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

[ 作者:奐平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31 錄入:王惠敏 ]

 ——以定縣(州)實地研究為例

摘要:河北定州的實地調查表明,作為小農經濟產物的鄉村集市依然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城市化的滯后,農村剩余勞動力只能繼續在集市等傳統經濟部門中尋求生計,這又促進了鄉村集市的“繁榮”,這種狀況表明鄉村發展仍處于“內卷化”狀態。當前華北鄉村社會轉型的主要困境是農業人口的出路問題。實踐表明,小城鎮是難以承擔華北鄉村人口轉移的艱巨任務的,需要借助于大中城市的拉動。華北的城市化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通過戶籍政策改革等社會體制變革,有序推動農業剩余人口的城市化;要在區域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框架下,把產業發展和解決就業作為城鎮化的基礎,根據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和城鎮規模結構,合理布局人口,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只有這樣,農業剩余人口才能有序向城市轉移,現代職業農民才能有條件成長,國家和地方關于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建設的相關措施才能收到預期效果,鄉村也才能真正走出內卷化的困境。

關鍵詞:鄉村集市;內卷化;社會轉型;新型城鎮化

傳統鄉村集市貿易是以個體生產者的廣泛存在為基礎的,是生產力不發達、商業比較落后的情況下的主要貿易形式。一般認為,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傳統集市貿易的形式將會逐步趨向衰亡。從河北定縣(州)鄉村集市的變遷情況來看,盡管集市貿易在結構與功能等方面發生了一些變化(集市不再是農產品的集散地和余缺調劑的場所,而在更大程度已經成為外部商品向農村銷售的“流動商場”),但鄉村集市并未如一些理論所預測的那樣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交通等方面的現代化而走向衰亡,集市系統仍以集期穩定的傳統“插花集”形式在華北鄉村地區普遍而廣泛地存在和發展著。因此,從集市變遷的角度分析華北鄉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與困境,對于探索這一區域鄉村經濟發展與鄉村建設道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定縣(州)鄉村集市變遷的歷史

定州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級市,在華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2002年末,定州轄 3個城區、14個鎮、8個鄉,507個行政村和街道,全市有家庭戶 303108戶,總人口1127529人,其中農業人口1004433人,非農人口123096人,城區人口211278人。【1】非農人口比例為10.92%。截至 2011年末,定州行政區劃為3個城區,17個鎮,5個鄉,全市總人口達到1211805人,其中非農人口280313人,【2】非農人口比例為23.13%。

在河北,歷來有 “三鄉五里趕大集 ”“高搭戲臺過廟會”的民謠。集市和廟會很早就已形成,千百年來沒有間斷過。以前交通不發達,人們要起早摸黑去“趕”集、“趕”廟。現在交通條件改善了,自行車、拖拉機、摩托車、汽車已成了普遍的交通工具,人們趕集趕廟更為方便,商販的經營活動也更為便利。

根據地方志等資料記載,定縣(州)各個時期鄉村集市數量和集期變化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在 1850年時,定州有12個集市,19世紀下半葉時定州有11個集市,在 1930年時猛增到81個(李景漢調查為 82集)。此后由于戰爭和自然災害等原因,定縣集市數量大為下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對集市貿易采取鼓勵和保護的政策,定縣鄉村集市又有所恢復。從1953年開始,國家實施統購統銷政策,限制私人工商業和市場交易,定縣集市貿易交流受到嚴格限制。 1956年下半年又放寬農民自產自銷農副產品的限制,恢復了原有的糧食市場。 1958年下半年實行人民公社化以后,對集市貿易進行限制,禁止個體商販上市,集市貿易蕭條。1961年時又恢復集市,1962年以后又實行“縮小范圍、嚴格限制、逐步代替”政策,集市貿易出現萎縮。 1964年初,允許農民完成國家糧食征購任務后,多余的糧食可以上市交易,此時定縣有30個鄉村集。“文革”期間,集市貿易被當作“資本主義土壤”再次受到限制和批判,糧食市場關閉,農民到集市上出售自產的農副產品被視為“走資本主義道路”,販賣活動會被視作棄農經商、投機倒把活動加以批判。從 1966年開始,河北全省實行統一集期(各地一律以農歷一、六為集日),定縣取消了十余處集市,只保留19個集市,統一為“一、六”集。改革開放后,定州城鄉集市恢復傳統的集期安排,集市貿易得以正常發展。1979年定縣鄉村集市恢復到 35個,1989年時增加到 49個。【3】20世紀 90年代以來,由于政府積極鼓勵和支持鄉村市場建設,定州許多村莊都新開了集市,集市數量迅速增長,到2004年時村鎮集市數達到92個。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圖1)

