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突出農業現代化問題,這已經是連續五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以科技創新保障農業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近十余年來,我國在保障農業發展上取得突出成績,糧食產量自2004年實現“十二連增”,但以投入為驅動的粗放增長模式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包括水資源和耕地地力的嚴重透支、耕地侵占林地和濕地、化肥農藥過量使用帶來的農業面源污染等。我國的農業發展方式已經到了不得不轉、不得不調的關鍵轉折關口。2015年糧食豐產帶來的巨大庫存壓力既反映了農業供需的新矛盾和轉型的迫切性,同時也為我國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型提供了絕佳調整時間和空間。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其內涵就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支撐實現農業產能替換,從保數量規模向長期生產潛能增長、從“不健康產能”向“健康產能”轉變,逐步走上優質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2014年我國開始啟動農業休養生息試點,今年一號文件更進一步明確了以資源保護和生態休息為基礎的綠色農業發展方向,要求通過實施退耕還林、退耕還濕、退牧還草、地下水漏斗區和重金屬污染區綜合治理、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推動以生態成本為代價的“不健康產能”逐步退出。就我們的研究估算顯示,就這幾項農業生態治理行動的全面推進,將可能造成5721.37萬噸的糧食減產。而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隨著人口繼續增長、城鎮化快速推進以及食物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我國糧食需求還將繼續保持增長。估計我國的糧食需求峰值會在2030年到來,屆時預計將達到73431.6萬噸,與當前我國糧食產量最高值62143.5萬噸相比,還存在11288.1萬噸差距??梢钥闯?,我國未來保生態、保農業可持續生產能力和保糧食安全的壓力非常巨大,當前階段迫切需要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在有限資源上實現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雙重提升。
有研究顯示,我國小麥、玉米和水稻只分別實現了理論上最高產量的46%、33%和35%,通過新技術應用實現糧食進一步增產的潛力還非常巨大。但長期以來,我國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后,以分散小農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未能轉變,使農業綜合技術增產的效力難以發揮,缺乏技能和設施設備的小農戶增產單一地依賴于肥料的投入和品種的改良。這也是為什么我國在試驗田上的增產增效成績突出,而全面應用推廣上卻困難重重。新時期,我國農業產業的增產增效應以強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在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基礎上推進新技術、新品種綜合利用和實用性推廣。
第一,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穩定高產的永久良田。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基礎實施永久良田工程,有序推進優質耕地的集中連片整治,強化田間電力、水利、機耕道和運輸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建成一批與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相適應、旱澇保收、穩定高產的永久良田。通過農田整治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為農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生產奠定基礎,再進一步以智能灌溉設施的逐步應用,為未來水肥一體化精準施肥的推廣實現創造條件。
第二,加強綜合技術集成創新,建立支撐糧食高產高效生產的可行技術體系。以作物高產優質、養分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開展優良品種選育、農田養分高效管理、水分高效利用、作物高產栽培、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控、土壤地力提升、農機農藝相結合的保護性耕作等技術集成創新研究,構建適合不同區域的從品種選擇到全生育期、全過程的高產高效綜合集成技術的生產模式,熟化技術的集成與配套,為進一步提高糧食增產潛力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第三,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轉型,建立與現代技術相適應的新型經營模式。在著力培養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同時,探索通過聯耕聯種、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多種組織形式創新,建立健全專業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分散生產主體之下的規?;摵辖洜I,解決小農戶應用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困難與障礙,以規模效率、技術效率、組織效率共同推助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第四,創新農技推廣模式,以田間管理的強化促進增產增效。推動科技服務由“蜻蜓點水式下鄉”向“深度扎根農村”轉變,推廣“科技小院”的技術支持模式,以科技人員田間管理和水肥投入的過程輔導和典型示范為基礎,通過“干中學”增強新技術的采納接受程度。并在實踐反饋中,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現實問題因地制宜調整增產技術方案,增強技術的地區適用性。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中國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