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經濟學角度對現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進行了多層面分析,從其外在表現、特點、影響、發生機理到相關理論.初步建立了一個分析框架,從中得出的基本結論是,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是現代生產和消費方式的產物,政府進行公共管理的目標應該是食品風險最小化。通過維護市場公正以及提供相關信息改變消費者支付意愿,將是發揮市場機制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手段。
關鍵詞: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機制;消費者支付意愿
近年來,食品質量安全(Food safety)問題不斷出現。國際上如BSE(瘋牛病)、FMD(口蹄疫)、病原菌中毒、二英(Dioxin);國內如瘦肉精、毒蔬菜、毒大米等。這些問題的發生與傳播,不僅給人類的身體和健康帶來重大損害或構成嚴重威脅,也給消費者和食品相關產業造成了十分巨大的經濟損失。并且,現代傳媒的放大機制以及由于技術標準、貿易糾紛和貿易壁壘等問題通過貿易體制的放大機制也使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可能被放大。顯然,現在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已不僅僅是生物學、衛生檢疫學方面的問題,更是包括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以及政治學所面臨的問題。發達國家每年約有二分之一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而在發展中國家則更為嚴重。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社會在公共管理方面的重要課題。
在我國,總體上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更多的被認為是生物學和衛生檢疫學領域的問題,而引發該問題的經濟機理及其特點還沒有被充分認識到。與此相關,人們將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解決更多地寄托在政府及公共管理體系加強監督和管理上,而忽視了利用市場機制自身來解決問題的手段。二是管理階層應對食品風險的政策與措施也因缺少系統性的指導而處于較為混亂的狀態,管理實踐的效果并不明顯。如我國目前多部門各自為政的食品質量認證體制以及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分A級和AA級)、無公害食品、放心食品等存在互相交叉重疊的多種認證標志,不僅造成消費者混淆,也給生產者(農民)帶來混亂。不同的研究機構或部門給他們灌輸不同的概念,以至于在標準上無所適從。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方面,我國尚未建立統一協調的專門機構,農業、環保、質監、衛生防疫等多個部門交叉管理,各行其是(新成立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是否能有效克服這些問題,尚存疑問)。三是在理論研究方面,無論是基礎還是前沿領域的研究都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較大,而運用經濟學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成果在國內尚不多見②。筆者試圖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思考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為其提供一個初步的分析框架,以期為該問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一個階梯。
1 現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外在表現及特點
1.1 外在表現
從檢驗檢疫學角度看,造成質量安全問題的食品污染有微生物污染、化學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近年來,以工業“三廢”、城市垃圾、農藥化肥殘留等為代表的化學性污染問題有加重趨勢。從產業鏈角度看,食品污染的來源可劃分為原料污染、加工過程污染、包裝污染、運輸和儲存污染、銷售污染。在國外,食品的流轉過程被形象稱為“田頭—餐桌。顯然,產業鏈條越長、環節越多,發生食品污染的概率越大。從與人的行為關系上看,一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行為人完全履行了法律與道德義務也無法避免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如DDT、六六六(農藥)、瘦肉精等曾經作為技術成果被廣泛推廣使用而導致安全問題的發生;二是在食品生產、制造過程中,行為人因利益驅動而在投入物的選擇及用量上違背誠信道德而導致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如使用違禁農藥的殘留、毒大米事件等。從上述外在表現不難看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在不同程度上與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的經濟活動相關。因此,只有通過經濟學的分析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把握其本質和發生機理。
1.2 特點
現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特點體現在與傳統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比較中。以食物中毒為代表的、基于食品衛生管理缺陷的傳統質量安全問題固然在一定范圍內還廣泛存在,但以農藥和添加劑殘留與轉基因食品安全隱患問題為代表的、基于技術使用風險和食品供應體系復雜化而引起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當今的主流。
首先,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內涵已經突破了食物中毒的范疇。食物中毒僅為“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所造成的疾病”(即“食源性疾患”)的一部分, 不能真實地反映因食物不衛生或不安全所造成的危害。因此, 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已經很少使用“食物中毒” 這個概念,而改用“食源性疾患” 。我國目前還拿不出比較完整的能客觀反映我國食源性疾患情況的資料,一方面是人們的食品質量安全意識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對于某些食源性疾患(如輕微腹瀉)持放任態度;另一方面, 在制度環境的約束下,消費者因維權的成本太大(如取證、交涉成本)而只能“自認倒霉”,以至在衛生監督部門的統計中無法反映問題的嚴重程度。
