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環境整治中,一些地方對畜禽養殖場采取禁養、關閉和拆除等辦法,出現工作簡單化甚至整治擴大化。這樣的做法,已引起相關部門關注,正在進行糾偏。
村舍院落養些雞鴨,是農村的特有現象,也是農民一直以來的習慣傳統。然而,有的地方為了交出環境整治的“合格答卷”,居然實行“一刀切”,強制轄區內畜禽一律禁養,就連農民喂幾只雞鴨,也納入了范圍,扯到了環保的高度,令老百姓一頭霧水,難以理解,抱怨聲不斷。
其實,這反映出個別地方的工作思路有問題。當環境污染不嚴重時,放任不管、視而不見;當問題已經無法回避,或被上級環保督查組點名批評、下達“最后通牒”之后,才如夢初醒、幡然醒悟要動真格才能保“烏紗帽”。殊不知,此時污染已經非常嚴重,甚至達到了當地生態環境承載的“上限”,不得已之下,只能強行搞“一刀切”,確保污染“零增量”。這種行為,顯然是病急亂投醫,只顧眼前應付,缺乏執政施策的長遠眼光。
畜禽養殖,排放的糞便是最大的污染源。但是,農民習慣采取散養模式,幾只雞鴨產生的糞便,相較于廣闊的空間,給當地生態帶來的破壞是微不足道的,完全可以忽略。而真正的污染源是一些野蠻生長的規模化養殖企業,排放的糞便堆積成小山,企業自身難以進行無污染化處理,遇到下雨就會污染周邊的土地。長此以往,對環境的破壞就會由點及面、由淺到深,不斷接近“警戒線”。
污染由累積而成,治理就得抓早抓小,提前介入,別總是積重難返才來“拼命”。在環境治理方面,采取“一刀切”禁養,固然能有效遏制污染增量,但由此帶來的民意透支卻不容小視。農村不能養雞鴨,農民同意贊成嗎?即便迫于官方的壓力,但心頭的不滿情緒恐怕在短期內難以釋懷。如果之前官方能未雨綢繆,根據當地環境承載能力,從嚴把好畜禽養殖企業審批關,確保企業有序發展,污染源能得到有效處理控制,也就不會走到“亡羊補牢”的今天。
人病了,及時就醫能少花錢,身體少受罪;環境整治也是同理,越早介入,投入的經費少,付出的代價小,而且更容易解決問題。坐等污染到達上限,環境欠賬越堆越多,再來搞“一刀切”亂投醫,效果未必好,也會阻力重重。前車之鑒,在工作中要少些急功近利思維,多些從長計議,方能避免病急亂投醫!
(作者地址:四川綿陽市涪城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