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實行怎樣的農村土地政策,這個事關每一個國家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制度,歷來被各國政府尤為重視。目前,我國的土地政策,在走集體化道路,還是走私有化之道,間或走也公也私的中間化模糊路徑,網絡上爭論不休,民間百姓怨聲一片!如此的激烈爭論,用白熱化一詞形容恰如其分。本人沒喝過洋墨水,也不是坐在高端研究機構做專業研究的專家學者,對西方經濟學大家的高深理論理解膚淺,對國內經濟學大家的一些高端理論也似懂非懂。這里,作為一個關注“三農”問題的民間人士,根據我國目前全力推進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解和實現途徑,談幾點認識,提一個建言,以供大家參閱。
先談兩點現狀
1.糧食生產狀況
大家都知道,我國現在的糧食生產,從量的方面看,已經是相當可觀。但隨著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質的要求日益突出。而我們的糧食生產,質量有嚴重的缺陷。加上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像小麥、大米,玉米三大主糧,我們都有大量擠壓。大米雖多,口感不佳要進口;小麥雖多,做面包達不到要求,要進口。而大豆生產因經濟效益差,百姓不愿種植,更是靠大量進口來彌補缺口。凡此種種,這就是我國大量進口國外農產品的官方理由。這也迫使我們的農業生產要做結構性改革大調整的原因所在。
2. 農業農村的生態狀況
如今的農村,一個普遍的現象是:空心村、空心戶、老人婦女兒童相依為命;污水橫流、垃圾遍地、水利設施大量損毀;鄉村基層政府組織,形式主義、利己主義、貪污腐化盛行,凝聚力、感召力喪失殆盡。大量農田有機物喪失、土壤板結、污染相當嚴重!如此的農村現狀,靠誰來生產,靠什么來生產合格高質量的農產品?
一、生產合格高質量且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需要哪些條件?
1.首先,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跟土地的質量,肥力,種子、規模、灌溉水平、科技水平以及農田管理等要素條件,那是一環緊扣一環的。而我們現在的農村土地狀況是什么樣呢?可以說自打農村分田單干以來,伴隨著打工潮流的興起,農村勞動力嚴重缺失!這點,我們隨便問問城市的打工群體,這些年來,誰家家鄉的農田還施農家肥?誰家的莊稼還按生產要求,及時澆水、施肥管理?如果你要問說:我們的農業這些年不是連續多少年都是高產嗎?原因又在哪里?我告訴你的原因是: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劑,以及高產種子機械化收種的作用,這就是出現的:產量上升,質量下降,效益下降,競爭力喪失的根本原因。
2.現在的農村土地政策,沒法實現土地的合理利用,土壤結構改造,農業生態改造,進而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模式帶來的市場競爭力優勢。首先,一家一戶的單干經營模式,不說其它,單就個人想使用農家肥,種出高質量農產品,那也是不可能的。了解農村土地分散種植模式的人都知道,農村的一家一戶譬如說有十畝地,那是會有若干地塊合起來的總數,你若使用農家肥,那你的莊稼成熟期跟單施化肥的農戶家的莊稼,要延遲十天左右的成熟期。這樣在農村現在的機械化收割,機械化種植過程中,將帶來嚴重的損失和麻煩。再說水利,毛澤東時代所建造的農田灌溉設施,水庫失管干枯,渠道毀壞造田,現在的農田,基本上沒有大面積灌溉的基礎條件。現在農村所謂的灌溉,大多采用人工拉管道,表皮噴灑來實現,即便如此,由于農村缺乏勞力,加上勞動力成本高漲,農民得過且過,農產品價格低廉時,即使能澆灌也不澆灌現象普遍存在。這樣的生產狀況,怎樣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
二、走集體化土地經營道路,是改變農田土壤結構,實現大面合理施肥、灌溉、提高科技種田水平最佳選項。
1.這點,有人說:現在農村不是有大量的農業合作社出現嗎?有相當多的承包商大面積種植嗎?有大量種田大戶經營土地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這些林林總總的種田“大家”,咱不說現在這些統計上來的幾十上百萬家的種田“大家”到底是實還是虛,由于受土地承包的不確定性,勞動力成本的負擔,以及無能為力的農田基本建設投資所限,加上個人的利益盤算,他們是根本不可能費力費錢去投資改良土壤和農田基本建設支出的。再者,就他們的行為和目的,向來也被廣大農民朋友們所詬病!因為這些“大家”中出現了太多,像套取國家對農扶持專項款的,以及爭名奪利之人!這應是不爭的實是!
2.農村現在可利用的有機肥實在太多。大家都知道,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現在的農村,人糞尿隨處倒,大小養雞、養豬、養牛、養羊場、以及農產品加工廠廢物順溝順河流,農作物秸稈焚燒爛扔是普遍現象。這些廢物經過簡單處理,像利國利民的沼氣利用處理,干化堆積處理,發酵處理等等方法,經過這些很成熟且簡單的處理后,生產出的綠色肥料,恰恰是改變土壤結構,生產高質量農產品,實現生態農業的最佳可循環利用原料。而利用這些變寶的廢物,農村如果不實行大面積機械化連片種植,怎么去有效利用?完成這項勢在必行的利國利民工程,沒有基層政府組織的全力組織領導實施,我們靠那些種糧“大家”們能完成嗎?在目前這個“私”字為主,“利”字當先的社會氛圍下,鬼都不信!
