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李良平:記住鄉愁

[ 作者:李良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12 錄入:12 ]

一·家門前的那口水塘

人上了年紀,總愛回想往事,一閉上眼睛就想起家門前的那口水塘。水塘呈一字形,它從老街后面和西邊嶺上的菜園中間穿過,涓涓流水帶著鄉情走進團湖。水塘面積很大,它南處丁家直頭,北到張家祠堂,老人講,源頭在洪水港。

在我的記憶里,水塘周圍長滿了小蘆葦,密密匝匝,春上翠綠清香,秋天花絮飛揚。水塘的西北角聳立一棵柳樹,枝丫很密,葉子很綢,樹冠象一把大傘撐著天。不知是什么時候,也不知是什么人,在樹蔭下用四、五根柳木條搭的水跳架在塘上,水跳旁有二塊長條麻石鋪就的石臺。早晚這里很熱鬧,大媽、大嫂、大姑來這里洗衣、洗菜……這里人多,東家長,西家短的一些故事,慢慢從這里傳開……

春天,水塘里生機勃勃:三月,春雷滾過,小荷伸出嫩嫩尖尖角,蜻蜓在小尖角上盤旋起落;五月,苞子綻開一片片新葉,似一個個玉盤托在水上,那是青蛙的舞臺,時不時有幾只小青蛙跳上去,高歌引吭,“呱呱”地唱著千年來祖輩流傳的古老歌謠……唱累了,它們又一個個跳入水中,打出了一個個漂亮又精彩的水圈,水圈放出一圈圈振動的波紋,緩緩地向前跳躍……七月流火,小荷燃燒著青春激情。老同學艷珍有一篇散文《荷的神韻》中,云:淡淡紅韻,仿佛是姑娘灑落的胭脂。她“香遠益清,亭亭凈植”,佇立塘中,不與花艷,不與世爭……曼妙的身姿,飄逸的舞裙,純情動人。

秋日,水清澈怡人,水風偶爾蕩起水面,層層波紋閃著金光。我坐在水跳上晨讀,魚兒在太陽的愛撫下,盡情嬉戲。不時有小魚小蝦躍出水面,翻個身又落入水中。有時我也把腳伸到水中,魚兒圍著腳轉來轉去,不停地用小嘴愛撫……

攢眉幾度,歲月無聲。

我心中的《荷塘月色》,早已被生活拉圾填滿,污濁不堪的死水,時不時地散發著陣陣臭氣……

四十多年過去了,一棟漂亮的幼兒園在水塘遺址上拔地而起。和煦的春風,哺育春日剛破土的嫩苗,舒實的環境,溫暖了孩子們的心靈……

退休賦閑,日日得寬余。每當我從幼兒園旁經過,便會想起水塘里的荷花、蜻蜓、小魚、青蛙……

二又聞知了聲

清晨,星星漸漸失去,天空明亮起來。忽然,窗外幾聲悠長,幾聲短促的“知了”聲,以不同聲調,不同樂章,共鳴著,交織著……如同天籟之音。

古人云:“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前些年,有的人不尊重自然,恣意的砍伐樹木,“知了”越來越少,它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久違的“知了”聲,今又在我耳邊響起,這首千年不變的老歌,讓人是那么的親切……

大凡男孩子都喜歡“知了”,上樹捉“知了”是天真的童趣,捉“知了”我們一般是三五玩伴結伴而行。捉“知了”的辦法很簡單,找根鐵絲拗成一個小圓圈,綁在一根長竹竿的頂端,把蜘蛛網黏在鐵絲圈中。根據“知了”叫聲的方位,鎖定“目標”,悄悄地伸出竹竿。捉來的“知了”放到一個小粗布袋里,提著它走一路歌聲,我們稱它為“音樂袋”。

孩提時,我是在外婆家長大。外婆門前有一株大柳樹,夏日中午,潛伏在枝葉之間的“知了”,不約而同地拉開嗓門,一聲長、一聲短,叫著夏天。有一年晚上室外乘涼,我在竹床上翻來覆去,外婆搖著笆葉扇教我猜謎語,說:“不知時辰遲早,光喊遲了、遲了”。這條迷語,讓我記住了“知了”,也認識了“知了”。

“知了”聲聲,叫醒了我的童年,喚我回到了小學四年級。與我同桌的一位女同學,她叫秀秀。有一次她當值日生向老師告我的狀,說我上課看小人書。書被當場沒收,放學時還罰我掃教室,這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懷。

不久,我捕捉了兩只“知了”,有一天,將二只“知了”偷偷放入她書包,上課時她打開書包,“知了”撲愣愣地飛出來,象二架轟炸機圍著教室狂轟亂炸……放學后,她也受到了掃教室的處罰。

