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良軍:鄉村振興重在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

[ 作者:劉良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7-23 錄入:吳玲香 ]

黨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頂層設計之下,對于如何具體實施鄉村振興,時下有這樣幾種觀點值得商榷:一是既然農民是實施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就應該放手發動村民群眾,任其在廣闊的農村天地里大有作為;二是鄉村振興需要動力引擎,而一些龍頭企業在這方面責無旁貸,尤其對于涉農企業而言,因其經驗豐富、資金雄厚、技術先進、人力資源充分,不妨盡情讓他們在鄉村振興中扮演主力軍作用,帶領村民群眾建設美好幸福生活家園;三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鄉村振興重點在落實、難點也在落實,而能否最終落實恐怕還取決于鄉鎮一級政府、尤其村(社)民委員會的身體力行、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等等。

應該說上述觀點皆存有一定道理,看到了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孤軍作戰、單打獨斗,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只是在承認鄉村振興應該廣泛動員一切能夠動員的力量的同時,必須看到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由此鄉村振興成敗得失、進展如何,關鍵還在于發揮黨組織、特別是離鄉村最近,與村民群眾直接打交道,對鄉村點滴變化感受最為明顯的基層黨組織作用。實踐表明,唯有將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基層黨組織有位有為有力有效,鄉村振興才能向著既定的目標按部就班地穩步推進,才能沿著既定的路徑有條不紊地前行,才能讓廣大村民群眾從中擁有實打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首先,具體到基層行政區劃之內的鄉村振興到底如何進行,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統籌謀劃與全盤考量,要求基層黨組織登高望遠,于先期拿出切實可行的鄉村振興施工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

誠然,村民群眾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見證者、主要參與者、全程建設者和最直接受益者,但基于“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狹隘思維,以及容易為眼前局部利益所折服、束縛的急功近利短期作為,他們不可能、也不會“計利當計天下利”,進而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有所為,有所不為”。同時,能夠在鄉村振興中一馬當先、一哄而上的龍頭公司也好、涉農實體經濟組織也罷,受制于“投資不發財,請我都不來”的市場主體與生俱來的利益追逐屬性,他們也不可能對鄉村振興亟需的公共基礎設施、農田水利建設等非贏利性經營項目感興趣,相反“不選對的,只先貴的”,滿足于“一錘子買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鐘情于所謂的“短平快”、尤其能夠迅速見到“真金白銀”的項目。由此,一方面是村民群眾的無序盲動、胡亂作為,一方面是公司企業的逐利沖動、偏好行動,導致的結果只能是鄉村振興群龍無首、一盤散沙,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對此,要想鄉村振興形成合力,令各方力量知所趨附、有所指望,迫切需要基層黨組織勇做“革命軍中馬前卒”,通過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運籌帷幄、決策千里,使鄉村振興張馳有度、收放自如,人人各盡其能、個個各得其所。

其次,基層黨組織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可靠的政治保障,使鄉村振興始終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方針要求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決非空穴來風,也非激情式決策,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后,我們黨面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統籌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城鄉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融合發展、全面繁榮的總抓手和新旗幟。因此,離開黨的領導,鄉村振興只能畫餅充饑、望梅止渴,淪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一旦強化基層黨組織的作用,使鄉村振興在作決策、拿方案、謀大事、促改革、保穩定等方面有堅強的政治保證,鄉村振興才能蹄急步穩、行穩致遠。譬如,鄉鎮一級基層黨組織能夠打破行政村與行政村之間的自然條塊分割、化解以往長期“雖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尷尬局面,進而就本行政區域內的產業統一協調、科學布局、合理安排,確保產業興旺。又如,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新鄉村方面,鄉鎮一級基層黨組織能夠站在高處,以超脫胸襟、超然思維、超前眼光進行謀篇布局,最終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建設村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美好家園。至于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方面,通過鄉鎮一級基層黨組織的積極指點、有效指導,藉由村(社)黨支部的親力親為,就能漸次打造一個又一個家風質樸、民風純樸、鄉風醇厚的新時代和諧和美和睦新鄉村。

