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普及推廣,為傳統行業帶來無限機遇。貧困地區應搶抓這一時代先機,利用互聯網思維創新扶貧方式,推動“互聯網+”與扶貧開發跨界融合,探索“互聯網+精準扶貧”模式,為扶貧插上“飛翔的翅膀”,將互聯網思維轉化為加快發展、后發趕超、全面小康的不竭動力,不斷開辟扶貧新路子、提高扶貧精準度、開創扶貧新局面,確保讓“精準扶貧”成為中國經濟的下一個“風口”。
推動“互聯網+扶貧”發展,是促進扶貧工作程序化、規范化和法治化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將有大量財政資金投入。如何讓扶貧資金真正發到貧困人口和貧困家庭手中,減少和避免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和揮霍浪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加快建立扶貧信息平臺,對扶貧工作進行全程留痕,使扶貧工作“可記錄、可檢查、可追溯”,實現“人在干、云在算”。在扶貧工作中,扶貧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工作內容等都要記錄在案,便于上級領導隨時檢查扶貧工作開展情況。一旦在扶貧工作中出現問題,可追查責任人,實現精確問責。
在做互聯網加法的過程中,我們必將收獲乘法效應的驚喜。但必須認識到,推進“互聯網+精準扶貧”,也會遇到各種難以預計的困難,如政府資金整合管理機制不完善、扶貧開發大數據系統浩繁、社會扶貧對接渠道狹窄等。精準扶貧任務艱巨,需要我們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更大的膽略和氣勢,深入實施,大膽開拓,才能書寫“互聯網+精準扶貧”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中共綿陽安州區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