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過年:農耕文明的狂歡與夢想

[ 作者:李冬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12 錄入:12 ]

春節的厚生意味

中國人過春節,據說是從4000多年前虞舜時代開始的。

春,定格在一個日出的早晨,虞舜辛勤耕稼的歷山,早已炊煙縷縷,驅散了春寒裹著的睡意在晨曦中隱退,村民們肩著鋤,牽著牛,緩步東向。身后,雞鳴犬吠,搗衣滌涮,一派暖意,為出耕的男人留下晚歸的期待,支撐了一片生的苦樂滋味。

今天,這里要舉行虞舜繼天子位的第一件事兒,他要率全村人祭天拜地,祈求萬物生長,人有口糧。據說這是個萬物生長的季節,而這一天是這個季節的第一天。從此,人們便把這一天當作一年的歲首。

其實,歲首不僅是因虞舜這一天的祭拜,而是自然的安排,是勤于耕稼的舜觀察到了萬物蘇醒的生機,發現了人順應天地而生存的秘密。這個偉大的發現讓他意識到,要以莊嚴神圣的儀式祭天拜地,告誡村民們,農耕漁獵的季節到了,新一年的勞作開始了。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人們用過節的方式來迎接這一天,所以叫“春節”。

春節的叫法,起初并不一致。先秦以前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兩漢時,叫“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稱“元辰”、“元日”、“元首”、“歲朝”;到了唐宋元明,相沿稱“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清代,叫“元旦”或“元日”;民國時期,改農歷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雖然順應世界潮流,但春節這一節日仍然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

其實,古時春節曾經指節氣中的立春,也是一年的開始。漢武帝以前,歲首的日子也不固定,但在冬春交替的時節是古來共識,漢武帝時《太初歷》完成,正式規定孟春正月初一為一年歲首,冬去春來了,一元初始,萬象更新。

《說文解字》釋“元”為“頭”、為“始”,這一天是一年之頭一天,春季之頭一天,正月之頭一天,大好的“三元”日;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也是大好的“三朝”日。在好日子里,自然將給予怎樣的態度呢?發白凍僵的天地,從此開始解凍,開始綠意萌萌。而人又以怎樣的心情身處這年、月、日之始的一天呢?當然是過節般的狂歡。

農歷是農耕文明靠天吃飯總結出來的節氣,是農人在自然變化的恩賜中總結出來的農耕智慧,是以自然法則為農耕立憲,是天人合一的完美表達,“萬年歷”僅用四句,便為自然立法。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簡潔如楊柳沐春風,若臘梅傲冬雪;如朗月照秋水,若樹下飲長夏。使農耕進入了文明時代。

農歷是迄今為止最適合農耕自治的“憲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更替在民生的希望中轉換,沉潛著對古意溫暖的眷戀。這一具有審美品位的農耕自治文明,產生的政治管理也帶有美學風格,那風格特征便是關注民生的厚生意識。自然界的厚生起于春節,人文的厚生便有春天的味道,這大概就是虞舜祭天拜地的深意吧。

春節是春天的第一天,農耕文明過節,一定與節氣相關。這一天萬物復蘇,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節。用人類的倫理以及靠天吃飯的農作方式來看,這是個仁厚的季節,厚生是人類的第一需要,因此,祭天拜地的儀式,是昭誥天下:播種,采集,漁獵的季節,即將開始了。

古人從這一天開始,感覺春風柔軟,觸摸大地回暖,觀察春天的顏色漸漸舒展。春天是什么顏色?是厚生的綠色,這才是“青春”的原始意義。

青春是什么?是春天里的青色;春天在哪里?在東方。古人說的青春與今人不同:春位東方,其色青。青春,是受謝。冬謝去,而青春受之。一謝一受,如友人揖別,春節是冬季和春季的分水嶺。就在正月初一這一天,時間,被倫理化了,兩個季節告別了。冬位西方,青春,也是東方受謝于西方。春色青,冬色白,青春,從“雨雪霏霏”的冬天,受謝了“楊柳依依”。時令,從青春開始,陽和之氣遠出,萬物熙熙而啟蒙之。晉張載安有“石榴賦”:“有若榴之奇樹,肇結根于西海,仰青春以啟萌晞,朱夏以發采。”萬物生長,都靠青春“啟萌”,以青春作為生之引物。于是,醒春的日子,生命呼喚生命,生命喚醒生命,萬物復蘇,青色漫染大地,傳遞生的消息。

古漢語中,“萌”與“蒙”通用,“啟萌”也稱啟蒙。受春天啟蒙之物,蠢蠢而動。何謂“蠢”呢?《禮記·鄉飲酒義》說:“東方者春,春之為言,蠢也。產萬物者,圣也。”“蠢”,并非后來所謂愚,而是生命蠕動,萬物蘇醒之聲,是春之聲。