定期集市是定縣(州)鄉村最普遍最主要的集市形態,集期基本上都是每旬兩集,相鄰的集市基本上都是以 “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和“五,十”這樣的“插花集”安排,1930年時按這種安排的集市占到全部集市的 97.6%,1989年時全部集市都是這樣的集期安排,到 2004年時這種安排仍占96.7%,可以說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定縣(州)各個年代的集期安排及集市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圖2)

從表 2可以看出,定縣(州)每旬二集“插花集”的集期安排十分穩定。從有明確集期記錄的定縣(州)幾個主要集市來看,一個半世紀以來(“文革”時期除外),其集期都未曾發生變化(見表3)。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圖3)

從2004年定州定期集市及其集期的分布情況,可以推算每日開市的集市數量,例如,在農歷初一、初六、十一、十六、廿一、廿六這些日子,每天都有 23個集市在開市,即使是開市集市較少的初八、十八、廿八等日子,每天也有 16個集市在開放。從平均來看,定州每天約有 20個集市開集(見表 4),全年就有 7000多個集日。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圖4)

除上述定期集市外,定州的傳統廟會也很發達。根據李景漢當年調查所列出的廟會地點及會期情況來看,定縣1931年時有廟會43處,每年舉行廟會50次。【4】1989年時,定州有廟會49處,每年舉行廟會65次,大約110個廟會日。【5】2008年筆者調查時掌握的情況是,定州有廟會近 90處,每處廟會每年舉行廟會1~ 4次不b等,每年共舉行廟會約110多次,會期一般為1~4天。按此計算,定州每年約有180多個廟會日。從廟會舉辦的時間來看,在農歷三月舉辦的廟會最多,占廟會總數22%,然后依次是十月(占 21%)、四月(占18%)、二月(占 17%)、九月(占8%)、正月(占4%),這六個月份舉行的廟會,占了定州廟會總數的90%。表5是定縣(州)不同時期廟會及會期分布情況。從廟會與“廟”的關系來看,定州的廟會已不像以前那樣兼具經濟與宗教的功能,除個別廟會外,廟會基本上是有“會”而無廟,除了一些廟會上有算命的攤位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宗教的色彩,廟會只是一種規模更大的集市而已。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圖5)

在這種傳統的鄉村定期集市和廟會市場體系中,數以萬計的人以“趕集上廟”做生意作為主要生計和就業方式,是定縣(州)鄉村社會極為普遍的現象。

二、 鄉村集市繁榮的本質與鄉村內卷化

(一)理論解釋的困境

施堅雅(G.William Skinner)的“市場共同體理論”認為,“農民的實際社會區域的邊界不是由他所在村莊的狹窄的范圍決定,而是由他所在的基層市場區域的邊界決定的”,【6】與市鎮 (town)范疇的彼此相連的經濟中心地包括 :基層市場 (standard market)、中間市場 (intermediate market)和中心市場 (central market)。其中基層市場是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向上流動進入市場體系中較高范圍的起點,也是供農民消費的輸入品向下流動的終點;中間市場“在商品和勞務向上下兩方的垂直流動中都處于中間地位 ”;中心市場 “通常在流通網絡中處于戰略性地位,有重要的批發職能”,其設施一方面是為了接受輸入商品并將其分散到下屬區域,另一方面是為了收集地方產品并將其輸往其他中心市場或更高一級的都市中心。【7】

