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對于中國這一人口大國、經濟強國,保障糧食安全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以及保障。然而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農村涌入城市,農村已經出現了人口危機。有人戲稱“3個農民年齡加起來200歲”。事實也確實如此。這一現象也導致了我國大量良田荒廢,糧食產量一直在降低。這對于我們而言并不是一個好現象,依賴進口將會影響到國家安全。其實縱觀發達國家的城市化進程,這一現象是每個發展中國家走向發達國家必須經歷的陣痛,而基于大數據的精準農業不失為一劑良藥,下面我們為你分析下精準農業如何解決我國的農業危機。
青壯勞動力的流失本質原因是資源的有效配置
經濟學系亞當·斯密曾經將市場形容為一只看不見的手,這只看不見的手將會有效的配資資源。這只看不見的手就是價格。反映到現實中農村青壯勞動力的流失問題就是農民的收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提到:“個人在經濟生活中只考慮自己利益,受看不見的手驅使,即通過分工和市場的作用,可以達到國家富裕的目的。”很多青壯農民大量涌入城市工作就是為了提高收入,提高生活品質。事實上在農村種地和在城市打工的差別也就是那點錢。這也是中國城市化背后的市場邏輯。雖然農民為了那點錢而放棄種地,但事實上卻促進了我國人力資源的有效配資,為我國建設現代化工業強國提供了人力保障,也成為城市化的主力軍。事實上我國尚處于小農經濟階段,在人均一畝三分地的背景下,大量青年從事農業勞動確實付出與產出不匹配,因此青壯勞動力的流失本質上有效的配資了有限的人力資源。
農業規模化或將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現在留在農村的農民大多年齡在六七十歲,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日漸顯著,青壯勞動力將越來越成為各個城市搶奪的稀缺資源,青壯勞動力流向城市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原有的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不可能一直耕作下去。因此小農經濟在不久的未來可能很難生存。農業規模化或將為農村守住最后一點年輕人。因為只有規模化,才能有效提高單個農民的生產效率,才能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才會有年輕人愿意種地。
精準農業將替代傳統的精耕細作
傳統的精耕細作通過大量的人力以極低的效率實現較高的產量。粗放式的生產模式無法充分利用本意非常有限的土地資源,會照成產量低,無法滿足我國近十四億人口的生活需要。我們既需要精耕細作的土地資源利用率又需要粗放式生產的人力資源使用效率。因此具備集約化、精準化、智能化、數據化等工業特性的精準農業在當今人口城市化背景下應運而生,為我們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什么是精準農業呢?通俗來講就是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農牧業進行定位、定時、定量的生產。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下的農作物有針對性地采用最合理的耕種/生產方式,以提高產量、節約成本、降低風險。“大數據+精準農業”的實踐范圍無外乎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對農機行駛路線的精準控制;其次是對農具的精準控制;再次是面向農業組織的綜合管理方案。
大數據是精準農業的基礎
精準農業技術的背后則是大量的數據沉淀與數據之間的轉換運用。從全球來看除少數國家外,精準農業在全球尚未大規模部署,主要原因是其關鍵技術開發尚未在實用價值上產生突破,信息采集技術以及費用比較昂貴等原因,但目前國際上對精準農業技術的發展潛力及應用前景有了廣泛共識,將其作為發展農業高新技術應用的重要內容,稱其為可持續發展農業的重要途徑。
在中國,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2年前就開始建立農業云服務平臺。各地的農田數據,像溫濕度、作物參數、遙感影像,還有土肥工作站定期采集、化驗的土壤參數,農產品貿易價格……都源源不斷地經過網絡流入這個農業云服務平臺。這些數據再結合農業專家研究的各種專業模型和算法,就能為全國各地的農場提供全方位的精準農業決策服務。
數據本身無法創造見解,需要通過專業機構的分析和咨詢服務來幫助養殖戶洞悉數據,倘若信息機構借助第三方設備和物聯網提供方與多家這樣的養殖企業形成合作,將單戶的生產數據形成合作共享,提升數據質量的同時可以衍生出抵押貸款、信用貸款、融資租賃、養殖保險等金融和相關的產業服務。而且通過大量的數據堆砌,專業數據咨詢機構能設計出價格預測模型,行業供需平衡表,幫助養殖產業合理調控生產經營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說:“城鎮化不能單兵突擊,要做到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我們只有通過精準農業這一技術進一步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才能實現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解決農村人口流失下的糧食危機問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彭芊力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