蠢動,就是生的啟蒙,青春啟蒙而生機動,蠢還與圣相通,繁體字“聖”為特大其耳,圣人能聽到萬物蘇醒之蠢聲,所以,厚生才是為圣的前提。曹植有首“迷迭香”賦,真是詩人之感懷,所謂“播西都之麗草兮,應青春而發暉。”

從青春啟蒙到“發暉”青春,春節之后,萬物洋溢青春氣息,不僅“石澗泠泠流碧水,桃花片片泛青春”,還有“青春鸚鵡,楊柳樓臺”。花草蟲鳥如此,人呢?南朝梁元帝口占《春日》詩一首,人在此日必得躊躇滿志,所謂“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杜甫有詩:“青春猶無私,白日亦偏照。”青春啟蒙萬物無私,白日照耀人世亦無私,因此,被青春啟蒙的人,“發暉”青春,也要無私。白居易詩:“朝廷有道青春好,門館無私白日閑。”“有道”,就是生,青春使物生生,人來“發暉”,而有民生。以“有道”對“無私”,“青春好”對“白日閑”,如此雍容,而具厚生之大美焉。

青春至焉,時雨降焉,始于耕田,終于飯碗,這就是為民生,也是春節的意義。“青春終日雨”,年成是自然的詩,更是民生的詩,詩人“最憐滋隴麥”。為了心中那個好年成,青春之于民生,是如此簡樸,民以食為天,是農業文明最近的政治目標。從虞舜祭天拜地起,對政治就有了這種暗示。而把天道引入政治,使政治有了形而上學意義的青春氣息,是從孔子開始的。青春是天道,以生生啟蒙萬物,當其擬人化時,便使人生和政治都有了青春期。

青春期的政治,是具有美學風格的厚生,人民在仁之河里暢泳,在義之風中歡歌。孔子告訴我們,青春已經來了,天道還會遠嗎?他遙望天道,向我們啟示了一個厚生的政治文化境界。《后漢書·楊震傳》有段記載說:“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燋心。”民本主義是這一具有美學風格的厚生政治文化的最高境界了。

那境界,后來被康德一語道出,是“頭頂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在中國人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不是實體。孔子想要這一境界,提示理想,引導政治,可他,還有他一代代門人弟子,從未能找到制度的孵化器,境界雖然很高,卻沒能轉化為厚生的歷史實體——制度建設。

除了有厚生意味的民本主義外,只有民間在春節的日子里,歷千年而不變,還記得厚生才是春節的原教旨,沿襲下來的傳統,無不以吃為主要的慶祝儀式。

過年的禾熟味兒

春節是農歷新年,又稱“過年”,是漢字文化圈以及文化中國里的年。過年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從臘月到正月十五新年結束,充滿了禾熟味兒的過年氣氛。

“年”字,最初的含意來自農耕,對過“年”的文化價值認同,恐怕就是取決于這濃香的禾熟味兒。《爾雅》疏云: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所以“年”就成了“歲”名。

“年”字,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字形為上“禾”下“人”的象形字、金文、小篆到異體字“秊”。禾,指谷物成熟;人,指肩抗谷禾。《說文》解釋“年”為“秊”,是一人負谷。《詩·周頌·豐年》有一句:豐年多黍多秊;《春秋傳》解釋“大有秊”,年者,取禾一熟也。意為五谷豐收為“大有年”。《谷梁傳》也這么說:五谷皆熟為有年;五谷大熟為大有年。《左傳·桓公二年》有疏:“年訓為稔。”年與稔同義。后引申年成,年成好壞,以谷物豐收與否為判斷。

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于是年又是一個時間概念。《爾雅》有記載,上三代唐堯虞舜時稱一年為一載,是四時終始之意。夏朝稱一年為歲,歲是木星,十二個月行一次,出自夏歷夏小正。商代稱一年為祀,讓人聯想“率民以祀神”的國家盛典。到了西周便稱“年”了。這便是《爾雅》注里所說的,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古人謂谷子一熟為一“年”,西周人過年,慶祝豐收的活動,主要是祭天祈年祈豐收。

