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遠山區到省城郊區的田間、城鎮農產品超市門店、居民餐桌的不間斷觀察和體驗來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堅持2017年一號文件提出的“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
本文所稱農業,“是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產業,包括與其直接相關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農業法》第二條)。所稱農產品,“指來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所稱農產品質量安全,“指農產品質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均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條)農業、農產品與工業產品的不同點在于生物生產的特點特別突出,因而要求質量安全覆蓋生產及其儲運的全過程,不能有絲毫差錯。
中國農業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以后,無論供過于求還是供給不足,都與質量安全有關。湖南省是水稻主產區之一,大米消費有余,但在邊遠山區的商店卻可以看到東北等地大米的身影,甚至還有種田的老農購買外地米接待回鄉過年過節的子孫,這表明不同氣候帶來的不同品質。早些年,水稻品種中的“汕優63”,產量高、米質好,為城鄉消費者所喜愛,有的商戶甚至用類似品種的大米冒充“汕優63”出售。但后來運用現代種子繁育技術,把“汕優63”變成了“BT汕優63”,兩湖地區廣泛種植,有關院士在公開場合當眾帶頭試吃的視頻至今仍存。但由于沒有進行必要的科普,也沒有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條進行標識,消費者對“汕優”便去而遠之,這是消費者對種子質量安全的關心。優質豬肉是人們需要的,有一種傳統優質豬種,過去用傳統方式飼養,肉質美,味道好,消費者喜愛。但采用工業生產的飼料和添加劑快速育成后,肉質、口味都不如以前,有過前后比較的消費者,自然放棄了這一肉品,這是消費者對生產全過程的關心。這些例子說明,品種不優或優種劣品直至人們的消費習慣,都會影響農產品的供求,其核心在于質量安全。因此,農業供給側改革,主攻方向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有了質量安全,消費者就會樂意消費本地、本省、本國的產品。抓住了質量安全,就抓住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主攻方向、突破口。
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就要建立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體系。為此,當前要克服因農產品過剩而出現的幾種傾向:一是放松農田水利、土地整理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公共服務,增加農業生產公司和農戶的私人成本,用劣質甚至違禁投入品沖抵成本,影響質量安全。二是規模經營、產業園、都市農業、社區農業、短鏈食品等現代農業進程緩慢,產品質量難以提升,質量安全監控鞭長莫及。三是世界一流的雜交稻、工程鯽、油菜等著名品種,因追求產量,好種劣品,市場占有率提升緩慢。只有切實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農業供給質量的主攻方向,才能真正取得突破,并一往無前。
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就要大力開拓新的替代產業產品,替代國家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而弱化的產品產業,保持農業總量。在優化產品產業結構中,必然會有一些產品產業被轉移甚至弱化淘汰,給農民收益帶來新的挑戰,需要新的產品產業來替代和跟進,才能保持現有的農業規模。比如,2017年一號文件提出要“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產區轉移”,作為有著“糧豬安天下”傳統的湖南,作為農業半壁江山的生豬產業,曾經一些農區縣,多年畜牧業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40%以上。如今既不是生豬養殖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又不是玉米主產區,農業增產增收方面受到的挑戰是系列的、巨大的。既要引導養殖戶逐步放棄既有生豬養殖利益,保證國家農產品區域調整戰略的實現,又要探索適應湖南生產條件的、可替代的、新興的產品產業,以保證湖南畜牧業直至農業不因為國家生豬養殖區域布局調整而總量不保。類似的產品產業并非生豬一例。這是一篇大文章,必須用心來做。
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就要全面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從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到生產基地、生產儲運全過程以及包裝、標識,進行全程監控,確保農產品“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可以說,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傳統農業大省的湖南來說,挑戰是前所未有的,戰勝挑戰的機遇也是并存的。我們要抓住機遇,戰勝挑戰,造福湖湘,功及國民。
作者:退休公務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