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創業不一定需要特殊的才能,只要敢做,人人都會有創業的優勢。農民工也有著自身的創業優勢。
農民工自身的創業優勢
(1)農民工可能文化水平不高,但具有實干精神與較強的動手能力。說干就干,干脆利落。這就是非常寶貴的創業優勢。
(2)農民工的視野可能窄了點,見識少了些,但腦海中條條框框的束縛也少了許多,做事時少了幾分顧慮,多了幾分對事物興趣和探索精神。這正是開創事業的企業家優勢。
(3)農民工的對外交往活動可能少些,關系圈子小些,但土生土長,鄉親眾多,在勞動力和用工上又具備著難得的優勢。
(4)農民工可能在技術上不具有優勢,但卻有著豐富的鄉土資源,在原材料供應上也占據著明顯的優勢。
(5)農民工可能不敢冒險,做事風格趨于保守,但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前進,能有效地避免了大起大落。這又是有利于企業穩健發展的一大優勢。
農民工身上有許多的先天創業優勢,城里人短期內難以趕上;更何況農民工還有著諸如吃苦耐勞、憨厚淳樸等許多的其他優點。只要利用好了這其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優勢,農民工就不難開創出一條自己的事業來;如果發揮好這些優勢,那農民工很可能就更容易成就出較大的事業了。
影響農民工創業的原因
雖然創業可能是農民工命運的一次轉折,但大多數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還是選擇了長期打工這條路,真正立志創業的屈指可數。在調查農民工為什么不創業的原因是什么?農民工比較統一的答復是有以下幾種。
(1)孩子正在讀書,家里需要花錢,經不起創業的風浪摔打,害怕萬一出現什么閃失。
(2)某些地方干部作風惡劣,貪污成性,置中央政策于不顧,為農民創業設置障礙,或隨意加重企業負擔。
(3)年紀大了,不想胡亂折騰了。
(4)賺錢的項目都被別人做了。
(5)沒有朋友,一個人做不起來。
其實,這都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恐怕還得從文化淵源里去找找根子,那就是:
農民工創業難的根本原因
(1)自信心不足。由于歷史遺留下來的原因使有些人產生了自卑感,事事退縮,往往錯過了許多機會。
(2)缺乏意志力。有些人意志力薄弱,甚至毫無意志力。而現實觀念又太強。凡事就只注重眼前的那一點點,卻不相信、更不去爭取今后可能發生的更大成果或利益。表現在辦事上就是要么畏首畏尾,遲遲下不了決心;要么莽撞上陣,一遇困難,即行退縮。
(3)不思進取。有些人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有吃有穿了,有房子有媳婦了,心里也就徹底滿足了。于是年年賺兩個小錢,天天喝兩口老酒,時時搓幾圈麻將,任日子在優哉游哉中怡然飛逝。
(4)不愿學習。有些人不愿意學習,動輒抬出擋箭牌:“咱沒文化,學不了。”人的文化不是天生的,沒文化就更要去學,下苦功學,總有學會的一天。如果動輒以此為借口,因循茍且,明日復明日,農民工個人與家庭的翻身還有希望嗎?新農村的建設最后又該靠誰去完成呢?
(5)假面子觀念作怪。有些人骨子里軟弱,面子上卻極要臉面。可以跟大家一樣去打工,卻不肯個人帶頭去創業。生怕一 旦失敗,惹人笑話。這其實是一種畸形的自尊。應該明白,誰笑到最后,誰才能笑得最好。打工永遠都在遭遇風險,創業開頭時遭遇一兩次風險很正常。
其實,農民工創業成功了,從此有了自己的基業;即使失敗了,重起爐灶另開張就是,大不了再回去打工,于自己也沒什么太大的損失。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土流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