前年荷花節,幾位老同學相聚團湖,往事回首,我不好意思地向她提起這件事。她嫣然一笑,說;“我早就知道是你報復”。

“知了”聲聲,叫著夏天,叫著我的童年。

三又是一年桂花香

廣興洲水委會大院里有一株八月桂。

六年前,單位舊房改造,舉家借住在水委會職工宿舍。當時,正是桂花韶光時,一樹桂花“獨占三秋壓眾芳”。

安好家的第二天,我端一杯清茶來到樹下;桂花正開得熱熱鬧鬧,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一簇簇,一團團,或藏在綠葉下,或躲在枝椏上,她時而清芬襲人,時而濃香遠逸……

花的誘惑,香的勾引,我的頭情不自禁地碰到了樹干上,剎時,細小的桂花落得我滿身滿臉,也飄飄悠悠撒落在茶杯里……我用鼻子貪婪地直嗅,茶香、桂香直透到心田。

去年八月,慧從南方回來了。閑談中,說她十多年在外地很是想念家鄉的“桂花雨”。一夜秋風吹過,第二天,我便約她去水委會看桂花。踏著秋陽,帶著遠方赤子的鄉思一片,我倆走在四支渠路上,老遠就聞到一縷縷濃郁的桂花香撲面而來……

剛走進大院,一陣江風斜斜送來,桂花如細雨簌簌飄落。慧高興得象小孩似的喊:“下桂花雨啦!下桂花雨啦!”便一頭鉆進“花雨中”。于是,她的發間、眉際、鼻尖、衣襟全是金黃的花雨了……

桂花飄落在秋風里,帶著鄉愁的桂花雨,也飄落在我的思緒里。

四記憶沙灘

久雨初晴,寒風襲人。

應岳陽日報特稿部記者聶琳等人之邀,我們來到了沿江村長江岸邊看沙灘,昔日古樸風韻的江南渡口,溫馨的沙灘已經不見了,呈現在眼前的是連接湘鄂兩省的汽渡碼頭。

聽渡口船工講,長江,自三峽大埧對水量的調劑,兩岸的護坡,江水變清了。而今沙灘不在,我站在長江干堤上,凝視著車水馬龍的江南汽渡碼頭,那一縷縷濃郁的鄉愁縈繞心頭。曾經的沙灘,在我的記憶中;面積很大,很長,彎彎曲曲,象一條起伏的巨龍,蜿蜒盤桓在18多公里的長江岸邊。走在松軟的沙灘上,厚岸低云,頓感心胸開闊,精神爽朗,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沙灘是老街上的人們親近大自然休閑的地方,這里有我們童年太多的歡樂。走進沙灘,放飛心靈,與大自然擁抱,上至耄耄老人,下至稚童學子,無不歡呼雀躍。兒時的小伙伴,鞋子一扔,赤著腳,堆沙山、打水漂、打沙仗……

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詩曰;“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沙灘上放風箏,是兒時放飛心情最美好的時光。陽春三月,桃紅柳綠,風力勻暢,一人牽著線,一人舉著風箏,隨前跟后的小伙伴喊一聲“起飛”,風箏借助著微風,扶搖直上籃天……

沙灘上放風箏的人很多,有的大人帶著小孩,也有放假的學生和放牛的牧童……瞬間,瓦藍瓦藍的天空上;小燕子、小蝴蝶、小蜻蜓、小蜜蜂等風箏,飄舞飛揚,色彩絢麗……互不相讓地在天空中比著高低。安裝有響笛的風箏,在空中發出古箏似的聲音,令人心曠神怡。

中午,我們收回風箏。有的在沙灘挖灶臺,有的到河岸樹林撿柴……撿來的柴草放在灶臺里,然后把紅薯擺到柴草上,引燃柴草,一股股黑煙裊裊升起。不一會,那散至四處的紅薯香氣,便勾得讒蟲蠕動。我們都顧不得燙手,迫不及待地從灰堆里扒出紅薯,三下五除二地剝開烤焦的外皮,那黃澄澄、香噴噴、甜絲絲的紅薯肉就呈現在我們面前。燙嘴燙舌的薯肉,吃得我們丑態百出,臉上弄黑了、嘴上滿是灰、手上盡是沙……一個個成了花臉貓,相互一看都哈哈大笑,銀鈴般的笑聲久久在空中回蕩……

……

一聲長長的汽笛,打斷了我的思緒,江北的汽渡輪船緩緩地靠岸了,江水拍打著江岸,掀起朵朵水花。一朵水花,是一段時光的流逝;一朵水花,是一個故事的老去;一朵水花,是一縷忘不了的鄉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樂享云之天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香蕉一本大道在线 | 色老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网站 |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 | 午夜福利视频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