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謝月華:在故鄉面前只能渺小到羞愧

[ 作者:謝月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3-12 錄入:易永喆 ]

歸鄉本應是一件令人向往的幸福之旅。人們內心里的故鄉總是那么美好,她寧靜、清涼,牛羊成群,小溪徜徉。我很想把自己的故鄉也描繪的如詩如畫,令人神往。然而,每次回鄉,心情都沉甸甸的,因為我知道故鄉迫切需要改變,而我無能為力。

年前,四叔家女兒要換帖了,父親一遍又一遍的催促著忙碌的母親趕緊過去。于是,我頂替母親的身份欣然前往。一箱箱的禮物搬到堂屋,換帖的禮金和金條放在院子里,需要舉行一個簡單的儀式,媒人不太懂,兩個孩子自己邊說邊自己行禮,好使自己的大事更有儀式感。男方父母眉頭緊鎖,明眼人能感知到他們這個簡單的儀式,需要農家人付出一生的心血。

前期見面錢八萬八,彩禮二十八萬八,一百克金磚一塊,后期需要拉嫁妝錢八萬八,上車禮六萬六,下車禮六萬六。加上車子房子,超過百萬。這在村里并不算多,只能說是一般,因為正常情況下還需要在縣里買一套一百平米以上的房子,堂妹年紀不大,在村里生活習慣了,還沒有對城市的向往。

同時,坑邊嫂子家的女兒正在相親,媒人帶著男孩子一波又一波的來著,小男孩個個英俊瀟灑,其中不乏本科生、技術工人、做生意的、有手藝的……短短一下午,見了十幾個人。人們說,現在男孩子太多了,女孩太少,當初懷孕時候做B超發現是女孩就流產了,導致現在女孩極少,男孩極多。眼見得一家有女,多家求取,彩禮越來越高,窮人家娶妻越來越難。

大舅媽去世了,八十歲,算是喜喪。親人收到信息,咸來哀悼。不算是大操大辦,卻也不少花錢。購置棺材、邀請嗩吶班子、扎社火、流水席好幾天,沒有三五萬肯定下不來。當然,還需要火化,火化也需要一筆錢,還要買一個像樣的骨灰盒。火化之后把骨灰盒放到棺材里進行土葬。火化看似一道完全不必要的工序,然而,如果不火化,工作隊就會強行將土葬的尸體從墳墓里挖出來拉走火化。

多年前,我做大學生村官時候,見過他們操作的全過程,雇人拿著鐵锨,鉤子,把墳墓打開,幾個人直接把尸體勾出來放到事先準備好的大塑料袋子里,裝車運往火葬場,火葬完裝骨灰盒等家人拿錢去贖。誰家都不愿意讓自己親人的遺體葬后遭受如此褻瀆,所以在土葬之前就痛心地將自家親人的遺體先進這次不必要的火化,然后大操大辦,哭靈、守靈一道程序都不會縮減。

三姨家大表姐的婆婆病重從省城拉回來了。糖尿病,腳已經黑了,先是被拉到縣醫院,縣醫院表示來遲了,無能為力,讓轉到省城大醫院。大醫院給做了血管造影,說已經不具備手術條件,沒有截肢的必要了,讓回家,想吃點啥吃點啥吧。早期糖尿病本身是可控的,但是表姐的婆婆信仰天主教,她認為上帝會拯救她。即使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她也不吃藥,正常吃飯吃水果,甚至還喜歡喝糖水。

諸如此類有“虔誠信仰”的人很多,他們信仰上帝,不相信科學。感冒發燒能扛過去,但是大病拖下去就可能失去生命。他們不以為然,次次禮拜,相互祝禱,認為生病就是上帝在懲罰自己,只要自己足夠虔誠,上帝就會饒恕自己。

當然,也有人信仰其他宗教,眼見得燒香拜佛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印象中的大年初一,大家都早起去各家各戶給老人拜年,給老人端餃子、送夾肉饅頭。而今,人們會在大年三十晚上到各長輩家送上一包糕點,早飯后成群結隊的人都去新建的一個簡易寺廟(兩間簡易房,里面請了兩尊菩薩,據說一個是白玉奶奶)燒香,當然,也有去遠處大廟里面燒香的。

初一那天碰到一個嫂子燒香回來,說自己燒的香莫名其妙的斷了,她需要再重新燒一株,但是錢沒帶夠,要回家去取。看著她凝重的神情,望著她遠去的背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為她曾經也是一名人民教師。好多鄰居自己家也請了神,初一的高香在各家一株一株豎了起來,有的在祭拜財神,有的在祭拜觀音菩薩,有的在祭拜毛澤東……

初一的下午,街上的人顯得極少,一打聽才知道,不少人去村東頭的代銷點打牌去了。先進的麻將機在村里的代銷點里呼啦啦的歌唱,來來往往的人們絡繹不絕。當然,結局必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我的腦海中,打牌賭博都是男人才干的事。事實證明,我的思想太落后了,二三十歲的小媳婦、三四十歲的大嫂子、四五十歲的大嬸子,個個打扮的光鮮亮麗,賭桌上盡顯氣場。有人打牌,有人看,也有人閑聊。聊誰家的孩子多大了依然沒有找到媳婦;誰家兒子在外面發達了,一年能掙好幾百萬;誰家的閨女跟婆婆打架;誰家花錢娶了個越南媳婦,在村里呆了幾天,逃跑了;誰家的媳婦不孝順,為難老人了;誰家的兒子好多年沒有回來,在外面被老女人包養了……

過了初一,大家開始走親訪友。大姑家的表哥來我家走親戚。交談著各種不如意,兩口子在外打工一年也沒有掙到錢,還要供房貸,養孩子,操心老人。兩個孩子一直在家里跟著奶奶上學,現在鄉下的教育如脫韁的野馬,自由馳騁。班里沒有幾個人,能干的有關系的老師也都想辦法調到縣里去了,剩下的就是那些向往自由的老教師和留守在家里很難管住的學生。無奈,表哥只能花大價錢送兩個孩子去了城里的私立學校。大兒子大概十四歲,在城里讀了一年,不愿意讀了,打死也不去的那種。年紀小,進廠打工人家不收,單獨放在家里容易出問題。

因為村里很多不讀書的大一點孩子很快就能變成二流子。他們聚在一起,上網、抽煙、喝酒、打群架,有的還干起了違法勾當。我認識的一個孩子,竟然在網上參與倒賣槍支。當大家問及這樣的半大小子,該如何安置,所有人都沉默了。不愿意上學,奶奶管不了,父母需要掙錢,這層沉默無人可以破冰。

過了初八,街上幾乎沒有什么人了,剩下就是老人和孩子。這是一個貧瘠的村落,在省交界的市交界的縣交界的鄉鎮交界處,由于偏僻,沒有馬路主干道經過,所以,一般領導考察或者暗訪都到不了這里。這里人們的經濟來源就是外出打工,其次就是種地。因為交通不便,很少有人種經濟作物。

過年了,年輕人回來看看孩子,見見老人,年過了,各奔西東,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分別時父母不舍的眼神,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都無法讓年輕的父母在村里駐足,因為窮,只能背井離鄉。一年又一年,在這個早已脫貧的村莊里,一切在都在有條不紊的運轉著。

而我,在故鄉面前只能渺小到羞愧。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博士后,鄭州輕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视频电影免费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激情视频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Ⅴ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