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治理:要衛生也要生態
農村環境治理,正是檢測我們生態智慧的試卷,需要的是生態智慧,而不是一廂情愿的蠻干。農村衛生設施與農村環境緊密相關,尤其是坑棚的建設。坑棚的用、廢折射了現代與傳統、城市與鄉下、清潔衛生與循環利用等理念背后一系列的矛盾心理與沖突狀態。以現代、城市、文明、清潔衛生為標簽的一方,要求消滅坑缸;而以傳統、鄉下、重視農業生產為代表的另一方,則希望有所保留。
當農村環境遭遇治理危機
“迫切需要治理”的問題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普遍的面源污染,也就是已經深深植根于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過程的大量污染物排放,造成污水和垃圾觸目可及。二是鄉村工業的點源污染,大量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質威脅到當地的農民生計和身體健康。三是那些資源開采型鄉村的生態破壞,嚴重者造成水源枯竭、土地沉陷、房屋坍塌,給當地居民帶來生存危機,例如山西省的“采煤沉陷區”——近3000個村莊的200多萬農民日夜生活在不安之中,8000多個村莊的近500萬人因水資源破壞而“飲水困難”。當然,三類問題在不少鄉村是相互疊加的,而在第二、第三種類型的鄉村,治理的迫切性更為突出,也帶有“救災”的意義。
協同治理農村外源污染
改革開放30余年來,中國環境狀況呈總體嚴峻、局部惡化的態勢。“局部惡化”的表現之一,即城市向農村持續性、規模性地轉移污染,農地、水源、空氣、作物等遭到嚴重侵蝕,農村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皮膚病、癌癥等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與此同時,我國環保法律體系日臻完善、環境保護在政治話語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新情況不斷出現,農村外源污染可謂“沉疴”未去“新疾”又來。
農村環境整治:從行政主導到村民自覺
農村環境整治是一項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環保新政。村容整潔是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重要內容。從實踐效果來看,僅在少數經濟條件較好、推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較早的村莊和地區,呈現出村民對環境價值認同增強以及環境保護意識覺醒的征兆;個別村民在生產、生活中主動選擇環境友好行為。
探索綠色生態農業新模式
在生態文明上升為我國國家戰略的背景下,生態農業作為資源、環境、效率、效益兼顧的綜合性農業生產體系,成為協調我國農村人口、資源和環境關系,解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
推動農村能源消費革命 治理PM2.5
京津冀是全國區域大氣污染的重災區,在環境保護部2015年公布的全國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10個城市中,京津冀有8個城市位列其中,PM2.5平均濃度高達106微克/立方米。2013年,京津冀三地農村使用散煤5000萬噸以上,其中,劣質散煤占散煤消費量的比重高達90%以上,散煤燃燒排放SO2約26萬噸,排放NOX約8萬噸,排放煙塵近20萬噸。可見,散煤使用量大、煤質差、污染控制措施弱,是造成京津冀大氣污染嚴重的重要原因。
“見微知著”:廄肥降解與農村環境治理
在水資源問題中,一個讓人頗為關注的議題是,當前農村廄肥處理過程中,將含有廄肥的生活污水排入江河,進而給中下游造成水體污染這一現象。當然,可能有人會指責這些農村居民不愛衛生,不懂得保護水資源。可是,我們卻沒有去反思,在傳統社會時期,他們的先輩同樣從事與廄肥有關的各種狩獵、采集、游牧、養殖,尤其是農業耕種等經濟活動,但卻從未爆出所謂的“廄肥污染水體”一說。
借鑒鄉村社區營造 綜合治理農村環境
我國大陸的鄉村地區普遍面臨著生態退化和環境污染并存的雙重環境難題。一方面,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農膜等現代投入品的過量使用,造成了嚴重的土壤退化、水源污染以及地下水超采;另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工礦企業污染下鄉問題突出,農村內部的生活、生產垃圾問題也很嚴重。自2008年起,中央政府以專項投入的形式實施了一系列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這種治理模式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困境:第一,過分依賴政府財政投入,缺乏引導社會參與的長效機制;第二,農村環境治理以工程技術手段為主,缺乏在基層長期扎根并良性運行的制度體系。綜合來看,如何探索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內生力量是我國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為此,結合對我國臺灣地區社區總體營造的調查經驗,筆者對這一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探索農村生態環境多元共治模式
當前,我國農村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多元性復雜生態環境問題,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農業生產的化肥和農藥污染、農村規模化養殖和水產養殖污染、鄉鎮企業的三廢排放污染疊加,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氣污染同時存在,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迫在眉睫。
尊重“文化生態”記憶 促進人與自然共贏
新農村建設的蓬勃推進,是中國崛起的必然結果,但新農村建設不宜“太任性”,不應當流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應當對歷史記憶保持尊重和關懷。
生態環境建設思路再反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得到增強。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森林破壞、水土流失、石漠化、沙漠化、草原退化等一系列生態問題,我國的生態環境總體上趨于惡化。特別是近幾年來,生態災害、環境污染等事件頻發。目前,生態環境建設已成為我國社會發展刻不容緩的大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2月2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