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于我國的村級民主化改革究竟對基層治理和經濟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各方歷來莫衷一是。Martinez-Bravo 等幾位作者在已有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收集了更加詳實可靠的微觀數據,并寫出了一系列文章來從不同角度探討這一重要問題。用嚴謹的微觀實證研究回答重要的中國基層治理問題,他們撰寫的這一系列文章堪稱典范。
關鍵詞:村級選舉,雙重差分模型,公共品供給,中國
有效地管控龐大的官僚組織,特別是其基層部分,絕非易事。在專制體制的國家(autocratic countries),獲取民意反饋的渠道通常不暢。這不僅不利于確?;鶎拥墓倭沤M織提供公共品(public goods),還使得維持基層官僚的廉潔變得難上加難。
中國政府從1980年代開始推行的行政村民主選舉制(village-level elections)。這個制度創新的目的是解決“代理人問題”(agency problem),即減少基層官僚組織的卸責和貪污。在村級民主選舉施行前,村政府是由兩套班子構成的,即村委會和黨支部。兩套班子的人選都由上級任命。改制后,村委會由村民投票選出,而黨支部的人事制度不變。
理論預測,村委會的領導會因為連任(re-election)的競爭壓力而更積極地為村民提供公共品,如辦學、修路、開渠等。為了找出檢驗該理論的確鑿證據,作者利用了兩個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數據庫來做分析。第一個數據庫是村級民主調查。這個面板數據庫提供了近200個行政村從1982年到2005年的經濟政策、公共品支出和政府收入來源等信息。另一個是農業部搜集的固定觀察點數據。這個數據庫提供了這200余個行政村的經濟和人口信息。
要識別出選舉制和公共品供給的之間的因果關系,作者必須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第一,作者需要排除反向因果(reversed causality)的影響,即證明在一個村實施民主選舉與該村對于公共品的需求無關。換言之,作者要用證據說明,在哪個村、什么時候實施民主選舉和該村的經濟發展等因素沒有關系。第二,作者需要對一些更宏觀的、同時影響實行民主選舉和公共品需求的政策因素加以控制,避免遺漏變量造成的偏誤(omitted variable bias)。
針對這兩個問題,作者首先檢驗了一系列可觀察的村級特征變量是否與某村在何年開始實行民主選舉有關。具體而言,作者把開始實行選舉的年份作為因變量,把村級特征變量一一作為解釋變量,逐個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選舉起始年份與某村的住戶數、收入水平、經濟增長速度等因素均無顯著的關聯。
接下來,作者用一個雙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進行了計量估計。模型以公共品的支出總量和人均量,以及支出的頻率做因變量。模型用村級固定變量來控制不隨時間變化的村級特征,用年份固定變量來控制村村相同的年份特征,還以省級時間趨勢(province-specific time trends)來控制因省而異的經濟文化發展特征。
他們發現,由于實行民主選舉,年度公共支出總額提升了十五萬元。這相當于2005年樣本村的平均公共支出相比于1986年水平的增量的三分之一。同時,實行民主選舉也使得基層政府進行公共支出的頻率提高了三分之一。
在豐富的后續討論中,作者嘗試尋找公共支出增長的資金來源和其他由民主選舉造成的影響。證據顯示,上級政府的撥款并沒有顯著地增加。公共支出的增長完全來自村民集資的增長。這可能反映出村民對于自己選出的村領導有更多的信任(accountability),因而愿意多出資來支持領導進行公共建設。以上證據說明,基層民主治理這一局部治理改革可以帶來顯著的積極效果。這種效果的可持續性和差異性值得進一步研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經好文章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