再次,基層黨組織將致力于鄉村振興的各個組織、各方人馬、各支隊伍中的黨員群眾聚集起來,統一納入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指揮之下,就能在壯大基層黨組織力量的同時,確保投入鄉村振興進程的黨員群眾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實事求是地講,今天投入鄉村振興領域的組織繁雜、人馬眾多、隊伍林立,大家都在廣袤的鄉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卻始終難以形成合力,做到同頻共振、同聲相求。而仔細分析,內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單個、分散的黨員沒有“鶴立雞群”,突顯力量、彰顯能量,基層黨組織與眾多黨員之間缺乏有機銜接載體與互聯互通互動平臺。譬如鄉鎮一級基層黨組織與龍頭企業里的黨組織、黨員群眾之間缺乏溝通,村(社)黨組織與進駐村里的市場主體里的黨員互不傳遞信息,等等。同時,像返鄉創業就業的黨員身份的退伍復員軍人、大學生等新興鄉村振興主體,也因為沒有及時納入基層黨組織的關注視野、關懷人群,而難免“有心殺賊,無力回天”,覺得黨員的身份已經意義不大、作用難顯、功能退化。對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把黨員群眾建設鄉村、振興鄉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途徑只有一個,就是實現基層黨組織的全覆蓋,使各方黨員群眾都有歸宿感、依賴感和認同感。誠如一些地方的實踐表明,或者將龍頭企業的黨組織納入鄉鎮一級基層黨組織的統一領導、協調指揮之下,實現行業黨組織與基層黨組織的共建共治共享,或者由村級黨組織與進駐村里的創新創業主體之黨組織、黨員群眾,共建聯合黨支部(黨總支),實現共同決策、共同謀劃,或者將一些新興單個的黨員身份創業就業人員統計歸攏,由他們另行組建黨組織(以黨支部或黨總支的形式),最后直接歸口鄉鎮一級基層黨組織領導,等等。因為已經形成了“鄉鎮一級基層黨組織——企業黨組織+新興市場主體黨組織+村(社)黨組織+混合黨組織等”的立體式、扁平化、多渠道黨組織架構,以及對身處鄉村振興一線黨員群眾的全覆蓋、無遺漏、零空白納入,無疑就能讓廣大黨員遇事有商量、有意見或想法可協商,就能在一次次的黨內民主生活中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倍添助力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的豪邁激情與勇猛干勁。

最后,鄉村振興內在、本質、必然地包含著困難村民群眾的如期脫貧,要求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偉大斗爭中,通過“基層黨組織+黨員+困難村民群眾”的緊密責任、利益聯結體制機制的建立,實現困難村民群眾如期脫貧,不斷滿足這一特殊村民群體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顯然這里的老鄉,意指廣大村民群眾,更突出地指向受制于種種歷史原因,目前生活還處于現行脫貧基準線以下的困難村民群眾。對此,聚焦不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的初心,鄉村振興過程中不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既是基層黨組織銘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的應盡責任和義務,更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題中之義,要求把困難村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使其共享鄉村振興綿綿紅利與發展成果。一方面,基層黨組織要有針對性地選派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人本情懷濃厚的黨員,使之與困難村民群眾結對子,以舍我其誰的無畏擔當與“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以扶貧、扶志、扶智的“三扶”聯動,幫助困難村民群眾“彎道超車”,迅速趕超,既徹底擺脫捉襟見肘、入不敷出的貧困現狀,又因為有源源不斷的創收途徑而可持續提升家庭財力。另一方面,基層黨組織要動員那些黨員能人、尤其黨員身份的鄉村振興新興市場主體,果斷地與貧困村民群眾簽訂責任狀,對其進行全方面的托管、照料與呵護,使二者之間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實際上,近幾年一些龍頭企業、涉農公司及時地將困難村民群眾納入員工的范疇,允許困難村民群眾以承包地、宅基地入股等的做法,已經讓人看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勝利成為定局。不僅如此,這種鄉村振興戰略與扶貧、脫貧工程一體建設、共同推進的獨特發展模式,既彰顯中國道路、中國制度的“白里透紅,與眾不同”,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如何解決鄉村民眾貧困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恰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鄉村振興過程中唯有基層黨組織不缺位,高度重視并不斷彰顯基層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功能發揮,同時立足鄉村實情積極有為、有效行為、創造性作為,鄉村振興便有了明確方向、有了十足把握和希望,鄉村振興戰略才能被證明是新時代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鄉村的生動體現,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需要一以貫之的有力佐證。一言以蔽之,鄉村振興離不開黨的領導,基層黨組織作用的發揮是鄉村振興的活水源頭。

(作者為湖北省荊門市委黨校教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a亚洲v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欧美大陆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 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