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部宣布,在結構調整方面,今年我國將調減東北寒地井灌稻和南方雙季稻產區秈稻1000萬畝以上,并繼續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籽粒玉米。在“藏糧于地”方面,將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到2400萬畝,比去年面積翻了一番。筆者以為,這釋放了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農業政策轉向信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大體經歷了三輪。第一輪是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重點是壓糧食作物擴經濟作物。第二輪是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到本世紀初,主要是調整優化農業布局。現在進入了第三輪,就是2015年底提出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次調整與以往有明顯不同。總體來看,前兩輪都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國內市場相對封閉的背景下展開的,當時主要是糧食相對過剩,但并不是各種作物產量都過剩,現在不僅糧食產量高,其他品種作物產量也日趨增多。因此,這輪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我國農業發展到較高水平上的主動作為。
從政策來看,過去我們吃不飽,農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數量優先、越多越好,工作的導向主要是圍著增產轉;現在,農業生產連年豐收,數量眼下不再是主要問題,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成為主要考量。過去,我們是以產量論英雄,誰能育出高產品種、誰能拿出增產措施,誰就是英雄;現在,要改變這種導向,以質量效益論英雄。要加快構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考核評價體系,把環境友好、綠色發展、質量安全、帶動小農戶增收等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引導人才、科技、裝備等各方面力量聚合到質量興農上來。
從市場來看,當前農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國內市場如此,國際市場更是如此。市場競爭是價格、質量、服務的綜合競爭,同等價格比質量,同等質量比價格,同質同價比服務。客觀來說,比價格我們對國外農產品沒有優勢,但拼質量、拼服務潛力很大。一方面,要念好市場經,更加重視、研究、運用市場,提升質量、培育品牌,推動優質優價,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另一方面,要增加制度供給,創新體制機制,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要加快制定相應的政策體系,推動科技研發、農業補貼、項目投資等資金主要投向推動農業綠色發展、質量提升、效益提高等方面。當然,推進質量興農,僅靠農業部門很難實現。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農業、發改、財政、衛生、質監、食藥、科技、教育等部門形成合力。同時,要積極引導金融資本、工商資本和民間資本共同參與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全面開啟提升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新征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18-02-1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