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現代鄉村治理的“橫梁探索”

[ 作者:伽紅凱?呂蕊蕊?沈建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9-29 錄入:吳玲香 ]

中國的鄉村治理,是一個從20世紀初葉就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注和研究的課題。新時期的現代鄉村治理,更是一個現實而迫切的時代課題。國慶前夕,記者赴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橫梁街道村組農戶采訪調研,感到那里的村民理事會正在進行的一系列民主自治探索,很有一些新意、深意和借鑒、啟示意義。

新鄉村建設激活鄉村民主自治

橫梁街道是民政部村民小組自治試點街鎮。黨工委書記趙久峰介紹,橫梁街道有戶籍人口6.86萬人,現有的村居“兩委”成員僅有115名,干群比約為1∶600,僅從管理數量這一方面來看,村居干部日常工作量十分巨大。

另一方面,村莊“空心化”問題也很突出。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橫梁505個自然村,部分村組空宅率超過60%。街道黨工委在“大走訪”中了解到,橫梁社區上黃組有42戶農戶,僅有7位老年婦女守家。

同時,以“美麗鄉村”建設、“田園綜合體”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新鄉村建設,鄉村環境的整治,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村資源的整合,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利益關系調整和復雜矛盾化解難題,現有的基層組織和干部隊伍,難以滿足現實的要求。

2016年9月初,三友湖村柳塘余組作為區美麗鄉村建設點,街道率先在這里啟動村民理事會選舉。晚上7點選舉,組里按照53戶戶名準備了方凳,貼上了各戶姓名。選舉開始后,通過群眾多輪推選,選出6名理事會成員。選舉結束,理事會成員開始履職。

村民理事會與支委會、村委會、村代會有什么不同功能和作用?街道黨工委書記趙久峰介紹說:“我們村民理事會是在村黨總支的領導下,在村委會的指導下,在得到村民代表大會的認可后,實現‘共商事務、共治基層、共謀發展、共享成果’的群眾組織。根據規劃,村民理事會不擁有行政權和財權。”

“因此,我們給理事會的定位是村委會的助手。”趙久峰介紹說,“一方面,利用熟悉村組的優勢,更好協助村委會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將村組里的社情民意收集上來,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保證‘小事不出組,難事不出村,大事不發生’。”

具體情況究竟如何?因輸油管道地下管建設閥室,經國土局規劃部門核準,征用了王子廟社區王西組2.4畝土地,對小組里30多戶人家征地代勞,只有1個人口產生質疑,村干部上門解釋村民始終不信。王西組村民理事會受村民委托,到市國土局咨詢,得到合理回復,理事會成員將咨詢的政策作了解釋后,村民放心了,也服氣了。

街道做過統計,截至今年5月19日,505個自然村或村民小組經村民投票選舉,村民自治組織覆蓋率達到100%。理事會成立以來,社會穩定指標明顯趨好。上馬村在理事會成立后,通過電詢、信訪等上訪工單量,從每月十幾件下降到每月幾件,近兩個月未發生一件。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民主自治特色

為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江蘇今年力推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橫梁與央企葛洲壩集團達成協議,對全鎮所有自然村莊的6000多座閑置房屋資源,通過“e田園”這個項目,來整合、盤活和激活,切實解決村莊“空心化”問題。

在推進過程中,農村房地統一登記是一大難題。農村宅基地和農房統一登記是深化農村改革、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基礎工程。然而,由于歷史積弊,宅基地建房面積超標嚴重、審批手續不全、權利人界定困難等矛盾突出。

關鍵時刻,村民理事會的“人民自我調解”,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村民自愿、程序合法、司法見證、確保合法合理合情的前提下,減少了干群矛盾,縮短了工作周期,最大限度降低了農戶辦證的經濟成本,激發了農戶參與新鄉村建設的積極性。

“e田園”項目,結合街道其他兩個項目,總投資為112億元,計劃9月底項目啟動。開始還有人擔憂,跟6000戶農戶打交道,要做多少說服宣傳工作。可是這次所涉及的村組,由于實現了村民理事會全覆蓋,未發生一起上訪事件。

