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果到縣城、鄉鎮跑一跑,就會發現,農村電子商務不但早就為農民所熟悉,根本是已經成為創業的主要著力點之一。
大潮已至
近日半月談刊載《電商,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文中總結:幾年前,上網購物對于農民來說還是新鮮事。隨著電商服務體系逐步下沉至村屯,上網購物、上網銷售已經成為很多農民的習慣。電商成了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發展、拉動農民增收的金鑰匙,也成為農村青年返鄉創業的新亮點。
我們說,農村互聯網的普及較之城市,屬于一步到位,農村網絡用戶可能第一次接觸互聯網,就是基于4G的移動互聯網。
在這個基礎上,農村電商發展將是跨越式的,并且是雙向發展,即同時實現B2C和B2B。前者更多是工業品下鄉,后者則是農產品進城,一個花錢,一個是賺錢。
重慶秀山模式
重慶晨報近日報道《重慶秀山:打造農村電商O2O 把農產品賣到全國》。
文中介紹重慶秀山模式:武陵生活館分布在武陵山區域的100多個村,實行店長負責制。實際上,店長也是農業經紀人,他將農民手中的土特產品收上來,將工業產品賣下去。而對農民來講,能將手中的農產品賣出去就是精準脫貧。
文中指出,需要收雞蛋了,店長就會一個村一個村的收,農民將自家的雞蛋拿到村里的武陵生活館來,每收一個蛋,店長提兩毛錢。
我們說,工業品下鄉,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模式上都已經較為成熟,但是農產品進城,存在一個經營主體的問題,那么在秀山的案例中,店長同時也是農業經紀人,這就存在一個普及推廣上的可復制性的問題。
農民在家也能當老板
云南蒙自從今年開始,將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中國-蒙自電子商務產業園和電子商務服務中心。
紅河網記者獲悉,當地在農村廣泛推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鼓勵農民群眾發展電子商務進農村,讓農民在自己家里當老板做買賣,讓城鄉居民早日享受到網上買進賣出帶來的快樂與方便。
當地認為,農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在于能夠讓農業生產者準確、實時了解市場動態信息,了解市場需求狀況,為農業生產者降低農業生產風險,合理組織生產,以避免因產量和價格的巨大波動帶來的效益不穩定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這里,圍繞的是農民,而不是其他經營主體。實際上,農民對自身的農產品產出是最熟悉,也是最關注的,提高農民自身對移動互聯網的掌握,對推進農村電商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個基于APP的案例
林敏在武漢一家IT公司工作有4年多了,學軟件的她現在從事的也正是軟件開發工作。
林敏的家鄉湖北省仙桃市楊林尾鎮是一個農業大鎮、水產大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受到去年甘蔗行情低迷的影響,今年當地的甘蔗遭遇了滯銷,包括自己家里的甘蔗也都沒有賣出去,這讓林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想讓父母這一年的辛苦白費,一時卻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幫到他們。
剛過完年,她就開始行動起來了,開始在網上搜索各種關于農產品銷售的網站,后來找到了一個叫“一畝田”的手機APP,盡管對這個軟件也并不了解,但還是下載了一個。
最終,一個來自湖南的采購商覺得她的價格合適,就親自去當地看了貨,林敏讓自己的媽媽接待了這個客戶,最后這位客戶當時就采購了100噸的甘蔗。
一畝田分析師認為,技術創新比模式創新更體現農民的主觀能動性,當然可以在原有,更多是PC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模式創新,開辟農產品進城的新通路,但是移動互聯網環境下,農戶通過手機,就可以直接聯系客戶,完成農產品銷售。之后生產和市場可以更好地聯動起來,實現個人發家致富,宏觀上就是農村經濟的騰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一畝田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