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鄉鎮干部在微信中描述了鄉村干部淪為“微信工作群奴”的狀態:多個部門的微信工作群每日必報到并傳報相關材料;各部門不同的工作系統要填報,所有手機24小時保持開機,務必做到工作留痕……
工作留痕,顧名思義就是工作后要留下痕跡,留下了痕跡既能展現自己的務實工作,又能通過痕跡總結自己、沉淀自己、提升自己,還能在上級檢查時展示工作成績。過去是滿天飛的各種表格,現在是滿屏的各種工作群。
其實,無論是手機APP也好,還是微信工作群也罷,各部門的初衷,其實都是為了加強基層干部管理,推動工作任務落實。而通過“現代化辦公工具”可以便捷了解情況,快速獲取原始素材等等。
于是新形勢的“痕跡化管理”應運而生:微信平臺當“秀場”時常曬曬,手機當“鎖鏈”隨時提拉……原本提高效率的“工具”,卻成了基層干部的“負擔”;“人民公仆”幾乎成了“手機奴仆”“微信工作群奴”。
為何這種現代化的辦公方式讓基層干部無力吐槽呢?
究其原因,工作過度留痕這種辦事方法表面上是黨員干部的懶政作怪,實質上就是形式主義的表現。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如果思想上只重視表面功夫,行動上肯定會就會花拳繡腿,最后干出來的事也只能是形式主義的產物。形式變了,但形式主義的本質沒有變。以現代化辦公的名義搞形式主義,新瓶裝的還是那些舊酒。
所以,工作過度留痕必須堅決揭制!為民服務就應該腳踏實地,以民為本。如果工作都只在意留痕跡,過度要求留痕跡,如何推進各種工作?如何維護干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農業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