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過拔毛”,本指大雁飛過時也能拔下毛來,原形容武藝高超,后多喻人愛占便宜,見有好處就要趁機撈一把。一段時間以來,在一些基層干部看來,替人辦事就該收人好處,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這種“雁過拔毛”式腐敗絕對不容小覷。(人民日報)
在很多公益項目、民生項目中都存在“雁過拔毛”的現象。這種不良現象讓好政策落實大打折扣,讓惠民工程成為豆腐渣工程。杜絕“雁過拔毛”的現象能充分保證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能讓黨和國家的關懷正真傳遞到群眾身邊。
“雁過拔毛”就是項目資金通過層層劃撥而被不斷截留,因而造成巨大的資金留失。雖然每一個層面涉及的資金量都不大,但是因為涉及層面過多,累積起來就數量變大了。要杜絕“雁過拔毛”的現象,我們一方面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流程,規范資金流轉的渠道,盡量減少現金轉手過戶,讓資金直接到達項目實施人或政策受益人手中。
為杜絕“雁過拔毛”的現象,國家也出臺了一些好的辦法,比如農村現行的“一卡通”,就讓涉及農戶的補助直接發到農戶手中,有效杜絕了“雁過拔毛”的現象。但是,在執行“一卡通”措施后,還是因為監管不嚴,出現了冒領、造假、分成的情況出現。因此,這樣的好辦法值得我們多多運用,但是也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
“雁過拔毛”不是小問題,各方應該高度重視,因為資金截留而出現的問題讓我們已承受了慘痛的代價。我們應該通過制度的約束、通過有效的監督,保障項目資金一條腸子通到底,讓黨和國家的政策保質保量的執行。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豐谷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