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乃至青少年時代的窘迫生活的確會造成消費觀念的差異,但是,所謂由儉入奢易,只要有現(xiàn)金流總是容易學的。一個年收入40萬、50的鳳凰男,總比年收入10萬的人,更容易學會“不節(jié)儉”與品位。
上海女青年跟隨男朋友返鄉(xiāng),忍受不了簡陋的餐具與飯菜,連夜“逃離”分手的故事,引發(fā)春節(jié)期間白熱化的討論。雖然事情很可能是虛構(gòu)出來的炒作,不過,炒作之所以有效,卻是因為它深刻地擊中了社會的痛點。
不過,討論雖然熱烈,但似乎還應該說得更直白、更透一些。
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貧富差異加大,公共福利保障尚不充分與公平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看重婚姻中的物質(zhì)條件,并不為過,甚至理所當然,做道德批判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撇開政治正確,僅僅從功利角度,對于城市女而言,鳳凰男真的是一個不可觸碰的選擇嗎?
首先需要點破的是,幾乎所有支持女青年,乃至貶低鳳凰男的觀點中,都潛在地虛構(gòu)了一個前提,即存在一個在條件上全面壓倒鳳凰男的“備胎”。遺憾而殘酷的是,對很多城市女青年來說,這個具有壓倒性優(yōu)勢的選項并不存在,甚至,從不存在。
這是因為,當所有人都在試圖找到一個“條件”更好的人的時候,這種挑選必然是對等的,挑選同時也被挑選,一分錢一分貨,一分顏一分財。所以,最終,那些機關(guān)算盡的精明選擇之間,并不會有壓倒性的差異,無非是在同等檔次,但具有不同優(yōu)缺點的普通男生之間選擇。這就意味著,具體到一個女生的選擇范圍中的鳳凰男,有著自己的缺點,但同時,也必然有自己的優(yōu)勢。
鳳凰男的缺點,在很多人看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價值觀差異太大,貧窮刻畫在骨子里,很難改變,婚后無法相處。
說到價值觀,在有些方面,中國的城市平民與中國的農(nóng)民,并無太大差異。比如,城市人的“朋友圈要多傳播正能量”與農(nóng)民的“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都是同樣的舊酒,不過一個新瓶一個舊瓶。甚至,城市居民作為既得利益者所持有的“在中國有些人就應該天然受窮,就應該天然的沒有遷徙自由”觀念,反映出來的價值觀,更等而下之。所以,這里所謂的價值觀差異,不過是“用英國瓷器喝茶”,“懂得優(yōu)雅的說吃7分熟的牛排”,這類日常消費、生活習慣的差異。說白了,不過是對鳳凰男原生家庭過去現(xiàn)金流狀況的一種更加冠冕堂皇的表達。
鳳凰男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房子。此次事情的女主角是上海姑娘,這讓人聯(lián)想到上海婚嫁市場上的一個特殊概念“知青子女”。所謂知青子女,是當年知識青年下鄉(xiāng),一家必須走一人,下鄉(xiāng)到安徽、江西,甚至遠至云南。這些青年有些在當?shù)卦布遥珔s始終惦念著上海,把子女送回上海成長,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叔叔嬸嬸帶大,這些孩子就被稱為知青子女。
知青子女和一般上海孩子并無差別,說上海話,在上海讀書,在弄堂長大,有上海戶口,甚至有上海“血統(tǒng)”。總之,即使有差異,但在品味與價值觀上總不會相差太遠。不過,他們在婚姻市場上,卻飽受歧視。原因很簡單,因為父母不在上海,無法分到上海的房子,而祖輩一代,也有一邊不是上海人,這又少了一份房產(chǎn),而在上海的祖輩的房子,早被留在上海的叔叔阿姨們視為自己的財產(chǎn)。
知青子女與上海普通青年的最大差別就是沒有房子,而這一點,恰好與鳳凰男一樣。對當下中國普通老百姓而言,最能帶來財富增值的是房產(chǎn)。如果不能從父母、祖輩那里繼承城市房產(chǎn),也未能在房價低的時候購入房產(chǎn),在財富積累上就會落后一步。所以,在房價越高的城市、房價越高的時代,鳳凰男的缺陷就越大。
不過,正如前面說了,并不存在壓倒性的選項,鳳凰男能進入選擇范圍,必然有自己的優(yōu)勢。一般而言,他們更聰明、更有進取心、有更強的毅力與情商,畢竟,他們經(jīng)歷過生活的考驗,依靠自身努力而達到今天的成就。更長遠的看,這些特質(zhì)對于成功的意義,不言而喻。如果更直白、更現(xiàn)實的說這些特質(zhì),那就是現(xiàn)金流。