施堅雅還認為,隨著現代化,尤其是現代交通的發展,當中間市場體系內部的交通設施得到改進時,就出現了對基層市場的致命打擊,基層市場就會被排擠并消亡。其原因與影響機制體現為如下方面:首先,基層市場較差的交通在改善之前,商業化已吸引農民家庭到中間市場去進行交易,尤其是農民在輸入品方面的需求成倍增長、附近中間市場的優惠價格使他們明顯地有利可圖時,他們會選擇到中間市場而不是基層市場去交易;其次,中間市場借助于更高中心地的現代交通,能以較低的價格提供更多種類的商品,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會經由一部分基層市場區域,并由此減輕某些村莊與其中間市場間距離的阻力,村民可以方便地在中間市場上以較高的價格出售他們的產品并獲利;此外,隨著農民的交易活動由基層市場轉移到高層市場,使更大程度的專業化和分工成為可能,企業效益也隨之上升,從而又使較高層次市場上的商號能夠提供比鄰近基層市場更為優惠的價格。【8】與施堅雅的分析一樣,日本學者加藤繁對中國清代村鎮集市的研究也認為,隨著運輸系統和批發零售的發達,定期集市會衰微下去。【9】

今天,定州的交通體系可以說已實現了現代化,鐵路、高速公路貫穿定州全境,公路有國道、省道、市級公路和鄉、村級公路,幾乎所有的村莊都有了可通達的水泥公路,機動車輛在農戶基本普及,可以說已經具備了施堅雅所稱的市場體系內部的現代交通網絡。【10】但是,定州的鄉村基層集市并沒有如施堅雅的理論所預期的那樣隨著交通的發達而走向衰亡,近百處集市仍以傳統的集期安排在運作,在集市系統中做販賣活動的商販人數眾多,基本上都圍繞集市集期的安排流動經營,并不是向某些中心市場集聚而逐步成為坐商。集鎮等中間市場也沒有較為明顯的發展,施堅雅所描述的農村市場體系的等級性并不明顯。作為基層市場的村集與鎮集相比,除了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不同,集市的規模大小不同外,集市貨物的種類都大同小異,銷售商品的基本上都是流動商販,集期也都是每旬兩集。大多數鎮的店鋪數量還沒有達到每日成市的程度,集鎮店鋪化、常市化和城鎮化的步伐也很緩慢,第二、三產業不發達,非農人口比例極低,小城鎮也就虛有其名。

(二)傳統鄉村集市轉型遲滯的原因

鄉村定期集市貿易是小農經濟的產物,是生產力和商品化不發達條件下的主要貿易形式。從中西市場發展的歷史來看,歐洲較早就開始了市場的轉型,遠距離的大型交易會的出現與發展,也推動了店鋪、商場和各類交易所等高級交換場所與工具的發展,也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市場的轉型與發展也推動了技術的突破與經濟的崛起。而中國則由于地理環境、交通運輸條件因素的制約,政府對市場的限制與干預,市場被限于為小農經濟提供補充的地位,結果是傳統集市體系一直較為發達,但并未能順利走上市場轉型之路。【11】中國歷史上曾經制約傳統市場體系轉型的許多因素在今天已不存在了,尤其是重農抑商的思想與政策已被完全拋棄,農村自然經濟結構也已經發生巨大轉變,鄉村交通條件也大為改善,市場發展也具備了良好的條件。

從定州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由于農業商品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各類市場都有了較大的發展,農副產品專業市場也有了很大發展。定期集市、廟會、店鋪和各類專業市場,共同組成了定州鄉村商品交易市場體系,它們之間既有分工也有競爭,也存在問題,主要是各類市場過于分散,如專業市場與集鎮的分離等,不利于發揮市場的集聚效應,也不利于商販的專業化和城鎮人口的增加,第三產業也就難以有發展的依托。此外,由于農民在參與面向外部需求的專業市場時難以預期市場風險,使得農民在生產安排上往往選擇回避外部市場,繼續保持自給狀態或選擇風險較低的集市交換。