其次, 由單一食品源引發的危害范圍越來越大。現代食品的生產供應已不限于一個企業、一個部門或一個國家, 而是具有跨部門、跨地區、跨國界的商品經濟屬性。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食品源發生污染都可能隨著大范圍流通而擴散至全國甚至全球。如2000 年歐洲的二口英事件,1500多個農場2 周內從同一供應商處購買了被二英污染的飼料, 以進食該飼料的動物為原料的加工食品幾周內便發往了世界各地。另外, 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使食品調理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收入的增加、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在家就餐的機會越來越少,而在外用餐或集中就餐使單一污染源造成集體食源性疾患爆發的可能性增大。我國近年來的食品中毒原因分析報告顯示,發生食物中毒最多的場所為集體食堂和餐館, 1998年占中毒總人數的39%,1999年占42%。
再次, 現代食品污染對人體影響的時間在延長。工業化農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及各種殘留、生物工程技術(如轉基因)以及生產工程技術(如輻照、膨化)使得一些既存或潛在的有害物質或因素侵入人體后可能積累或潛伏相當長的時間,甚至傳至后代才表現出臨床癥狀或產生不易察覺的影響(如壽命縮短)。例如二英,其超常的物理化學特性,使得生物降解期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美國1996年頒布的《食品質量保護法》(FQPA 1996)強調的基本點和準則是,對于農藥殘留物對健康的危害不再從單一農藥在單一食品中的殘留量來評估,而要計算全方位攝入的總殘留量,并以此評估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
2 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發生的機理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現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是人類自身經濟活動發展的必然結果。對此,我們可以作一個簡單的推理:在農業尚未發達的階段,食品的供應基本上全部由農戶自己完成,從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如農家肥、飼料等)到農畜產品的種植和飼養,再到簡單農產品加工(如自己做豆腐)——沒有農藥化肥等各種化學污染,沒有加工及運輸等污染,沒有各種工程技術的污染———家家戶戶自給自足(生產者與消費者合二為一),因此也沒有受假冒偽劣產品侵害的可能。威脅食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基本局限在微生物污染上,而這種風險通常是無法降低為零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食品質量安全作為一個社會及經濟問題的存在,是隨著食品經濟體系的復雜化而產生,并隨其發展而發展的,而食品經濟體系的復雜化主要體現于食品供給方式和消費方式的復雜化。
2.1 現代食品供給方式與食品質量安全
現在,地球上的總人口已超過60億,而且,人們食物消費結構隨著收入水平和營養意識的提高也在不斷優化。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對食品數量需求的迅速增長。因此,在人類還無法大規模合成食物的時代,只有生產更多的糧食、蔬菜、水果及其他生活資料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但由于城市化、沙漠化等各種原因,依靠擴大耕地面積來增加食物產量的可能性在不斷減小,因此,只有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來適應需求增長的需要。而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以及生物技術的應用恰恰迎合了這種需要而在農業生產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事實上,滿足人類的食物需要,過去是、現在是、并且將來還是必須依靠技術的進步與應用。不過與此同時,每年數以千百萬噸計的農藥和化肥施用在地球表面,連同工業污染一起,不斷加劇著生態失衡、環境惡化,從而又反過來造成對農業種養物的二次污染。同時,土壤肥力降低,一些病蟲的抗藥性增強,使防治工作及保產、增產難度加大。在技術創新速度及推廣成本的約束下,加大各種農獸藥、化肥的使用量成為普遍對策,進而陷入惡性循環。隨著食品產業的發展,農業(農戶)與食品消費(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因此僅靠農業這一塊已經無法解決食品的供應問題。食品生產、加工、流通以及餐飲業在食品供應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它們在技術安全和衛生管理上的任何疏漏都會構成對最終食品消費的威脅。雖然各種食品工程技術及其使用的配劑、介質、添加劑等可能滿足了企業延長產品貨架期或營銷的需要,跨地區、跨國界的食品貿易可能滿足了消費者對食品多樣性和經濟性的需要,但同時也使發生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概率相應增加。
2.2 現代食品消費方式與食品質量安全
家庭結構的趨小,人口流動性的增大,女性就業增多等等,使食品需求日益呈現出多樣化、方便化、高級化。主要表現是:加工食品占飲食消費的比重不斷上升和人們在外進餐的機會越來越多。這為食源性疾患的傳播和流行創造了條件。同時,由于消費者遠離食品從原料到成品的信息,并且,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從最初“看得見”的因素(如尺寸、顏色、氣味等),發展到雖然“看不見”但卻能檢測到的因素(如病原菌污染、農獸藥殘留、輻射污染等),再到既“看不見”也很難檢測到(現有技術條件下)的因素(如轉基因食品),使得消費者已經無法依靠自身力量有效地保護自己。
3 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影響與供求分析
食品在人類生產生活中居于特殊地位,由其引發的有害效應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從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角度看,涉及到的利益主體有廣義的生產者(供應方)、消費者(需求方)、政府(市場管理方)三方面。
3.1 消費者的健康損害、收入損失及偏好改變
