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浙江如何破解農業綠色發展三大難題
綠色是農業的本色,綠色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綠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圍繞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農業部先是于2015年打響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提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任務,今年又進一步聚焦重點和關鍵,開展了“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很多地方積極行動起來,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涌現出不少典型,但仍有一些地方反映推進這項工作的難度大,集中在“農民參與積極性不高、缺乏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模式、落實綠色發展項目資金短缺”三大難題上,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進全國唯一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試點省——浙江,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
破解發展理念轉變難題
讓綠色發展綠色生活成為民心所向
在浙江省天目山北麓的安吉縣天荒坪鎮,有個美麗的小山村,名叫余村。
十多年前,這里曾以掠奪自然資源為最重要的致富來源,一幅空中飛沙走石、河里泥漿遍布的“窮山惡水”景象。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余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十多年來,在“兩山”理論的引領下,余村破繭成蝶,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從“靠山吃山”到“富山養山”,把村口的綠葉子變成了農民的鈔票子,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總書記為我們指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余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說,在認真分析客觀形勢和自身資源特點后,村里重新調整發展規劃,把全村劃分為“生態旅游區、美麗宜居區、田園觀光區”三個區塊,將村莊作了合理的布局。村民們開始發展休閑產業,逐步形成了旅游觀光、河道漂流、戶外拓展、休閑會務、登山垂釣、果蔬采摘、農事體驗的休閑旅游產業鏈。幾經發展,全村現有農家樂床位500余張,年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記得2005年的時候,村里農民的人均收入才8732元,2016年我們已經達到了35895元,村級持有集體資產2000余萬元,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80萬元。”潘文革說。
一個村落的發展變遷,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好的詮釋,也是十多年來浙江干部群眾轉變發展理念,破除頭腦中頑固僵化認識的一個縮影。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曾強調:“首先要把應該樹立什么樣的發展理念搞清楚,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跟著也就好定了。”
當前,仍有一些地方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上存在認識誤區,總感覺污染企業對地方經濟“貢獻大”,綠色發展“時機未到”,不愿“傷筋動骨”。殊不知,如果一味坐等,就會陷入“形勢好時不愿治、形勢不好無力治”的惡性循環,最終無路可退。
曾幾何時,余村也經歷過“壯士斷腕”帶來的“劇痛”,當年關停全部礦山和水泥廠,讓村里每年200多萬元的純收入泡了湯,但刮骨療毒換來的是綠色新生,老百姓的口袋更鼓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強了。改革搞不搞,政府說了算,改不改得動,農民說了算。農業農村綠色發展,需要農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積極行動,能不能成功實現,歸根到底是農民說了算,只有讓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綠色獲得感,綠色發展、綠色生活才能真正成為民心所向。
破解技術模式缺乏難題
通過生態大循環推動農業大轉型
“以前茭白收了,剩下的葉子就丟到田間路邊,多了村民就燒掉,現在政府引進的湖羊養殖場每噸按300元收購,再也沒人燒了,羊多時茭白葉都不夠吃。”浙江省桐鄉市龍翔街道董家村茭白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永根說。走進董家村,綠油油的茭白田一眼望不到邊,春季茭白市場批發價在每斤4元上下,相較于同期上市的蔬果行情,效益較為可觀,成了村民致富的好產業。張永根是董家村種植茭白的第一人,經過30多年的發展,當地茭白種植面積已達到13500畝,夏秋兩茬茭白收獲后會產生6萬噸以上的茭白葉。“燒掉會污染環境,不燒老百姓沒地方處理,當年最頭痛這個事情。”張永根說。
放錯了地方是污染,放對了地方是資源。為解決茭白葉的處理難題,2012年,桐鄉市成立了運北秸稈利用專業合作社,開展茭白葉綜合利用和湖羊規模化養殖實踐。通過與浙江大學等單位的技術攻關,成功開發出茭葉青貯作湖羊飼料、茭葉腐熟制作有機肥等技術,并獲得30余項國家專利。
“青貯茭葉的營養價值相當于麥麩,富含粗纖維、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而且每噸300元的收購價相對便宜,稻草現在一噸要400元,牧草一噸則要900多元。”桐鄉市運北秸稈利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紅飛說,為鼓勵羊場多利用茭白葉,當地政府給予合作社每噸50元的收購補貼,每只商品羊從出生到出欄可以吃掉1噸的青貯茭葉,產生的羊糞又可以賣給茭白種植戶。“現在合作社羊糞賣出來的錢,已經夠支付飼養員的工資和羊場的水電費了。”黃紅飛說。
“施用有機肥的茭白比普通茭白粗纖維含量少、口感好,市場價每斤要貴0.6-1元左右,七成銷往上海市場,消費者現在越來越講求品質,市場供不應求。”張永根說。
種植戶把茭白葉賣給養殖戶,養殖戶將茭白葉青貯后飼喂湖羊,再把羊糞賣給種植戶,種植戶用羊糞作肥料生產有機茭白,一個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就這樣誕生了。經過兩年的逐步推廣,目前,桐鄉全市15家千頭以上規模羊場均采用秸稈青貯后飼喂的養殖模式,每年資源化利用茭白葉4.8萬噸。
