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廈門市紀委著力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村居監督,在早、快、準上發力,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目前各級紀委都在探索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把監督延伸到最基層,切實實現紀檢監督力量“無禁區”、全覆蓋。廈門市探索構建的監督模式抓住了問題關鍵,可行性強,無疑是一次有益嘗試。
選好基層紀檢委員才能發揮重要作用。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去落實。選好用好基層紀檢委員由此顯得十分重要。基層紀檢委員是專職紀檢干部的有力助手和后備軍。挖掘基層群眾力量,織密織牢基層監督網絡,讓政治堅定、政策水平高、公道正派的群眾和黨員擔任廉政“三員”(廉政“指導員”、廉政“監督員”和廉政“評議員”),充當縣、鎮兩級紀委在村(社區)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將監督陣地前移,做到“貼身監督”。通過抽調基層紀檢委員參與上級紀委監督檢查,在具體工作中對其加強業務指導,把基層紀檢委員的教育培訓納入紀檢干部培訓總體計劃,采取適當形式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使其更好地配合紀檢干部開展工作,發揮作用。
讓周圍的人監督周圍的事效果更顯著。不管是鎮級紀委還是縣級紀律,都沒有各自村(社區)群眾更熟悉各自村(社區)的情況。讓本村(社區)聘選的基層紀檢委員去監督本村(社區)各項事宜,比如貧困戶識別精準沒有,低保戶是否符合條件,民生政策資金發放是否到位,扶貧政策、項目、資金、措施落實了沒有,可以說一查一個準。基層紀檢委員在監督的同時,也可以受理群眾反映的其他問題,收集疑似問題線索,提交縣、鎮紀紀委調查實,減輕縣、鎮紀委的工作壓力。對基層黨員干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把問題化解在基層。
通過制定工作清單實行痕跡化管理等多種形式,倒逼基層紀檢委員履行職責。真正實現黨員干部在哪里監督就在哪里,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在哪里,監督就在哪里。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劉營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