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0日,我們在銅南村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2016年12月28日該村下發給銅龍河北岸小組3戶村民2.38萬元征地補償款沒有附上征地補償詳單,3名領款人簽字的字跡明顯雷同。原來,自2016年天長市實行村級“零招待”制度后,村里平時吃吃喝喝等費用便無法入賬報銷。村黨總支經研究,決定將這筆吃喝費用以虛報征地補償的名義入賬報銷。(8月14日 中國紀檢監察報)
村級實行“零招待”,也是避免群眾身邊“微腐敗”的有效措施之一,很好地殺住了基層吃喝風,群眾利益得到了更多的保障。然而,在一些地方,吃喝慣了的基層干部,對村級“零招待”是答應在口頭,主意在心頭。他們照吃照喝不說,還變本加厲,實施“張冠李戴”,虛擬出別的項目來背黑鍋。這樣的錯誤行為,竟然還是經過村黨總支研究決定通過的。也不知道這些黨員干部信仰何在?紀律何在?戒心何在?
有人說:“人吃喝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不是為了吃喝。”這繞口令似的簡單一句話,道出了人生的真諦,一個人如果活著就僅僅是為了吃喝的話,那即使長命百歲,也沒多大的人生價值。又有人說:“吃喝是腐敗的源頭。”雖說有些偏激,但也至少說明從吃喝開始的腐敗現象普遍存在。作為村級領導干部,雖說還不在公職人員之列,但處于最接地氣的組織,民意的“上傳”,政策方針的“下達”,都靠著村級干部們。這樣,村級黨總支更應該站穩立場,帶頭踐行“零招待”制度。
然而,俗話說“最把不住的是嘴”,像新聞中的這些村級黨員干部們,面對“零招待”的制度,絲毫沒有觸動,依舊吃喝不誤。“事臨頭,三思為妙”,他們連“一思”都沒有,就盡管敞開肚子大吃大喝。等到要入賬報銷時,才想到要找個“替罪羊”。為了這違規的“吃喝”,還煞有介事地由黨總支“研究決定”,真應驗了一句近年來的時髦語“權力就是任性”。就他們“研究決定”的結果來說,也確實高妙——本來沒征地,群眾沒得到錢也不會知曉,造出一個群眾領款的材料,上級也就被忽悠過去了,還真天衣無縫。
無辜的“征地”成了黨員干部們違規“吃喝”的替罪羊,這樣巧思妙想的主意按理說逃得過紀檢部門的“法眼”的。但是,“天衣”本自天成,才會“無縫”;這貌似巧妙實則拙劣的行徑怎能成為“天衣”,那雷同的簽字就壞了他們的“好事”。可見,要想在紀檢部門的“法眼”下梳個“光光頭”,只有靠行得端、坐得正的高尚人格和為民情懷。倘若一味心中無“戒”,把規章、制度當作耳旁風,只管我行我素,終究是要受到懲罰的。
“認真還自在,作假費功夫。”倘若嚴格按照制度要求,不再搞什么村級招待,雖說初時可能有些不習慣,但任何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這樣,就不會絞盡腦汁去堵塞既成的漏洞,落得個坦坦蕩蕩、清清白白。黨員干部們,任何時候都要牢記,這種黨總支研究決定“吃喝”報銷,還讓“征地”背黑鍋的行為,除了自欺欺人,還打了組織的臉。與其事后“研究決定”,不如平日“嚴格遵守”。不去作假勞心,只管服務于民,豈不快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