現(xiàn)金流的作用很大。
品位與價值觀從來是錢滋養(yǎng)出來的,是“過往現(xiàn)金流的凝結(jié)”,而在將來,也離不開現(xiàn)金流的滋養(yǎng)。城市女青年今后的生活品味與價值觀,離不開現(xiàn)金流。在經(jīng)歷了80年代對文藝青年的迷戀之后,現(xiàn)在的中國城市女青年早已對所謂音樂青年、文藝青年嗤之以鼻,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所謂的文藝青年雖然有各種高尚、高貴、新潮、正確的價值觀與品位,但卻缺乏現(xiàn)金流。老狼的一曲《流浪歌手的情人》當年能引發(fā)女青年的美麗幻想,但如今,卻只能換來白眼。
現(xiàn)金流能掩蓋品位。有些人品味很差,衣服從來不換,即使換了,也換同樣一件,不過,他卻是扎克伯格;還有人農(nóng)民出身,發(fā)了財,回家鄉(xiāng)大肆炫耀,給村里老人發(fā)錢,一人兩萬,不過他卻是劉強東;還有女星,嫁了人,被公婆要求一個接一個的生,不過,嫁的卻是豪門。在這些場景中,沒人提什么品味、價值觀與骨子里的窮與落后。
現(xiàn)金流還能更好地保障家庭。從1994房改算起,房價經(jīng)歷了20多年的持續(xù)上漲。期間,雖然偶爾波折,但總體而言中國人沒有經(jīng)歷過經(jīng)濟危機,京滬永遠漲,似乎不但是一種口號,甚至是一種信念。不過,現(xiàn)在步入婚姻的青年,以后還有50年、60年的生活,期間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會不會有經(jīng)濟危機,會不會有戰(zhàn)爭,會不會房價大跌,誰也說不清楚。面對各種出現(xiàn)的局面,人的技能、毅力、才智、情商,以及因之而來的現(xiàn)金流,對于一個家庭面對的各種情況,無疑比房子提供的保障更為堅實。
其實,在現(xiàn)金流面前,門戶、門第不堪一擊。《泰坦尼克號》里沒落的貴族窘迫到賣女兒,骨子里的高貴又哪里去了呢?中國門閥最盛的南北朝時代,皇帝長久不封官,貴族照樣沒落。雖然當下中國城鄉(xiāng)差別巨大,但遠遠未到貴族與平民程度,而進入選擇范圍內(nèi)的鳳凰男的差距更小,從這個角度,王謝堂前之燕尚會飛入尋常百姓之家,中國當下的一般城市平民哪里又有資格談什么門第與門戶呢?
當然,毋庸諱言,鳳凰男還有一些非物質(zhì)條件方面的問題。鳳凰男回報家庭的意愿與必要性都更強一些,這往往使得他們被家庭束縛,與原生家庭關(guān)系太緊。這種巨嬰性人格的鳳凰男不是沒有,不過,這一點,城市男女也不例外,上海男女更加典型,所謂媽媽的寶寶。其原因,一則無非是溫室的花朵,二則是因為房子貴,無法經(jīng)濟獨立。相比鳳凰男被義務所縛,這種被父母意愿脅迫更加糟糕。
結(jié)婚本是兩個人的事情,只有當兩個人搞不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甚至由于缺乏感情基礎或獨立人格,新的小家庭,實際是兩個原生家庭的交集,而不是一個全新家庭的時候,婚姻才更多地變?yōu)閮蓚€家庭的事情。這個時候,父母的觀念自然而然地侵入到新家庭。所以,從邏輯順序上看,不是對方家庭帶來的問題,而是婚姻中的人就有問題,然后,導致對方原生家庭影響婚姻。不過,這一點,并不需要用簡單的歧視來規(guī)避。
歧視,正如我前面在《“歧視他人”有時是必需的》所說,有時候是有必要的。歧視可以用最低的成本降低所帶來的可能性傷害,但是,也會錯失很多機會。如果是招聘,基于成本的限制,不可能去詳細地了解一個人,錯失機會也沒有辦法,但戀愛與招聘不同,有很多時間可以了解。人與自己出生的家庭雖然是相關(guān)的,但是否與原生家庭聯(lián)系太緊,是否缺乏獨立人格,是否背負著超過義務的責任,卻不難在戀愛期間仔細考察,歧視,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即使設置前置性的篩選條件,身高、外貌、學歷、收入、工作單位對今后生活品質(zhì)的影響都遠高于原生家庭。所以,在婚姻上以標簽取人,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
(作者簡介:劉遠舉,騰訊·大家專欄作者,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經(jīng)濟之聲《財經(jīng)名人堂》特約評論員。)
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網(wǎng)轉(zhuǎn)自:騰訊·大家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