在中國整體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和背景中,華北鄉村集市在許多方面已發生了變化,如集市交易的商品結構中工業品的比重越來越大,集市在市場體系中的功能不再如施堅雅所描述的那樣不同層次的市場之間的關系是商品的雙向流動,鄉村集市集聚本地農產品的功能已被專業市場所取代,集市的余缺調劑功能也日益弱化,鄉村集市主要承擔外部商品輸入這種單向流動的經濟功能,集市越來越僅僅依賴于鄉村居民的需求而存在和發展。此外,集市交易主體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專業和兼業的商販越來越多。然而,遵循傳統集期安排的數量眾多的集市和廟會的廣泛存在,表明傳統定期集市仍是定州鄉村極其普遍的經濟社會現象。鄉村基層集市并沒有像施堅雅的市場體系理論所預期的那樣走向衰落,依然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延續與繁榮。楊懋春的分析認為,由于農民消費需求的增加以及傳統的慣性使他們繼續去集鎮交易,因此基層集市不會因為交通的發達和人們日益去中心地交易而消失。【12】 這種解釋也不能揭示定州鄉村集市依然廣泛存在的根本原因。

傳統的定期集市是定州鄉村零售市場的主體,集市的買賣都是面向本地居民需求的。一般說來,周期性集市持續存在的主要條件和原因是市場輻射范圍內消費需求和購買力不足,商品需求不足以支持市場連續開業。定州鄉村集市依然繁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農村居民數量眾多而又收入低下,消費能力與水平不高,這種狀況決定了他們的日常經濟生活對集市的依賴性,集市商品質量差、劣貨假貨多、價格低廉也正是農村居民購買力不足的證明。傳統集市依然延續而且數量眾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村勞動力人口眾多、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產生了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這些剩余勞動力及其家庭在向現代產業部門或城市轉移不能順利實現的條件下,利用傳統的集市體系從事專職或兼職的販賣活動成為他們尋求生計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之一。【13】而且,平原地區便利的交通體系和交通工具,使得兼業或專業流動商販利用各種交通工具更方便地到達更多、更遠的基層集市和廟會做買賣。鄉村居民也可以從家門口的集市或廟會上購買大部分日常所需的商品。這種狀況反過來又進一步維持了傳統集市的延續和發展。

(三)華北鄉村集市的“內卷化”本質及鄉村社會轉型困境

1.農業的內卷化概念與理論

人類學家吉爾茨(CliffordGeertz)在研究荷蘭殖民主義經濟政策影響下印尼的情況時,使用了“內卷化”或“過密化”( involution)概念。當時印尼人口膨脹,經濟開發意味著由農民離土造成農業萎縮和第二、第三產業的起飛。但事實上印尼爪哇島的水利農業體系卻表現為超常的承受能力,農業水利系統不斷細分化,農業管理、勞務制度以及雇傭關系不斷復雜化。但經濟上的這種內向型開發并沒有實現利潤上的增長,農業系統只是勉強維持而已,同時還面臨人口膨脹、資源衰竭的威脅。結果,爪哇人難以通過現代化來達到經濟的持久變革,而是內卷于原來的農業生產方式。【14】

恰亞諾夫對家庭農場特性的分析認為,面對土地不足和人口過剩的壓力,多余勞動力不一定能夠從工商業部門找到出路,家庭農場經營只好將更密集的家庭勞動力投入到農業或手工業中,雖然這樣也會增加農業總收入,但必定會降低單位勞動報酬。【15】

黃宗智在吉爾茨“內卷化”概念和恰亞諾夫分析的基礎上,用“過密型商品化”描述由過密化相伴隨或推進的商品化進程。他認為,中國盡管自明清以來有五個世紀蓬勃發展的商品化,然而這是一種應付人口壓力的維持生計的策略和由此而推動的過密型的商品化。也就是說,農村商品化不是由于農場主的獲利動機驅使,而是人口過多對土地的壓力推動的,以密集的勞動投入為代價,但勞動生產率并沒有提高,小農生活仍長期處于糊口水平,人口的大部分仍然束縛于糧食生產。這種高度的商品化與糊口農業奇特地并存著。【16】在農業收入不足和家庭勞動力有余的情況下,從事商品化生產是農民謀生的合理手段,這種商品化反而使小農經濟得到強化和延續。它的特征是有增長無發展,即“過密型增長”。在長江三角洲地區,“過密化”主要表現為家庭農場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經營,利用機會成本較低的家庭勞動(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勞動)容納了勞動的低回報,由此導致“內卷的商業化”或“沒有發展的商業化”。【17】

