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意見》的制定實施,對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機制,把好選人用人關,大力培養、大膽使用忠誠干凈擔當、謀改革促發展實績突出的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華社 8月29日)
由于干部選拔任用上的問題,及管理監督上的不足,“帶病提拔”歷來受到群眾的斥責。《意見》的出臺,對防止“帶病提拔”,樹立正確導向、強化把關責任,公道正派選人用人,努力實現干部工作的風清氣正,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在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的同時,如何讓《意見》從紙上落實到行動上,讓魚目不再混珠,還是一個“嚴”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選拔任用干部的目的,是為群眾服務,故選拔任用的干部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因此,如何從嚴把好干部的選拔任用關,培養選拔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篩選掉不好的干部,不斷提高干部選任科學性實效性,除了夯實領導責任鏈條,堅持依法依規辦事外,還需要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力量,織就全天候的監督天網,以遏制在選拔任用過程中的歪風邪氣,不正之風,確保選拔任用的高質量、高素質。
干部考察,最怕的是因人“定框框”。在考察干部實績、德操的時候,就要走出“框框”,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干部真實情況,干部才會自覺正風守紀,即進一步暢通監督渠道,如開通“問題”隨手拍、舉報一鍵通,及時受理查處,讓群眾監督更便捷、更有效;進一步擴大考查范圍,除本單位外,將擬任用干部的信息在網絡電視、社區廣場、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進行公示,以收集生活圈、社交圈、服務對象等“知情人”的反饋,最大范圍地強化社會監督;進一步加大獎勵力度,對舉報和曝光不正之風的群眾,以有獎舉報來挖掘群眾的監督熱情。
黨的事業要發展,就需要提拔出更多像焦裕祿、牛僧孺、楊善洲一樣的優秀干部。只有這樣的干部越多,黨的事業才能突飛猛進。防止“帶病提拔”,就必須開啟干部監督全天候探照燈,讓干部習慣在群眾的監督下工作和生活,干部才會自警、自律、自省,自覺抵制跑官要官、“帶病上崗”等不良風氣,推動“不敢”氛圍的形成,營造除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風。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政務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