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轟轟烈烈地推行了近兩年時間,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經歷了從好奇、懷疑、嘗試、探索和積極投入的過程。電商對于農村和縣域市場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從廣大群眾到農村電商服務網點去搶購物美價廉的優質商品,到企業積極地尋求沿海發達地區的電商運營商力圖實現轉型升級,再及地方政府一把手將電商工作列入到重要項目和業績考核中去。
農村電商不可能一蹴而就
杭州、麗水、嘉興、義烏等電商發展的城市迎來了一撥又一撥的電商考察熱潮,各類電商運營商、中小網商、咨詢服務公司也紛紛轉型成為縣域電商的服務商。在這一系列至上而下觸動的風潮和變化中,到底給縣域和農村帶來了什么樣的成效?經過眾多縣域的考察,與縣域一把手、具體電商業務經辦人、各類縣域服務商和網商進行深入的交流之后,筆者試著揭開“農村電商”外圍的這層高大上而華麗的面紗,還原一些真實情況。
農村電商是一場全民總動員的持久戰。
在不同場合分享農村電商的趨勢與機遇的課題過程中,經常有縣域的領導來和我溝通,我們縣產業基礎扎實、交通網絡設施不錯、政府支持力度大、群眾響應很積極,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馬上把電商的效果做出來,把農產品賣出去?我只能回復,對不起,沒有!
電子商務經歷了近10年的發展,能夠到達今日的規模,本身就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尤其是在縣域和農村發展電子商務,很多縣域只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產業和資源,孤立來看是不錯,而一旦放在全國的市場,深究不同網絡消費者的需求,對比其他區域的條件,沒有競爭力的居多。
在業界熱捧的這些農村電商模式里面,無論是遂昌、臨安、武功、沭陽、義烏等,大多具有先發優勢,踩準了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最佳時機。而現今,競爭日益激烈,沒有全面的布局以及從產品、品牌、渠道、營銷、供應鏈多個角度出發,很難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尤其是在互聯網意識較為落后的中西部,意識的普及、習慣的培養、基礎設施的跟進、產業的電商化轉型樹立、網商企業的培養、創業氛圍的打造、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農村電商不能單靠政府推動
農村電商需要政府、企業、服務商和各類組織共同投入、高效聯動。
自李克強總理發表“互聯網+“講話起,在政府體系里面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電商推進運動。特別是獲得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的部分縣域,發展農村電商這項任務以及近2000萬的資金,讓主管部門的領導即喜又優,喜的是有專項資金可以大刀闊斧干一場,憂的是不知道資金該怎么利用才能真正有成效。
在不少地方看到,政府修建了裝備一流的電子商務大廈和嶄新的創客中心,細問企業入駐運營情況以及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往往閃爍其詞,空空的大樓里只在參觀接待時才有人氣。有很多服務商抱怨和政府溝通難、落地難、收費更難,當然也不乏服務商打著包通過農村電商試點縣考核承諾的,輕而易舉簽下了百萬資金的項目合同。更有甚者,出現了一批靠政府項目獎勵和補貼生存的所謂的電商企業。企業、服務商、政府真正能夠相互協同,取得實效的縣域為數不多。
作為農村電商生態體系中兩個重要的角色,政府相關負責人要善于學習,更多地掌握電商發展的相關信息,熟知當地電商發展的現狀,才能對服務商有清晰的判斷力;而服務商也切忌只講模式不干實事,或者全國各地四處設點,缺乏有經驗的人員落地執行。只有深耕本地,政府和企業充分互動,穩扎穩打才能見成效。此外,身為電商發展的主體,企業和創業者即要借勢政府、服務商和平臺資源,也需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接收新思路新觀點、大膽嘗試互聯網以用戶和數據為中心的做法,進行轉型升級和突破
農村電商不止零售一條路
農村電商需零售與批發結合,線上和線下結合,多渠道多路徑地拓展。
隨著以阿里為主的幾大電商平臺的農村電商下鄉戰略推進,越來越多的普通創業者和農民加入到網商的行列,政府也開始注重與大型電商平臺的合作和資源整合。電子商務使得傳統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均有機會直接面對消費者,實現產品銷售,無論是生產者農民、經紀人、各類批發商、經銷商、商超等渠道商。
政府加大培訓力度,鼓勵全民電商創業,一方面營造了良好的電商氛圍,但另一方面在目前競爭激烈的網絡零售市場,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靠零散而相對初級的網商力量,以網絡零售為主,對于解決具有一定規模效應的農產品銷售問題,只是杯水車薪。雖然淘寶村現象頗受業界的關注,但在相對較成熟的網絡市場環境下,淘寶村發展也面臨著商品同質化程度高、價格競爭激烈的困境。總之,在當下,沒有完善的供應鏈、產品、品牌和營銷體系,個體網商和農民網商想要達成一定的銷量實屬不易。
因此在電商發展相對落后的縣域和農村,無論政府、服務商還是企業,都需要具備電商發展的全局觀,明確不同類型的渠道、合作模式能夠帶來的效益。這其中,可以通過網絡零售測試產品、了解用戶需求、樹立品牌,可以通過對接大型的B2B平臺和具有用戶基礎和渠道優勢的垂直電商來保障銷量和穩定的利潤率。個體創業者可以成為知名電商企業的分銷商,形成“農戶+基地+電商企業+分銷商+個體微商”的合作模式。政府可以協同服務商,共同建設合作模式中公共服務的部分,調動電商生態體系中各類角色和資源,并可嘗試探索與社區電商、社群電商、網紅電商、傳統商業相結合的各種方式。
農村電商發展至今日,已無需霧里看花。在全國2000多個縣域中,有發展成熟的,有正在發展中的,也有發展相對落后的。不同縣域階段性呈現的發展結果,讓漂浮在政策、輿論和宣傳表面的那層泡沫逐漸消退,從而浮現了不同的問題、現實、成效、經驗。這些信息均讓我們清晰認識到,農村電商是一個長期的、需要全方位布局、多角色聯動、因地制宜、創新發展的系統化工程。
作家簡介:曲江,浙江大學CARD農村電商研究中心副主任,《電商參考》專欄作家。阿里“8年陳”,電商運營專家,農產品及農村電商研究專家,2015年阿里研究院活水計劃優秀學者,著有《臨安模式》、《淘寶村的瓶頸與出路》等研究成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電商參考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