在中國歷史上,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對糧食需求的增加,依靠勞動力的大量投入提高單位畝產和糧食總產量是基本的途徑之一。因此,從總體上看,中國歷史上糧食單位畝產量呈緩慢增長趨勢,但單位勞動生產率卻呈逐漸下降趨勢(見表6)。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圖6)

從20世紀 30年代中期定縣和美國的幾種主要糧食作物的產量和勞動生產率狀況來看,除高梁產量美國高于定縣外,定縣玉米、小麥和稻子單產都高于美國,其中稻子單產是美國的1.78倍。但就勞動生產率而言,美國則遠遠高于定縣,定縣小麥生產每小時僅0.4公斤,美國則達到 31.45公斤,是定縣的 78.6倍(見表7)。【18】當時定縣由于人多地少,糧食單產和總產量也是通過更多勞動力投入的“內卷化”機制來實現的。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圖7)

2.鄉村集市的“內卷化”本質

中國農村經濟社會變遷過程中的內卷化現象,除了施堅雅等人所分析的為應付人口壓力而將勞動力更多地投入農業內部(包括糧食生產和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經營)和手工業生產外,大量勞動力以販賣活動為專業或兼業的方式謀取生計也呈現出內卷化的狀況。

在中國歷史上,由于人口的壓力、人均耕地減少等原因,農民不得不更多地從事副業生產和小商小販經營,從而使交換活躍,鄉村集市發達,這是中國鄉村集市廣泛存在的經濟基礎。許多經濟史學者的分析都表明鄉村集市繁榮與農民貧困并存的情況。【19】如胡如雷分析指出,中國歷史上盡管商品經濟發達,但本質上卻是虛假、病態的。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發達較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封建時代的佃農和自耕農比西方的莊園農奴缺少生活“保障”,更易于破產,當他們再生產發生困難,生活日益貧困化時,就會被迫出賣一部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以解燃眉之急。這樣,“農民無論在經濟狀況較好時或逐步走向破產時,都易于同商品經濟發生聯系”,正是“土地制度決定了農民的經濟地位,農民的經濟地位決定了個體農民會病態地轉化為小工商業者”。 薛暮橋也指出,在中國農村市場中擔任交換媒介工作的農村中的小商人,他們往往自身就是附近鄉村中的貧苦農民,他們所做的工作,與其說是剝削商業利潤,寧可說是變相的出賣勞力。【20】

集市買賣本身成為貧困農民謀生計的重要方式和途徑。許多分析表明,晚清以來華北農業經濟從整體上還沒有超越“糊口經濟”的階段,農民的貧困是北方農村商品流通量擴大、集市數量增長的主要的原因之一。 【21】

美國歷史學家莫里斯·邁斯納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結構中小商販和小生產者只是在國家控制的工業和商業經濟的邊緣從事經營活動,顯示出社會秩序缺少新的體系,鄉村的各種“準商人 ”(各類集市商販、鄉村店鋪經營者、經紀人和其他經營者),實際只是在維持生活而已。各種個體經濟僅僅靠農民的購買力來維持而不是帶動農民和農業的發展,可以看作是一種“個體經濟的內卷”。【22】

中國經濟史上傳統商業部門內卷化的狀況,在今天華北鄉村社會仍然廣泛存在。農業生產率提高、農業剩余勞動力增加,但由于非農化和城市化的門檻限制,這些人口在向現代產業部門和城市轉移受阻的現實條件下,就只能繼續在集市等傳統經濟部門中尋求生計。數量龐大的流動商販利用傳統的鄉村集市系統圍繞鄉村居民的需求進行流動經營的販賣活動,鄉村集市的完全開放性和競爭激烈,又使得他們獲利微薄,大多數商販的集市經營收入相當于外出務工的收入,只能是維持自己和家庭的生計,而難以靠集市經營積累資本和擴大經營。集市商販的工作也很辛苦,無論是冬日寒冷雪滑,還是夏日炎熱雨淋,都要起早摸黑備貨、趕路、占攤、售貨。

