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扶貧考核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 作者:張一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13 錄入:實習編輯 ]

近日,有媒體報道,內蒙古一旗縣扶貧半年迎檢5次,一次迎檢花費20萬,“開展檢查評比的初衷是為了推動工作,但次數過于頻繁、操作與實際脫節、問責壓力過大,扶貧檢查在基層走了形、變了味”,掀起了一股關于扶貧成效考核的探討。

在全國上下如火如荼的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這幾年,關于基層扶貧工作浮于表面爭議一直諸見報端,最集中的問題就表現在扶貧疲于補資料、迎檢查。因而,內蒙古這次所反映出來的情況是一個共性問題。我們在例行地憤慨批判同時,應該思考,為何這樣的情況總是屢禁不止還鋪散蔓延?應該摸索,怎樣才能徹底扭轉這個漩渦?

就拿這次被當作靶心的內蒙古而言,我們以其為參照,以點帶面來分析這種情況普遍存在的原因。由于上次檢查評比中排名靠后導致旗委書記被約談做檢討,而本月末又將迎來新一輪檢查,如果第二次排在后五名,上級領導將直接被問責,“迎檢”已成全旗頭等大事 ,為了迎接這次決定命運的“大考”,補資料、交叉檢查成了常規動作。乍一看,這種思路似乎沒什么問題,問責上級領導體現了首問責任制,迎大檢前的各類交叉檢查是自查摸底、查漏補缺,可為什么成了干部叫苦、群眾側目的泥潭了呢?

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是扶貧工作沒有做細做到位。通過幾年的實踐探索,關于扶貧工作的測評已經相當科學了,測評指標精準識別與退出過程、群眾認可度和教育、健康、產業等扶貧措施,涵蓋了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有些方面短期內不能直接產生效益又需要客觀評價體系的,就只能依靠資料來證明,雁過留聲,只有做了相關工作,就應該有痕跡,需要通過補資料來湊數的只能說明日常工作沒有做細致。而群眾認可度更是直接反映干部的扶貧工作,為了迎檢才挨家挨戶上門叮囑甚至突擊發錢,更是敗壞了工作風氣。工作沒有做細做到位是因為問題導向沒有落實,沒有帶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去開展工作。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從上至下對扶貧工作考核脈絡的不清晰,沒有提前部署謀劃好考核方案,我們理解考核體系需要客觀可操作性,可這就不免陷入了掉書袋的死板情況,而基層為了配合這種死板只能僵硬地條條框框比對,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資料上。

如果把迎接上級檢查比作高考,那么為迎檢的而進行了交叉檢查、專項檢查就是診斷考試。既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順利“升級”,那么可以向教育系統學習,強化知識點、弱化高考一錘定音效果而增強結業考試地位,相對應的指導扶貧工作,為基層一線工作者減負,給貧困群眾帶來實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AⅤ资源在线播放 | 婷婷97狠狠做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射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 |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