“生態循環”是浙江給出的農業綠色發展技術解決方案。近年來,浙江把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列入省重點科技研發計劃,舉辦全省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創新大賽,總結提煉技術模式47項,評選出十大技術創新模式,并在全省推廣應用。富陽區“精準施肥+政策引導”的化肥減量增效模式、蘭溪市“異地配送+全程配套”的沼液綜合利用模式、龍游縣“統一收集+集中處理+保險聯運+智慧監管”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模式迅速推廣,“主體小循環、園區中循環、縣域大循環”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農業生產是一個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緊密結合的活動,生態循環是中國農業的優良傳統。明清時期,太湖地區作為湖羊的主產區,又是全國蠶桑業的重心所在,已經出現了生態農業的雛形。據《沈氏農書》和《補農書》記述,以農副產品喂豬,以豬糞肥田;或者以桑葉飼羊,以羊糞壅桑;或者以魚養桑,以桑養蠶,以蠶養魚,桑蠶魚相結合。這樣不僅使農業生產結構得以優化,也讓生態循環趨向平衡。20世紀初,美國國家土壤局局長富蘭克林·金專程來中國考察農業。他感到驚奇的是中國農民用一英畝土地養活了一家人,而同樣地塊在當時的美國只能養活一只雞,他撰寫《四千年農夫》一書,總結了中國農業以豆科作物為核心的合理輪作和使用有機肥的八種農法,希望西方農業學習和借鑒。
浙江的“主體小循環、園區中循環、縣域大循環”模式,不僅讓中國傳統農業“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思想重放光芒,更通過融合現代科學技術,跳出了傳統小農經濟生產力水平過于低下的瓶頸,在更高的生產力水平上實現了“高產量、高效益、高循環”的現代農業綠色發展。
破解項目資金短缺難題
以綠色補貼帶動市場主體廣泛參與
“過去農民打完藥后,隨手就將農藥瓶、農藥袋丟了,后來區里農業局、電視臺來宣傳這些都是有毒有害物質,又在我這里建了回收點,現在從我家買農藥的老鄉們用完后都會把瓶子、袋子交回來,多時一天能回收好幾大箱。”在杭州市余杭區塘棲鎮經營了20年農資店的李建法,指著店門口的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箱說。
余杭區農(漁)業行政執法大隊隊長盛建國告訴記者,余杭區每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保持在90萬畝以上,農藥使用量近千噸。過去,大量的廢棄農藥包裝物被丟棄在田間、河溝,殘留物污染了水體和土壤。從2009年開始,余杭區探索建立“市場主體回收+專業機構處置+公共財政扶持”的回收處置機制。成立由農業局、環保局等部門組成的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由各鎮(街道)負責定期對轄區內回收網點和田間地頭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實際情況進行督查,及時反饋信息;由儲運單位與各鎮(街道)簽訂轄區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歸集處置協議,區農業局進行鑒證;由儲運單位與各農資經營網點簽訂分類回收協議,各鎮(街道)進行鑒證;由儲運單位與專業環保公司簽訂銷毀協議,約束回收行為。“像李建法家這樣的回收網點全區有157個,由3家儲運單位按時收集運輸到專用倉庫,最后統一由專業的固廢處置環保公司進行無害化焚毀。”盛建國介紹說。
“農藥怎么賣出去,藥瓶藥袋就怎么收回來”。為便于監管單位進行核查,各回收網點都被要求做好農藥進貨、銷售、包裝物回收三本臺賬,在李建法家的回收臺賬上記者看到,僅今年8月份就有140余條回收記錄,其中有種植大戶一次就交回了近500個農藥瓶(袋)。為什么大家的積極性這么高?盛建國笑笑說,我們這是有償回收,農藥瓶100ml、101~300ml、301ml以上三個檔次分別按每只0.2元、0.5元、1.0元回收;農藥包裝袋按50克以下、50克(含)以上兩個檔次分別按每只0.1元、0.2元回收;回收處置過程中,發生的回收網點的工時費(含保管費)、儲運單位的運輸費(含保管費)分別按回收金額的25%計提并予以補助;焚燒處置費按每噸3300元予以補助,每年區財政共需投入近300萬元。
這錢花得值不值?在浙江省植保檢疫局副局長何春龍看來,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工作,不僅減少了白色污染,使鄉村面貌得到了有效改觀,而且從根本上切斷了有毒殘留物對農田土壤和水體的侵害,使農田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也提升了農產品品質,可謂小投入換來大效應。
記者了解到,在余杭區等地的試點成功后,2015年9月,浙江省政府出臺了《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和集中處置試行辦法》,在全省范圍內鋪開這項工作,使對農藥產品的監管從生產、經營、使用到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形成了閉環。2016年,浙江共投入1.5億元專項資金,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5024噸,回收率達到82%,其中無害化處置4701噸,處置率超過93%。
長久以來,我國農業的財政支持導向都偏重于數量增長,對綠色可持續發展關注不足。浙江拿起“綠色指揮棒”,推動將農業綠色發展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將政策目標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探索“政策、技術、機制”互保共創,先后出臺了加快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畜禽養殖場治理、秸稈綜合利用、沼液資源化利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農膜和肥料包裝物回收處理、農業節水等實施意見或行動方案,提高補貼資金使用的指向性,重點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傾斜,為我國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機制,通過財政投入帶動社會資本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浙江,我們看到稻田是人工濕地,菜園是人工綠地,果園是人工園地。
在浙江,我們看到綠色發展理念的轉變,綠色技術模式的突破,綠色補貼政策的探索。
沒有農業的綠色發展就沒有中國的綠色發展。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農業一定能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道路,中國農民一定能擁有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第18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