黃宗智曾指出, 1979年以后的中國農村改革是對“過密型增長”的突破,“正是鄉村工業化和副業發展才終于減少了堆積在農業生產上的勞動力人數,并扭轉了長達數百年的過密化”。【23】20世紀 90年代后期以來鄉村工業的衰落,使得鄉村工業并未成為真正扭轉鄉村過密化或內卷化狀況的力量。實際上,鄉村工業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是難以肩負如此重任的。

集市近乎完全競爭的性質,以及進入的相對自由和低門檻,使得鄉村集市成為大量鄉村居民謀生和兼業的主要方式和途徑,集市承擔了容納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功能,流動商販在鄉村集市系統中巡回銷售,由此使得集市貿易競爭激烈、利潤低下,這又使得集市的傳統經濟部門的性質得以繼續保留和加強,結果是店鋪、坐商發展受影響,中間市場和中心市場地的城鎮化也因此而發展滯緩。鄉村集市自身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鄉村社會轉型的制約因素之一。鄉村集市的這種“內卷化”反映了鄉村社會“內卷化”的本質,其背后的深層原因是長期二元社會體制和政策制約下城市化等社會結構轉型的遲滯,出現了社會轉型的墮距,也就是說,相對于產業結構而言,就業結構、城鄉結構的轉變相對滯后。

從定州鄉村集市所在的村、鎮人口數量情況(見表8)來看,定州 85個鄉村集市,其所在村鎮2001年末鄉村總人口是 318721人,平均3750人,人口最少的集市有876人,最多的達到9525人。其中 1000人以下的有 2集,占2.4%,1000~2000人的有 8集,占 9.4%,2001~3000人的有 20集,占 23.5%,3001~4000人的有 19集,占22.4%,4001~5000人的有 24集,占28.2%,5000人以上的有12集,占 14.1%。其中14個集市在建制鎮所在地,其人口分別為:叮嚀1458人、小油村(開元鎮)3843人、東旺 4199人、東亭 4288人、北高(高蓬鎮)4350人、大辛莊 4444人、明月店 4766人、磚路 4838人、留早 5527人、清風店 6327人、北龐村(龐村鎮)6345人、李親顧 6458人、子位9341人、邢邑9525人。可以發現,許多集市所在地的村莊人口甚至遠多于某些集鎮的人口數量,說明集鎮的發展與轉型受到鄉村集市盛行的制約。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圖8)

從2002年定州的14個建制鎮的人口情況來看,這些鎮所轄總人口為606530人,其中非農人口只有16921人,平均每鎮 1208人,平均非農比例僅為2.79%。就是非農比例較高的清風店鎮、李親顧鎮和東亭鎮,非農率也僅為5%左右(分別為5.34%、4.77%和4.11%)(見表9)。而這些鎮在幾百年前就已經是定縣(州)的主要市鎮。從河北省的城鎮發展情況看,即使是重點鎮,也存在人口少、凝聚力不強、工業化程度低、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等問題。到2011年末,定州對趙村、周村和息冢三個鄉實行撤鄉并鎮改革,全市建制鎮達到 17個,鎮轄人口為801482人,其中非農人口為129624人,非農人口比例為16.17%。盡管 10年來定州鎮轄人口中非農人口比例提高了 13.38百分點,但對定州龐大的農業人口來說這一比例仍然很低。可見,依靠這些小城鎮吸納眾多的鄉村人口,是極其艱難的。

奐平清:華北鄉村集市變遷、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圖9)

黃宗智的內卷化理論把中國農業內卷化或過密化的原因歸結于人口壓力。在傳統農業社會結構里,農業是社會財富的最為主要的來源,人口的增長及其帶來的問題,也只能通過向農業的“內卷化”來解決。但是,在中國經濟結構已經發生重大轉型、農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低的今天,內卷化困境主要是由于社會結構和社會體制因素的制約。城市工業和第三產業接納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及其相關制度與政策,卻仍在制約著城鄉人口的正常流動和轉移人口完全城市化,這是許多地區鄉村陷入內卷化困境的主要根源。因此,要真正走出鄉村內卷化和社會轉型的困境,必須要統籌城鄉發展,走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道路。

