任鏈不明晰,管理成本增大,難以精細化,對學生的關注度降低,難以辦出好的教育。況且,當地居民經過一段時間,還是分辨得出哪個校區是真的好,哪個校區較差,并不能最終解決擇校難題。辦好農村小規模學校,是走向適度規模發展的一道臺階;若只是進行簡單撤并和集團化,歐美等國此前的實踐都已證明,這是一段冤枉路。
有人或以為小規模學校成本高。若從政府財政開支計算,小規模學校的確實需要較一般學校高的開支,但若從政府、居民、社會其他各方綜合計算,考慮到政府在義務教育階段必須履行其職責、鄉村文化和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村民孩子就近入學,比到城里就學的綜合成本要小。實踐中,它們的成本開支也遠遠低于城里被眾多人追逐的所謂名校。在鄉村,若有與城里那些名校等額投入,同樣能辦出一所學生愿意上的學校。所以,這種說法最終還是歸結到是否平等上。在學生、學校、資金這三者的配置關系,如果重視的是學生,那么錢就跟著人走。而如果重視的僅僅是學校,那么錢就跟著學校走。相應地,學生也要反過來跟著錢走。正是這種不合理的資源配置,導致在教育上出現農村學生的“進城化”,學校的高度集中,讓教育經費和資源配置出現嚴重失衡。
從教育生態角度看,農村小規模學校是整個社會學校體系的高山流水,一旦這里的水枯竭了,整個中國的教育生態就肯定出問題。當下,縣城以上學校出現的大班額和巨型學校,其根源在于鄉村的學校沒有辦好。鄉村學校與城鎮學校之間的差距在拉大,村民選擇用腳投票,帶著孩子進城上學。這種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無奈。如果其所居住的村莊有與城里質量相當的學校,誰也不會舍近求遠,甘當陪讀。
要改善這種狀況,還必須從源頭上改善農村小規模學校——解決它們經費短缺、教學設施條件落后、教師待遇差和師資水平低等發展障礙,讓更多的村民自愿把孩子放在離家較近的鄉村學校就讀。做到這一點,農村的部分小規模學校接受回流的本鄉學生,可能成為適度規模學校,城里的大班額自然消解,中國教育均衡的目標才算真正實現。
從小規模學校自身看,一定要看到自身的優勢,當然也要看到自身的劣勢。主要的優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高,學校的行政層級少;主要的劣勢是師資、課程內容和質量難以保障。為此,需要在教學形式上設法改進,內部可以通過小組學習、小先生制等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外部可以與其他小規模學校聯合,實現資源共享,并通過互聯網共享更大范圍的優質教育資源。一定區域內的小規模學校聯合起來互補,是一種有效的改善形式。
更為重要的是,小規模學校的當事人要拋棄被動的心態,建立自信,積極主動地尋求與自身條件自洽的改善路徑。
作者簡介:儲朝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研究領域:教育研究;主要著作:《中國教育再造》、《教育改革行知錄》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教育報2016年1月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