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型城鎮化,一直以來是總理最為關切的重點工作。在就任總理之初的記者招待會上,李克強曾明確表示,我們強調的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他進一步強調,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城鎮化難點問題。1月22日,進一步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又被擺上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討論桌。(1月25日中國政府網)
面對經濟形勢下行的巨大壓力,各級執政、決策者當如何尋求突破口?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從何而來?李克強總理給出了明確答案,為各級執政者指明了方向、路徑,也點燃了處于經濟發展瓶頸中的創業者們的希望,激發了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增強了全社會繼續拼搏迎戰全面小康的信心。
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大勢所趨。眾所周知,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極大,國內外經濟環境形勢不容樂觀,雖然目前國內經濟有所回升,但如過去持續30多年的高度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當然這也國家達觀調控的結果,由過去重“速度”轉變為現在重“質量”。中國經濟機制體制迎來最為深刻的變革,全面升級轉型正在堅定而痛苦的推進中。那些不能適應經濟新常態成功轉型的企業,無疑將要面臨發展上的瓶頸甚至破產。不管是對于執政者還是企業來說,這樣的“陣痛”從長期來看是短暫的、值得的、偉大的、必要的。但實現的情況是,經濟轉型升級比想象的要艱難得多,但經濟又絕不能“硬著陸”,如何確保經濟發展保持健康、穩定、高質?亟需強大的持久的引擎。無疑,新型城鎮化是最英明正確也是必然的選擇。眾所周知,中國13億人口中仍有一半屬于農業人口,生活在遠離城市的村社,推進新型城鎮化對于把數億人口引入城市,所產生強大內需產生的經濟效應必然是呈幾何倍數爆發式持久增長的。
推進新型城鎮化尤需“以人為本”。這需扭住重點問題,兼顧一般問題,在推進新型城鎮化中落實居住證制度、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對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的依法自愿有償退出機制、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挖掘拉動投資、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巨大潛力。城鎮化的關鍵就是市民化,就意味著不只是將數以億計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關鍵是需均等化的公共福利服務和配套設施,滿足城鎮化群眾的物質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正如李克強總理指出的,深化改革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不但能刺激內需,也是一項偉大的民生工程,當緊緊抓住農民工融入城鎮、城鄉、區域協調統籌發展、全面脫貧攻堅等關鍵,做好頂層設計,完善制度配套,協調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各種利益關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