西周是中國文化走向民本主義的開端,他們把民提到了神的地位,所謂“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于是,他們的政治就要看民的臉色,是面黃肌瘦還是豐懿紅潤,“民以食為天”,是他們政治的最高目標。堯舜時期的過年還未成規模,殷商過年活動主要是祭神、祭祖,西周的過年,在民本主義的觀照下,開始了具有禾熟香味的農耕慶祝活動。“年”的原教旨凸顯出來,所以到了西周稱“年”。《周禮·春官》記載了年歲序事的安排。周人很重視“年”的意義,其民生政策也是在此基礎上的升華,依然是厚生理想的延伸。《釋名》解釋“年”為“進”,進是向前的意思,人吃五谷雜糧,跟著“年”走,吃一年飯,長一歲,所以年又引申為年齡的意思了,年夜飯一吃,在欣喜的期待中又長了一歲了。“年”是農耕文明肩起來的第一個希望和夢想,有了禾,這一年,人們就可以“鼓腹而游”。過年就是對希望和夢想的狂歡,在狂歡中一步步貼近厚生的理想,這理想是所有生命的基本底線。所以,傳統過年的狂歡,其實都是圍繞“禾熟味兒”的延展,在享受各種禾熟的飲食中不斷附加文化值。

有一首過年的民謠吟唱道:“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餃子;大初一,作揖兒。”這還是正月初一前的過年序曲,幾乎每日以食為主,享受著一年勞作的“禾熟”年味兒。其實,過年,是個反復享受禾熟香味的過程,這個過程從吃臘八粥就開始了。臘,是一種祭禮,夏稱“清祀”,商稱“嘉平”,周時改稱“臘”。“臘”是從“獵”字演變而來的,所以“臘”“獵”相通。歲終之際,農作物已收曬肩禾完畢,人們終于農閑了,便到野外打禽獵獸,用來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叫“臘祭”。南北朝時,臘祭節共識為農歷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后,人們就開始備置大量的吃貨,準備過年了。

最有說服力的是“過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稱“小年”,是家家祭灶的日子。祭灶,灶就要有神位。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尊之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據說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飲食,吃喝是維持生命最基本的需求,灶王爺當然是司命的保護神了。

除了年夜飯,正月初一以后,許多地方還保留了為谷子過生日的習俗,正月初三這一天祝祭祈年,以禁食為米飯慶生。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初八,祈求天氣晴朗,陽光燦爛,這一年就是豐年,反之歉年。

過年,是人以飲食的形式與禾熟的聯歡。

過年的泛神習俗

雖然信仰追求唯一,但唯一性是人類信仰達到了宗教階段的產物,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行為準則。在人類信仰出于由迷信到習俗的階段時,因假設萬物有靈,也就完全有可能建立一種生活信仰。因為這個階段的信仰必須是建筑在生活基礎上的,是和神的交易關系,這種生活信仰一般多具有功利性的交換意義。

中國人“過年”的熱情,正是基于這樣一種生活信仰。一方面對天地、灶王神以及與禾熟有關的一切神深懷感恩,一方面向它們祈求五谷豐登。虔誠之于回報的強烈功利訴求,使得“過年”在百姓日用中,確實有一種信仰的擔待。

過年,是個盛大宴飲與神同歡樂的過程,從臘月初八的臘祭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臘月二十三、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這段時間殺豬宰羊的食宴盛典基本都有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等祭神的活動,當然祭神要有說辭,祭神的目的,索要的回報是不菲的,對中國人來說,福報多多益善。

諸如,二十三過小年的祭灶儀式,主要是“辭灶”,這個儀式是否圓滿,關涉到過年關是否順利。這一天要送灶君上天,祭灶君之時,擺齊供品,焚香祭拜;第一次進酒,要向灶君誠心禱告;第二次進酒、第三次進酒之后,將舊有的灶君像撕下,連同甲馬及財帛一起焚燒,代表送灶君上天。灶君上天的目的,是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祭品絕對不能馬虎,儀式更要莊嚴認真。在之后的日子中,一家人在許多禁忌中等待著除夕夜,灶君帶回神諭,聽憑吉兇禍福。生活的命運就這樣在快樂中賭給了神。

看看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貼的春聯,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每一貼的背后,都是一個神的故事。所以過年春聯多多益善,而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諸如感謝天地賜禾之恩的聯語:“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求土地爺爺的聯語:“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謝財神的聯語“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貼在井沿上的神聯語:“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除了貼神聯祈福,各路神仙,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也與人們一同過年,備享人間香火。人們借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人們的生活希望恐怕都寄托在他們身上了。

從虞舜算起,中國人過了四千“年”了。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布廢除舊歷改用公歷,用民國紀年。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叫新年,不稱元旦了。但過年是民間的生活信仰,誰都無法撥動這塊“奶酪”,人們仍沿用傳統農歷過自己的年。1913年(民國二年),大總統袁世凱批準以正月初一為春節,1914年開始施行,自此,夏歷歲首便一直稱“春節”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觀察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2021亚洲天堂在线 | 亚洲gv不卡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 亚洲日韩AV不卡在线播放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