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和莊慶華,一個52歲,一個54歲。兩人1997年同年入黨,干的都是建設規劃等方面的工作,2009年9月同時出任山東省東營市城投公司副總經理,2012年9月又同時出任市城投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2016年,兩人先后被“雙開”,可謂在仕途上“共進退”。這一對“難兄難弟”,把國有企業當成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終走上了不歸路。“干政府的事,掙自己的錢”,這是郭凱在自己筆記本上寫下的“為官哲學”,也是他的真實寫照。(10月21日 人民網)
說到“為官哲學”,講得透徹的莫過于李宗吾的《厚黑學》,其間不乏為官執政的一些“經典”之談,其實所謂的“厚”與“黑”并非普通人那般的理解,認為就是臉皮厚、良心黑。從深層次來看,雖然有其消極的一面,但仔細解讀起來,還是覺得道理深刻,因為那畢竟是多年官場“經驗”的總結,很有代表性。然而,與共產黨人的“責任與擔當”相悖的“鋸箭法”和“補鍋法”,也就是叫當官的學會推諉,避開鋒芒罷了!而郭凱和莊慶華這兩位“難兄難弟”,卻踐行著“干政府的事,掙自己的錢”這樣的“為官哲學”,就有點比《厚黑學》所講的還要“厚”“黑”得多。
也許,相比那些腰纏萬貫的富翁,黨員干部從金錢上看是有些望塵莫及,然而,當舉起右手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此身的命運,將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連在了一起。“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既然入了“仕途”,特別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共產黨治下的“仕途”,就意味著和家財萬貫無緣,與高級享受無緣。“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的修身名言,給共產黨人繪就了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形象,與郭凱和莊慶華的“抬著頭硬干,低著頭胡作”恰恰相反。他們從骨子里就把“國有企業當成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隨自己的意愿斂財,哪里還有一點黨員干部的“公仆”形象?
“響鼓不用重錘”,按常理而言,近年來黨中央的反腐力度不可謂不大,反腐成效不可謂不高,“打虎”“拍蠅”毫不手軟,系列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豈是一個“重錘”了得!然而,在這樣的高壓態勢下,他們的“為官哲學”卻絲毫沒有受到觸動,反而愈演愈烈,專把眼光盯著那些“大項目”,并動用自己的家人“聯合作案”,莊慶華還把妻子美其名曰“錢匣子”,成為了他“干政府的事,掙自己的錢”的“收款機”。這樣的腐敗行為,實際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條”,怎樣讓人覺得是“干政府的事”,又怎樣在工作中悄悄地“掙自己的錢”,以什么方式來“收錢”,都是經過周密構思的。如此頑劣的“鼓”,再大的“重錘”恐怕也敲不響的。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私家“搖錢樹”的美夢,注定不會做得太久。別說接受“重錘”的敲打,就在組織調查的過程中,都還舍不得“響”一下,還千方百計漫天過海,用“啥都不是事”來為自己開脫、壯膽,并與朋友訂立“攻守同盟”。這本以為“萬無一失”的斂財棋局,卻怎么也逃不過這場沒有“休止符”的反腐戰斗。“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是那些落馬官員懺悔時的感情基調,聽起來是那樣的不接地氣,那樣的蒼白可笑。
身為黨員干部,不去考慮如何發展地方,讓老百姓實現致富的夢想,卻整日里構思怎樣讓“搖錢樹”枝繁葉茂,秉承著“干政府的事,掙自己的錢”這荒唐的為官之道,只能在背離群眾的路上越走越遠。那么,什么才是黨員干部的“為官之道”呢?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并為之而努力工作,一定就會“官運亨通”,一定就會受到人民群眾的擁戴!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