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韶關市啟動扶貧領域專項巡察工作,嚴明扶貧領域工作紀律和規矩,遏制扶貧領域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紀檢監察網 9月1日)
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已然成為了中華大地上最為熱門的話題。從天山腳下到武陵山區,從彩云之南到塞外草原,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進村入戶,識真貧、扶真貧、真扶貧。而決不讓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掉隊,更是成為了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和神圣使命。為此,切實解決群眾身邊“四風”和腐敗問題,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強化扶貧領域的執紀問責顯得尤為關鍵。
隨著脫貧攻堅的逐漸深入,精準扶貧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和攻堅期,而在扶貧領域的財政投入也逐年增加,各項惠民政策和民生項目,不斷向貧困地區傾斜。這意味著有更多真金白銀將投入貧困地區,對貧困地區、貧困群眾來說,這是福音,是喜訊。但扶貧資金量大、面廣、點多、線長,精準扶貧項目繁雜、資金監管難度大,也容易被“蠅貪”“蟻貪”盯上。如果管理不科學、使用不透明、監督不到位,就可能被貪污、截留、挪用。現實中也暴露出在一些貧困地區,國家惠民政策的陽光常在“最后一公里”被基層“管理黑洞”所吞噬。扶貧資金“跑冒滴漏”、扶貧資金被“雁過拔毛”問題并不鮮見,他們給貧困群眾帶去了切膚之痛,更讓國家的惠民政落空,形象受損。
為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將扶貧領域作為監督執紀問責重點,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傾聽民意、化解民憂。要找準違紀問題易發多發環節,切實加強紀律審查力度。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違紀違規行為零容忍、嚴懲處,確保各類扶貧資金管理規范、使用安全。要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責任落實,對脫貧攻堅中落實“兩個責任”不力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嚴肅問責。同時,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扶貧資金科學化、陽光化管理,強化跟蹤審計監管,扎牢制度“籠子”,以制度的完善、機制的健全,不斷清除滋生貪腐的條件和土壤。
到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莊重承諾,必須完成,沒有任何退路。故而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力度,確保涉及人民群眾切身權益的“最后一公里”平坦順暢,才能真正讓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惠及民生,才能不斷增加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才能實現脫貧攻堅的真正要義。
(作者址地:四川省綿陽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