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離任生態審計,制定出臺了《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離任生態環境審計評估試點指標體系》,先后在三臺縣、梓潼縣、仙海區開展了黨政領導干部環境責任審計,警醒和倒逼縣市區黨政負責人算好“生態賬”。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是每一代人都必須守護的共同財富,不能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和個人私利等諸多原因,不顧他人和后代的延續被肆意破壞。因此,作為“國家機器”的政府必須妥善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利,集中力量辦大事,擔負起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責任,其中落實“一把手”的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尤為重要。
如何創新環保新方法?以改革的方式抓生態文明建設,設計“頂層建筑”,實施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是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的實際轉化,綿陽市率先試點的一把手“離任生態審計”制度,便是“頂層設計”的具體表現,實行嚴格的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讓領導干部扛起環保責任。推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層層傳遞責任,打好環保“地基”,讓基層環保工作人員、群眾百姓領會到環保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對于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偉大復興的必要性,厚植環保意識,引導全民環保社會風尚。
當然,僅僅通過考核審計等常規手段還不夠,開創更為全面有效的監督問責,勢在必行。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讓損害生態環境者承擔賠償責任。吉林、湖南等7省市開展試點的“生態損害賠償制度”,將責任主體擴大到單位和個人,初步構建“環境有價、損害擔責,主動磋商、司法保障,信息共享、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體系。建立最嚴密的環境執法體制,讓環境法律的“牙齒”更鋒利。今年針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問題開展的環保督查行動雷電大雨點也大,集合全國經驗豐富的環境監察基層工作人員,按照最嚴格的執法標準,不放過一個問題,不漏過一處角落,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整治不合格企業,倒逼企業轉型綠色升級。設立生態文明試驗區,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功經驗推向全國。將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有機結合,打造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合為一體,打造經濟綠色發展新模式。
無論是綿陽市大膽嘗試的領導干部“離任生態審計”還是其余制度創新,“頂層設計”的解決實際問題的巨大潛力都是不可預估的,而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體系更加發揮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制度優越性,無論從哪個方面分析,優化“頂層設計”,以此堅固環保“地基”,都是唯一不二的最佳選擇。因此,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先進性和優越性,堅持知行合一,堅持久久為功,才能讓神州大地真正成為人杰地靈的幸福家園。
作者單位:四川省江油市衛計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