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郭彬濤:精準脫貧 教育先行

[ 作者:郭彬濤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20 錄入:19 ]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教。教育扶貧,是我國整個扶貧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精準脫貧助困的治本之策。過去我們常說,“學習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鼓勵更多的孩子通過讀書走出山村、融入城市,事實上這種導向是成功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貧困人口的減少就是扶貧工作最顯著的成效。因此,傳統意義上認為“教育好一個貧困孩子,可以徹底挖掉一個家庭的窮根”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就貧困山區而言,教育扶貧工程是一項能從根本上解決深山區貧困群眾脫貧的戰略性工程,也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重大民生工程。

首先,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全力實施教育脫貧攻堅戰略。實施教育扶貧是促進人力資源發展,也是全面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十項工作的重點舉措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就扶貧開發工作多次指出,治貧要先治愚。貧困地區學校尤其是貧困農村學校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中的短板,也是薄弱環節。治貧先重教,發展教育是減貧、脫貧的根本之舉。實施教育扶貧開發,加快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實現公共教育資源利用精準化,有助于提高貧困人口基礎文化知識,有助于提高貧困地區勞動者脫貧致富的能力,更有助于為推動貧困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承接貧困地區對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要全面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發揮教育投資的精準扶貧作用。教育扶貧的實質是以素質換物質。教育的反貧困作用在于它可以斬斷貧困的惡性循環鏈。因此,要進一步強化教育資源配置,使教育投資進入到扶貧資源的配置格局,從而使公共教育投資能夠精準地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市縣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用足用好用活教育扶貧政策,充分整合各類教育資源,集中力量辦實事、解難題。要因學校制宜,因困難學生制宜,精準劃定貧困學生界限;精準識別,建立精確幫扶檔案;精準施策,不同貧困學生實施不同扶貧措施。除享受國家普惠性“規定”資助政策外,地方還應出臺一些“自選”資助政策,重點解決因貧困而輟學的中小學生及幼兒,做到學校住宿費全免一批、基本生活費補助一批、困難資助幫扶一批、全免費教育兜底一批,實現每一個貧困學生精準脫貧。

再次,要高度重視隊伍建設,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鄉村教師強,則鄉村教育強。鄉村教師的質量決定著中國教育的未來。要按照“一提高、兩加大、三精準”教師培養思路,努力破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中的難題和制約瓶頸。“一提高”:著力提高鄉村教師物質待遇,落實相關補貼政策,加快教師周轉房建設力度。單獨實施鄉村教師評價標準,對鄉村教師或到鄉村工作的城市教師在評優選先、職稱晉升、績效考核等方面給予傾斜,增加限額、放寬條件。“兩加大”:加大教師交流輪崗力度,推行學區走教制度,探索“大學區”管理體制,促使教師在城鄉之間、城區(學區)學校之間合理流動。加大對口支教力度,開展“巡回支教”活動。城鎮教師職稱晉升時必須有在鄉村學校工作1年以上的經歷;“三精準”:精準招錄,著力破解學科結構性矛盾。精準培訓,對所有鄉村學校教師建檔立卡,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提升培訓。精準培養,每年確定一批家庭困難、學業優秀、有志從事鄉村教育的高考學生到師范院校就讀,定向資助、定向培養、定向使用。

最后,要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教育的反貧困功能。要加強精準扶貧政策和教育扶貧理論研究,實施“一校一計、一師一策、一生一法”策略,要將精準扶貧資金列入年度預算,落實“改薄”資金,落實鄉村教師補助經費,落實班主任津貼,落實生源地信用貸款經費,落實地方教育附加用于發展職業教育,落實招生招考中的民生實事和傾斜政策,加大項目引進和重點傾斜支持力度。對因病、因殘、因災、因學導致貧困的低收入家庭學生要重點扶持。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將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應由目前的主次關系扭轉為并列關系,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采取自動分流體制實現教育投資的多元化,使公共教育投資能夠更大比例的向貧困層面傾斜。

總之,教育與貧困之間有著密切聯系。能力貧困是導致貧困的重要根源之一,利用教育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改善能力貧困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因此要積極探索教育與貧困之間的互相作用,并積極利用這種作用達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目的。

作者地址:臨滄市臨翔區忙畔街道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视频 |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欧美 | 五月婷综合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 中文字幕一本高清在线 |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