三、新型城鎮化與華北鄉村社會轉型與鄉村建設

定縣(州)鄉村集市變遷的歷史與現狀表明,在人多地少、農業生產力提高、大量農業剩余人口在不能順利轉移出去的條件下,使得集市等傳統經濟部門以“內卷化”的方式得以延續,也使得鄉村社會處于轉型困境。雖然鄉村農業生產的商品化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農民人數眾多、戶均耕地規模小和市場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制約,農戶家庭經營的“小農”特征依然非常明顯。如定州農戶在耕地種植安排上,一般是首先確保口糧的種植(一般是一年種夠全家兩年的口糧),在確保口糧后,再根據市場價格安排其他作物的種植。小農家庭在主要口糧小麥的種植之外,會種植一些花生、辣椒、籽棉、藥材等經濟作物,用戶主的話說就是“什么都種點,瞎種,這個收不了那個收點,先種自個兒吃的,糧食夠用了,再琢磨搞點經濟作物”。農戶在口糧種植后,除了政府或合同收購的作物外,一般會偏向于種植面向本地消費市場(本地集市)的作物,如各類蔬菜等,以回避外部市場風險。【24】由于農民人數眾多,土地分散,農民的現代化素質和職業化水平提高的條件和動力受到極大制約,農民的聯合和應對市場等風險的能力也難以有效提高,農業的現代化進程與水平也因此受到極大影響。可以說,華北鄉村社會轉型的主要困境是農業剩余人口的出路問題。

通過農業的深度開發和多種經營吸納勞動力,通過發展鄉鎮企業向農村第二、三產業轉移勞動力,以及向城市轉移人口等,是轉移農業剩余人口的主要途徑。就農業開發或多種經營吸納勞動力轉移途徑而言,由于農產品的低需求彈性決定了農業部門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將是持續下降的,如果繼續維持龐大的農業人口,那么他們從農業中獲得的收入必然不斷降低,必然會導致鄉村社會的內卷化。因此,從長期來看,農業的深度開發和多種經營所容納的勞動力必定是有限的,即使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的養殖型小規模家庭農場,【25】也因難以抵御市場風險等因素而有更高的勞動力吸引與吸納能力。就發展鄉鎮企業吸納勞動力這一途徑來看,由于面臨外部發展挑戰與困境,尤其是缺乏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基礎設施、規模效應和空間集聚效應等自身劣勢,鄉鎮企業吸收勞動力的水平也在下降。鄉鎮企業也難以擔當轉移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任。因此,解決農村和農業剩余勞動力問題最終還是得靠城市化。

在城市化道路的選擇上,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上,我國在很長時期內來都寄希望于通過發展農村小城鎮,通過“離土不離鄉”將農村剩余勞動力及其附屬人口轉移到小城鎮,將小城鎮作為城市化和現代化的“蓄水池”和“穩定器”。但實踐證明,以農村小城鎮作為農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載體,很難達到預期的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效果。農民進入小城鎮務工經商,一方面發展的空間很小,另一方面,由于“不離鄉”,同時兼營農業的機會成本很低,所以絕大部分務工經商者實際上并未完全“離土 ”,仍然兼營農業,其家屬也還居住和生活在原來的土地上。把農村和小城鎮當作現代化“穩定器”與“蓄水池”的觀念及實踐,也使得億萬農民工在城鄉之間持續搖擺式流動,既導致農業和農村發展主體嚴重匱乏和不確定,也導致農村留守人口、家庭殘缺和社區衰敗等社會問題,農村精英人才的大規模外流成為農村社會治理問題的根源。【26】這種狀況,實際上也是作為溝通城鄉橋梁和紐帶的小城鎮在許多區域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要達到減少農村和農業部門的人口、促進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和現代化,就必須使轉移出去的農村富余人口能實現身份與職業的徹底轉換,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城鎮人。而靠發展農村小城鎮顯然是難以完成這一戰略任務的。【27】