獲得安全、營養和健康的食品是每一個消費者的最基本的權益。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發生首先損害的是消費者的生命和健康,尤其是這種損害具有不可逆性,更可能導致潛在的死亡和疾病總數的增加。此外,消費者會因食源性疾患遭受收入損失。這種損失可能包括醫療費、誤工費及其他一些機會收益。據有關專家估計,我國每年食物中毒人數至少在20~40萬人。由此推算出的經濟損失可以想象,這種相對收入損失更可能使貧窮者的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狀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者是產品能否實現銷售的最終決定因素,而消費者偏好的變化會導致需求曲線的左右移動,即對相同消費數量的支付意愿發生改變。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質量安全性高的食品有強烈的偏好,因此愿意支付更高的價錢。問題是信息的不對稱與供給者的機會主義行為妨礙了消費者的選擇。因此,改善信息的供給,規范市場秩序是促使消費者改變偏好的前提,也是利用市場機制進行食品安全管理的機理所在。
3.2 生產者損失及行為改變
提高食品安全性會影響生產經營成本,進而削弱產品價格競爭力.如果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成本不能在銷售時得到消費者認可支付,甚至市場上劣質食品與安全性高的食品魚目混珠,而消費者又無法作出有效辨別,就會降低生產者提高食品質量安全的積極性。為了應對競爭,從而增加了其采取機會主義行為的可能性。他們有兩種可能的選擇:一是通過降低食品質量以降低成本;二是通過加強營銷工作以實現產品差別化。對前者而言,除了可能承擔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引發的經濟賠償責任外,還更有可能遭遇企業的信譽危機,而信譽危機對食品企業來說往往是致命打擊。對后者而言,取得消費者認同的市場風險是非常大的,這就對生產者的實力提出了挑戰。
3.3 政府規制的成本
保障公民的食品供給安全、營養、健康是政府公共管理的責任。政府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激勵來自于:政府的不作為在國內將面臨信任危機的政治成本;在對外方面,政府可能會因為頻繁的貿易摩擦事件及其放大效應,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甚至受到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的政治和輿論壓力。然而,政府對市場進行規制是有經濟成本的。經濟上的成本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體現在政府預算中的公共管理支出部分;另一部分則是政策作用于生產者導致的生產成本的提高部分。管理成本可以通過預算調節來解決,而生產成本只能通過消費者付費來解決。因此,要實現食品質量安全的有效供給,就必須提高供給者的積極性,使供給方的改善質量安全的努力通過消費者支付意愿的表達為需求方承認。這里關鍵是政府通過行政機制最大限度地為消費者提供獲取相關信息的保障,限制企業采取機會主義行為,以維護市場公正。
4 解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經濟理論探討
通過前文論述而知,在生產者與消費者合二為一的食品自給自足階段,基本不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但隨著食品鏈的延長,食品經濟體系的復雜化以及基于效率目標的技術追求,食品從原材料供應開始到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信息的數量和不確定性都在增大。信息不對稱會導致機會主義行為的發生,即在買方無法確定商品質量或獲得質量信息的成本非常高的情況下,賣方會借機實施有損于前者的“敗德行為”,如制假售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機會主義行為;信息的不對稱也同時造成消費者行為發生“逆向選擇”,即真正安全的食品不能得到應有的市場評價,由此導致市場信號的扭曲,直接破壞了市場機制的有效性。結果使得食品質量安全供給不足,發生市場失靈。因此利用市場機制解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關鍵是克服供給者的機會主義傾向,解決消費者信息缺失的問題。
從理論上講,只要降低消費者獲得食品質量信息的成本,就能有效約束“敗德行為”和正確表達消費者偏好。但在實際中,任何單個消費者全面獲得這些信息的成本(包括搜尋信息的成本和驗證其真實性的成本)是極其高昂的,這時政府的介入成為必需。政府通過制定生產標準規范以及市場秩序管理等可以限制供給者的機會主義行為,同時通過嚴格的質量認證體系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低成本的食品質量安全信息的獲取途徑。政府進行規制的基本原理,就是基于食品質量安全具有的外部性。政府通過行政手段促進食品質量安全信息的傳遞可以影響消費者以及生產者的行為,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改善市場環境、提高市場效率的政策目標。
5 小結
(1)當今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實質上是一個經濟問題。其外在表現、特點、產生機理等與傳統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有重大區別。
(2)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是與現代食品供給方式和消費方式相伴而生的,因此,現代的食品供給與消費方式不改變,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就不可避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政策目標,應該是將食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在普遍認可的范圍內。
(3)食品市場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以及機會主義傾向是造成食品質量安全供給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利用市場機制解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關鍵是增加相關信息的供給,使消費者能夠低成本獲取準確的、與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信息。同時通過市場秩序的維護,限制機會主義行為,確保市場公正。
(4)由于存在市場失靈,政府改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與控制增加公共品的供給成為必要。政府通過生產標準規范以及市場秩序管理等可以限制供給者的機會主義行為,同時通過權威的質量認證體系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低成本的食品質量安全信息的獲取途徑。
作者簡介:周應恒,(1963),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食品經濟和農產品流通等研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研究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