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不是農業不賺錢,是你做農業的姿勢不對

[ 作者:我會種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26 錄入:實習編輯 ]

凡是對農業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每畝田的產量多達上萬斤,這個產量足以供應上千個家庭的日常需求。但因為信息不通暢的原因,產品在不同的地方很難及時調劑,所以農產品市場上經常會出現蔬菜瓜果在一個地方滯銷,在另一個地方價格卻很高的情況。面對這種境況,除了完善信息流和運輸條件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

在2008年前,山東章丘的芹菜每斤最多只能賣到2元,但是最近幾年,竟然可以賣到每斤90元,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原來,章丘一個村的蔬菜專業合作社,創新提出在銷售環節,將一顆芹菜分成四個等級。即最外面一層不做任何包裝,每斤只賣3元,第二層賣10元,這樣下來越靠近菜心,價格越高,最貴的就是中間的芹菜芽,賣90元一斤,而這一部分主要供應給各大高檔酒店、賓館和餐廳。這種創新模式的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樣銷售可以讓消費者僅從外觀上就能看出芹菜 “內外有別”,越靠近里層的芹菜越發綠,質量和口感就越好。 通過這樣按質量分級定價的策略,合作社對芹菜進行統一包裝,最貴的芹菜每天能賣掉五六百斤,而其他的也能賣到一萬斤左右,這樣算下來,芹菜的均價達到了20元每斤,這使得原本經常滯銷的芹菜轉眼間成為了當地百姓的搖錢樹 山東章丘合作社的這一創新模式,給農戶在生產和銷售環節都帶來了新的思路。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發展學院鄭風田教授就此講到“不同品種差別化當然很正常,不同品種國內外市場價格不一樣。如口糧,大米和小麥,這是國家主保的產品;像大豆,主要利用國際市場來解決。所以,大豆的市場和小麥玉米就不一樣。另外,同一個主糧有不同品種,也不一樣。小麥和大米,消費者對優質產品的需求量還是蠻大的。原來都是一個價,一刀切,一個作物只有一個價格,對優質農產品就很不利。一種農產品只有一個價,就等于吃大鍋飯了,優質農產品得不到優價,大家就不愿意去生產優質的品種。純粹追求產量,品質就不行。以后收購價要體現在不同價格上,實行差異化價格,體現它們的市場價值。”

在這一模式之下,憑借農戶本身的力量實在有限,規模化與標準化在實現上仍然有很多困難。但國內各大農業電商平臺的興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從源頭控制品質,分級定價,用戶在選擇上也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選擇,價格透明。帶著這樣的期待,看到越來越多的買家賣家愿意相信互聯網帶來的技術革新和市場開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產品可以真正實現品牌化生產,我們距離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也就不遠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我會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在线永久 | 亚洲欧美中日韩在线 | 午夜一区二区免费福利麻豆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 | 亚洲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