實際上,小城鎮道路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和城鄉二元體制這一特殊歷史條件的產物,鄉鎮企業和鄉村工業化也是這一條件下的無奈選擇。值得反思的是,在實踐中“離土不離鄉”的小城鎮道路卻演變成了“小城鎮主”,【28】其實際含義是只允許農民進入小城鎮而限制他們進入大中城市。大量經驗觀察表明,小城鎮因為規模效益不明顯,不可能成為發展第三產業的有效載,按現代化的要求,“城鎮化”是不夠的,“城市化”才是合理的、必然的現代化選擇。【29】 從定州人口流動的情況來看,鄉村務工等外出人口的去向主要是附近的大城市,周邊小城鎮的吸納能力十分有限。例如,據定州市預防“非典”辦公室的統計,截至2003年 4月中旬時,除部分因“非典 ”已返回定州的人員外,定州全市外出人口共有 90854人,其中農村人口 88566人,在已知外出原因的 78332人中,有 93%的是外出務工和經營者。從鄉村人口外出目的地來看,主要是大中城市,其中到北京的占外出總數的 52.21%,到石家莊的占 13.83%,到天津市的占 7.29%,到保定市區的占 4.95%,到以上四個城市的占外出總人數的 78.28%。【30】鄉村勞動力之所以主要流向大城市而不是周邊小城鎮,是因為大城市比小城鎮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和較高的收入。

費孝通先生曾把小城鎮發展比作排球比賽中的“主攻手”,將中等城市比作“二傳手”。實際上,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期,即使仍將小城鎮作為“主攻手”,那么不僅需要中等城市“二傳手”的配合,更需要“一傳手”的到位,那就是大城市的發展。【31】定州城鄉發展的狀況表明,正是因為大城市“一傳手”的不到位和中等城市“二傳手”配合力不夠,才使得大量人口滯留鄉村,在集市、廟會等鄉村傳統經濟部門尋求生計,從而也使得小城鎮的發展陷于遲滯。

對于作為主要農業生產大區和農業人口規模龐大的華北地區來說,發展小城鎮是難以承擔鄉村人口轉移的艱巨任務的,應該按鄉村人口的實際流向,借助外部大中城市的“拉力”有計劃地逐步向外部大中城市轉移鄉村農業剩余人口;在鄉村地區,也需要通過宏觀布局,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重點擴大和建設中等城市,擇優發展城鎮,而不是遍地開花地建設小城鎮。

我國的“三農”問題在本質上是鄉村社會轉型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農民問題,也就是大量農民的城市化問題。如果僅僅是在農村、農業內部尋求“三農”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三農”問題,但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難以徹底解決“三農”問題,甚至有些鄉村建設的政策與措施反而成為加劇鄉村內卷化的因素,例如,如果僅僅在通過開拓農村市場、擴大內需上下功夫,而不是從社會結構入手解決農民問題,把大多數農民轉移到非農產業和城市,其結果仍然是加劇鄉村集市貿易等層面的內卷化。只有在城市化的前提下,華北鄉村農業產業化才有實現的可能,鄉村小城鎮也才可能成為輻射和服務鄉村的中心地,類似“減村擴鎮”的鄉村規劃措施也才能達到其預期的效果。以為實現華北村落的減少和耕地面積的增加,從而實現村鎮布局的優化,人口布局、經濟布局和社會布局的優化以及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

華北地區的城市化,一方面必須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通過戶籍政策改革等社會體制變革,積極、主動、有序地推動農業和農村剩余人口的城市化或市民化,使他們平等分享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共享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切實改變以往那種單純以拉動經濟增長為目的的各種“造城運動”,要在區域一體化(京津冀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框架下,把產業發展和解決就業作為城鎮化的基礎,根據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以及經濟社會結構轉型和人口流動的實際狀況,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和城鎮規模結構,合理布局人口,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此外,華北鄉村地區在承接第二三產業轉移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產業為本,要吸取舊式鄉村工業化導致生態環境破壞的教訓,要實行新型工業化戰略,要走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因地制宜發展綠色、可持續的工業以及中小城市和城鎮的產業園區,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時保持環境的宜人宜居。【32】

只有實施以推動農業剩余人口轉移為根本任務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人口才會有序減少,才能突破小農家庭經營的農業生產困境,現代職業農民才有成長的空間與條件,【33】國家和地方政府關于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建設的相關政策措施才能收到預期效果,鄉村社會也才能真正走出內卷化的困境,走上城鄉經濟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社會建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男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亚洲aⅴ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道色综合久久 | 性网址在线观看 |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