快近中秋時節,走進曾被稱為“空心村”的橫梁街道黃中村小趙云組,映入眼簾的是青磚青瓦砌就的房屋,屋前涼亭散落著木船和秋千,水杉、海棠、金桂、香樟、柳樹等搭建的綠色長廊顯得格外靜謐,一改往日蕭條景象。

今年初,外地“創客”看中小趙云組交通優勢,承包下周邊2000多畝土地種植水稻和觀賞苗木,吸納閑置勞動力200人,同時租下小趙云一戶人家的閑置農舍試點經營民宿,并配套種植了有機蔬菜和瓜果,效益明顯。

可是,在究竟“種什么”“創什么”的問題上,投資者與村民發生異議。村民理事會成員分頭出面征求意見,達成按照“一戶一景”的策劃,把整個小趙云組打造為民宿村的統一規劃。由此,閑置的農家院在“創客”入駐改造變為民宿后,周邊水杉、金桂等樹木成片種植,千畝稻田產出優質大米。

“民宿村只是生態園的一小部分。”創客吳繼續介紹說,11月,他們將投入使用新建的糧庫和烘干中心,開發的藕塘、魚塘、采摘園、花卉園等農事體驗項目也在建設中。他體會到,這里的投資環境好,尤其村民自治麻煩少。

從“代替農民”到“代表農民”的嬗變

以往的和現存的鄉村自治組織及治理模式,最大的特點和缺陷是“代替農民”多,“代表農民”少。有關專家認為,鄉村自治組織的創新,也是鄉村自治與鄉村利益共同體在更大范圍上的再造。其關鍵,是從“代替農民”向“代表農民”轉變。

新篁中心社區耿西組莊內,道路多年前就進行了硬質化改造,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但自2015年開始,道路上的涵洞因破裂而堵塞,每到下雨天就會大量積水,村民只能從旁邊的小路通行。原來的“民心”工程,變成了“民怨”工程。

村民理事會代表村民提出問題并指出問題發生的癥結:涵洞的損壞,是日常維護跟不上造成的,如果僅僅是依靠街道和社區出資修整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理事會代表村民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后,難題很快解決。

王子廟社區小曹組,共有40多戶,組里有一口3畝左右的當家塘,曾經是周圍的村民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但隨著自來水的普及,當家塘逐漸廢棄,雜草叢生,每當村民從塘邊路過,都會抱怨這里臭氣哄哄。

理事會在協調中了解到,之前當家塘也做過河塘清淤工作,但由于現在當家塘已經不能發揮原有的作用了,清理后一段時間又被再次廢棄。如果不能恢復當家塘的功能,那清淤只是費錢費力。他們覺得必須轉變思路,改變對當家塘的定位,把它作為村組集體經濟增收的一個來源。

不久,當家塘作為集體資產向外承包。在理事會成員的監督下,在多次競價后,河塘被村民曹德意承包,承包年限5年,每年租金1000元。曹德意還自費花了1萬元,在河塘旁栽下了樹苗,河塘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村民納涼休閑的新去處。

這讓村民看到了“代表農民”的意義和力量。街道黨工委書記趙久峰介紹說,民主的需求本質上就是利益需求。而村民的利益一旦有了民主表達訴求的有效渠道,就會激發出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反過來推動民主自治的開展。

新華社《參考消息》轉載外媒介紹中國經濟學家沈艷和姚洋的文章,說中國農村的民主選舉和自治,對縮小收入差距會有相當的積極意義。

記者為此采訪了北京大學人力資本與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沈艷教授。她介紹說,通過分析國內權威機構提供的家庭收入數據和對48個村莊的回顧性調查,他們發現,基層民主選舉和自治不僅改善了收入分配,而且由于促進基層管理改善,使村莊大幅增加了有效的公共投資,給農民帶來了極大好處。

這種好處,在如今的橫梁鄉村,已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了:寬闊的水泥路暢通了與外面世界的聯系,清澈美麗的荷塘邊花紅柳綠,內河溝上建起了干群“連心橋”……橫梁的探索,就像這“連心橋”一樣,連接的何止民主與自治的康莊大道!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2017-09-2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线高清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看片 |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 中出系列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