3.面對競爭日益激烈,全球一體化的商品流通大市場中,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競爭的弱勢地位,甚至連生存地位都沒法保證的狀況,非常顯現。這已是共識之見。我們憲法上明確指出,我國是走社會主義全民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是明確無疑的,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堅定地走集體化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無數事實證明,把全民富裕的共同理想綁架在那些富裕群體的“豪華游艇”上,靠他們的所謂先富幫后富之善舉來實現,是完全不靠譜的!這種靠道德綁架,靠人性使然的幼稚荒唐邏輯,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今天也沒有實現!而且近幾年這些發達國家亂出現的諸多問題、亂象,著實給我們的權威階層們上了生動的一堂教育課,敲響了執行私有化道路來實現全面富裕夢想的喪鐘!
三、我的建言
1.目前,我們應該明確的制定出,發展我國現代農業的具體方針政策。那就是建立起以行政村為主導,以村民小組為具體實施單位的農業生產經營聯合體。有村級組織全面負責主導。實行農田大面積規模化統一種植,包括統一施肥,澆灌,田間管理,機械化收種,以及銷售服務。有縣鄉政府負責扶持監督,大型農田水利設施、主要道路等基礎設施的修建,以及科技跟蹤等配套服務。嚴把督促農村廢棄物轉化有機肥項目關,以及農家肥大量返田的實施。力爭用五年時間,把農田嚴重板結污染的現狀徹底扭轉。
2.農民群眾,統一實行以個人的土地承包面積,農業機械工具等參與建立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聯合體(也可叫參股)來分配效益。
此一時,彼一時。這個大舉措,絕不是我們簡單的走回頭路,重走毛澤東時代的大集體生產。這完全是我們被當前農村亂象所逼所迫,而不得不反省而為之的舉措。即便這算是走回頭路,也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觀,符合毛澤東思想之精髓-實事求是的根本觀點。
3.以新農村建設改造為主線,全面修復重建鄉村,力求破解整個農村“三農”亂象。大力提倡建設有地理優勢,有人文歷史涵養,人口規模集中的中心村莊,撤并分散的弱小村莊。力爭是農村的土地利用達到最大最佳化。
4.配合國家的對農扶持力度逐年增大的趨勢,著力規劃好農民的養老,就醫,教育、文化娛樂設施場所。務求在五年時間內,徹底扭轉農村農業農民現在的生態生活亂象。使更多的漂白農民兄弟能夠回鄉就業,和家人一起團聚生活,是留在城鎮打工的農民兄弟,跳出龍門的農家兒女,回鄉探親時有家有喜有安心。
5.可以借鑒光大發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推廣
郝堂村
筆者曾經寫過一篇“美麗的郝堂村,點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希望之火”,這是一篇介紹河南信陽市平橋區五里店辦事處郝堂村的發展歷程文章。郝堂村,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僅投資300萬元)下,在中國鄉建院李昌平院長親自主刀帶領下,用短短五年時間,依靠改進生化了的村支兩委的艱苦努力,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把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山村,建設成了全國聞名的美麗鄉村的故事。這個發展模式具有極大的借鑒推廣意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上搜搜看看。
塘約村
由中宣部《黨建》雜志社、人民出版社主辦的塘約基層建設經驗座談會暨《塘約道路》研討會2016年12月10日上午9時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著名作家王宏甲老師所寫的《塘約道路》一書,詳細介紹了貴州安順地區一個叫塘約的村莊,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支書左文學帶領下,走集體化抱團發展的道路,用短短兩年時間,使一個被洪水沖刷的一貧如洗的鄉村,徹底擺脫貧困,走上富裕道路的故事。大家也可以在網上搜索看看。
我之所以推薦這兩個典型的新農村建設發展村莊,咱先不拿他們與全國有名的華西村、南街村、大寨村等等一批走集體道路富裕起來的明星村比,因為他們起步早,抓住了歷史的機遇,現在我們不能好高騖遠去追求。就今天這兩個短時間發展富裕起來的村莊,他們的實踐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和大范圍推廣價值。首先是他們在如此凄涼荒蕪的村莊基礎上,能夠在短短的五年、兩年時間里,迅速發展富裕起來,就他們的發展速度,質量,模式,的的確確是兩個驚人的典型案例。足以震撼國人!組織起來的農民,創新發展的動力和能力不可估量!這里要特別提醒那些對農村發展的政策制定,具有絕對影響絕對權威的專家學者、頭頭腦腦們,著實應該好好醒醒了!再者,不需要再舉其它案例,看看我們的改革開放帶頭村—安徽小崗村,幾十年來國家投資了多少錢?給了多少榮譽?現在是什么樣子?他有以上兩個村莊所呈現的:干群一心,面貌一新,人心向背,欣欣向榮,事業蓬勃發展的景象嗎?
結束語
今天,中央力推的“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大策,這個老百姓聽詞別扭不明白,各級領導干部夸夸其談的高大上政策,百姓不理解詞意可以原諒,但百姓要從改革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實現全民富裕的愿望,那是真真切切的在期盼!
毛主席淳淳教導我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組織起來的農民力大無窮。這里,筆者熱切懇求中央政府,重用底層精英,特別是那些用良知和汗水,奮斗實踐在農村一線的社會精英。大力表彰提拔體制內敢于突破創新的,像力主郝堂村改革試驗的王繼軍、禹明善,力主塘約改革的周建琨等農村中低層干部。重用諸多像李昌平同志一樣的一批有農民情結有抱負有擔當的社會實踐家,改革創新家。籌劃組建全國性的農村鄉村基層干部培訓基地,有這些來自農村一線,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士當老師,力爭在短時間內,為農村培養出一大批像左文學同志一樣的農民帶頭人,重新整合重建鄉村基層組織,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走集體化的農村發展道路,讓郝堂之花,塘約之道,這新生火焰,燃遍祖國大地!
作者系公司職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