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不少身家千萬的朋友,經常在世界各地旅游,但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想把荒山窮溝變成青山綠水,讓鄉親父老早點擺脫苦日子。”說這句話的,是曾白手起家身家千萬的創業者,現任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太石鎮三益村村委會主任龔志榮。(05-25重慶晨報)
一個曾白手起家身家千萬的創業者,為了家鄉鄉親的脫貧,在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和發展村級產業中,從一個身家千萬的富翁變成負債800萬元的“負翁”,深感脫貧攻堅的艱辛,思想為之“潑煩”(煩、壓力大)。當地黨委政府應用政策之力,為能人扶貧解壓助力,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脫貧攻堅之中。
“能人扶貧”需要政府關愛。很多地方認為招商工作很難,但對一些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投資極為不重視,既不提供政策支持,又不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產業發展規劃。然而農業是一個投資大、見效慢的產業,讓投資者在遲遲見不到回報中花光了積蓄,在貸款難、利息高的重壓下產生了畏難情緒。因而各級領導干部要像重視招商引資工作那樣,讓回鄉投資創業者享受招商引資的相關政策,并協調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跟蹤服務,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服務,解決扶貧產業發展中的問題,以長遠項目與短平快項目相結合的方式,促進扶貧產業持續發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能人扶貧”需要政策支持。在招引成功人士回鄉創業中,要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引導業主發展符合當地實際、能引領群眾致富的新興產業。同時整合扶貧、國土整理、一事一議等項目資金,加大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利用產業發展資金、婦聯、團委、人社部門的無息貸款項目予以支持,減少創業投資者的利息的壓力。當地農口部門要開展對口聯系,引導其以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方式,把基地建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構建農產品的產銷通道,既解決產業發展鏈條不長,又解決了當地群眾就業和增收的問題。
“能人扶貧”需要整體合力。創業成功者放棄了對家人創造美好生活的條件,擔負著為民脫貧致富的責任回到家鄉再次創業,本來就頂著家庭和親朋的不理解,且當地群眾對其成片發展核桃等產業信心不足。黨委政府在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的同時,配套扶持政策,建立一對一的幫扶機制,解決扶貧產業資金、技術難題,以基礎設施的改善和產業發展增收的輻射力,動員群眾理解支持參與扶貧產業的發展,增強業主投資的信心。讓“能人”在扶貧中流汗流淚的創傷得到醫治,吸引更多的能人回鄉參與脫貧攻堅工作。
(作者地址:鹽亭縣茶亭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