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是在城市就是在廣大農村經濟交流的現象十分頻繁,很多人由于手里的余錢多了,為了能錢再生錢,到處找親戚朋友熟人幫忙,把自己手里的余錢放貸出去,從而獲得較高的利息。有的缺錢用的人則更是想方設法地以高利吸引別人借錢,以滿足自己的一時之需。雖然說民間借款貸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發展,但又因為有時放貸人的利益達不到要求,甚至放出去的錢打水漂,這樣就會發生嚴重的經濟糾紛,有的借款人和貸款人之間還大動干戈反目成仇。所以,對普通農民來說,無論是借款還是放貸都是要十分謹慎的。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首先要清楚借款用途的合法性。有關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如果日常的民事行為違反了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不受法律保護。這就要求放貸人在將錢借給別人時,盡可能地要了解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如果知道借款人將錢款用于賭博、吸毒或其他非法的事情仍放貸,那一切后果則能自己負責。
二、要注意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在生活里常發生借款人不還錢,貸款人只好上法院打官司的事情。其實,如果借款人沒有還款能力,就是到法院打官司,也不一定能要回貸款。最后只能是吃力不討好。
三、借錢放貸的手續一定要完備。不管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借款放貸有個明顯的特點是雙方大多數是親戚朋友或是熟人。很多人顧及情面或嫌麻煩,有的連借條都不寫,也有點雖然還了款,卻不及時收回借條,由此留下糾紛隱患。
四、合同要寫的明明確確。借款人和放貸人至今一定要寫一份明確的合同,注明借貸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借款金額、借款的利息多大、借款的用途、還款的時間和方式等等。最好要有擔保人,并寫清楚擔保人的基本情況以及權利和義務。
五、借款到期要及時索要。借貸人之間不管是什么關系,一旦借款到了約定還款的時間,放貸人必須要跟借款人要錢,千萬不能礙于情面拖延時間催款。因為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的有效時限為兩年,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即使放貸人上訴到人民法院,他的權力也可能不受到法律保護。因此,放貸人在貸款期滿后,必須及時地向對方催款,對方不能還款的,應在訴訟時間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總而言之,普通老百姓要珍惜自己的血汗錢,不管是做什么樣的投資理財都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三思而后行,千萬不可盲目地進行,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
作者地址: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阜余宏豐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