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因地制宜”讓扶貧更接地氣

[ 作者:云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08 錄入:吳玲香 ]

“等人吃飯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滿倉;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懶;擼起袖子加油干,打贏脫貧攻堅戰”。走進云南省盈江縣農村,脫貧攻堅標語被唱在嘴上、刷在墻上,落到了群眾行動上。(2018年4月4日 人民日報)

“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北仨毚蜈A打好脫貧攻堅戰,這是我黨的一項重要使命。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后三年(2020年實現脫貧甩帽的目標任務)還有3000萬左右貧困人口要脫貧,有8萬個左右貧困村要出列,800多個貧困縣要全部摘帽。如何按部就班推進和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簡而言之,就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能“撒胡椒面”,必須做到有的放矢,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精準發力。尤其是各地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特別是結合困難群眾的實際需求,采取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舉措,絕不能大而化之、籠而統之。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區的地理條件、民俗風情各有不同,貧困程度和致貧原因也各有不同?!边@是基本國情,各地一定要把握好。要充分考慮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的發展愿景和實際情況,為其制定一些切實有效的扶貧措施,切忌定一些“好高騖遠”的目標,喊一些“脫離實際”的口號。要始終牢記,脫貧不是為了一時摘帽,尤其是在產業發展上,不能盲目跟風,別人種果樹,自己也跟著種,別人養豬,自己也跟著養豬,不考慮貧貧困戶自身條件和地方實際情況。

筆者在這里不得不說一下云南省盈江縣,他們做的就很好,很值得別的地方借鑒。記住,是借鑒,不是照搬。他們充分發揮自身民族優勢和老百姓能歌善舞的特點,把十九大精神編排成山歌、快板、小品、傣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并且利用村民書法、繪畫等一技之長,制作政策明白墻、科技指導墻、傳統美德教育墻,將黨的創新理論、法律法規等內容以生動的“漫畫+山歌小調”形式“映”在墻上,繪制了千米“美麗鄉村”畫卷,用鄉音鄉語文化圖片的形式講深說透脫貧攻堅政策。不光對群眾起到了感恩教育,更讓他們看到了美好的明天,對發展充滿的期望,對明天充滿了向往。激發了貧困群眾勤勞致富的主動性,提高了其自我發展的基本技能,值得點贊和稱道。

扶貧接地氣,脫貧才有底氣。只有這樣的幫扶方式,才是長久之計。“等人吃飯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滿倉;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懶;擼起袖子加油干,打贏脫貧攻堅戰?!币屫毨糁?,唯有勤奮努力,才能收獲成果;要讓貧困戶明白,農活也要科學安排,才能事半功倍;要讓貧困戶醒悟,必須斬斷懶惰的苗子,才能過上好日子。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立新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不卡 | 日本一区二区欧美 |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