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媒體報道,“有記者近日赴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調查發現,多數試點中小城市已經全面放開農民進城落戶,但在“零門檻”前農民落戶意愿普遍不高,有縣城2015年農轉非僅200多人”。此消息一出,在網上隨即引起網友熱議,“現在城市戶口有什么好處?保險大家都可以買,而且農村花錢還少”,“農村戶口還有土地,還可以參與集體分配與征地拆遷,如果轉非之后,就什么都沒有了”。有網友如是說。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簡要的羅列了一些農村戶口的“含金量”,管中窺豹,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表格摘自網絡,如下)
可享受的基本權利 |
詳情 |
擁有承包地和宅基地 |
農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種各樣的補貼,還有近郊區的土地升值,導致農村戶口的含金量越來越高,使農村戶籍的吸引力上升。 |
享受到集體收益分配權 |
分配土地等集體經濟利益。如有些地方現在村里凡有戶口的,不論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紅,但如果戶口遷出,就不能參加分紅了。 |
征地補償 |
對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如北京郊區,補償標準已經達到每畝地20萬元。 |
買房 |
農民可以到城市買房,但城市居民到農村買房不受法律保護。 |
大病保險和新農合 |
新農合是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大病保險對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報銷,針對參與新農合的農民報銷比例不低于50%。新農合人均籌資政府給與一定補助。 |
養老保險 |
有些地方農村戶口的人,凡男的45歲以上、女的40歲以上,都買了養老保險,保費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男的到60歲,女的到55歲,每月就最低可以領到一定的養老金。相反,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就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
教育 |
部分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費。 |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來說,農村戶口“含金量”之重,涵蓋一個人生、老、病、死各個方面,農村戶口相對城市戶口來說,都有相當大的優勢。農村戶口可以在農村自行修建宅基地,城市戶口只能購買商品房,農村宅基地無論是建筑造型、面積以及舒適度,都比商品房強得多;現在不管農村戶口還是城市戶口,都可以無障礙購買保險,并且農村保險所繳納的保費要比城市低,過去由于城市戶口獨享的購買養老保險的優勢一去不復返,所以出現類似的“逆城鎮化”現象也不足為奇。
究其根本,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農村戶口的“含金量”偏高,并且有不斷升值之勢;另一方面,估計主要還是農民對于土地的情節。對于大多數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很多農民都怕在外打拼一輩子,萬一出了一點變故,至少自己在農村還有一畝三分地可以供自己養老。農民+土地的模式也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統農耕思想的一個縮影,是當前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真實寫照,也是農民精神歸屬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給予他們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雖然精神近幾十年的改革開放,類似的情感在逐漸變淡,但是無礙于這種精神繼續頑強地存活下去。相信這也是我國為什么要提倡清明節時回家掃墓的主要原因,提升歸屬感和歷史文化的傳承。
對于農民不愿意放棄農村戶口這件事,我們不能簡單的來看,也不能用簡單的二元對立來看待。農村戶口“含金量”高,并且會在將來一段時間內一直高下去,是不爭的事實。農民生活在城市,戶口在農村,是他們自主選擇、利益最大化的結果。目前會一直并存著生存下去,這種生活方式一方面會促使傳統農耕生活方式延續下去,另一方面,也對未來新型城鎮化提供堅實的基礎,為我們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作者單位:峨眉山市綏山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