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建設中的建設廢棄物
建設廢棄物劃分
建設廢棄物,又稱建筑垃圾,泛指為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盡管建筑垃圾問題普遍存在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但是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于建筑垃圾的范圍界定不盡相同。
美國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對建筑垃圾的定義是:“建筑結構(包括建筑物、道路以及橋梁等)在新建、翻修或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材料,主要包括磚、混凝土、石塊、渣土、巖石、木材、屋面、玻璃、塑料、鋁、鋼筋、墻體材料、絕緣材料、瀝青屋面材料、電器材料、管子附件、乙烯基、紙板以及樹樁等。”
歐盟
歐洲聯盟依據建筑垃圾的來源將其分為4類,分別是:建筑物/構筑物拆除產生的垃圾;建筑物/構筑物新建、改建、擴建、翻新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土地平整、土建工程或一般的基礎設施建設產生的渣土、石頭和植被等;道路規劃和養護活動中產生的相關廢料。
日本
日本則將建筑垃圾定性為建設工程副產物,其中包括再生資源和廢棄物兩類。再生資源主要指建設工程排出土和可以再生利用作為原材料使用的物質,如混凝土塊;廢棄物包括建設污泥等不能作為原材料使用的物質。
中國
1996建設部頒發《城市垃圾產生源分類及垃圾排放》(CJ/T3033—1996)條例,在該條例的闡述中,首次對建筑垃圾進行國家層次的定義將建筑垃圾歸屬于城市垃圾。2005年原建設部頒布《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規定》,其中有關建筑垃圾的定義比 96 年的條理略加詳盡,將泥土等也劃分為建筑垃圾,明確指出建筑垃圾界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以及其他廢棄物。
2006 年11月08日,西安市政府發布了《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該細則中對建筑垃圾進行了如下定義:建筑垃圾指建筑物、構筑物、園林綠化、市政設施建設、維修、零星修繕、拆除等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渣土、棄土、棄料、淤泥及其它廢棄物。
各國、組織等對在營建中建設廢棄物再利用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廢棄物中的固體部分,即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而氣態、液態的廢棄物并不在研究范圍之內。鄉村建設廢棄物主要是指:①建筑施工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廢料、余料;②建筑物自身代謝和拆遷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建筑構件、飾件和材料。其主要包含渣土、廢舊混凝土塊、廢磚瓦、廢鋼筋、廢瀝青、廢木材和施工中散落的砂漿等。
建設廢棄物的再利用方式
建設廢棄物綜合利用大致可以分為3 個級別:①初級利用。如現場分揀利用,一般性回填等,大約50%~60%的建設廢棄物經此方式被再利用;②中級利用。如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礎材料,經處理廠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種建筑用磚等,大約40%的建設廢棄物經此方式被再利用;③高級利用。如將建設廢棄物還原成水泥、瀝青等再利用,這種再利用方式需要先進的、科學的建設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和設備,只有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具備。由此來看,目前最常見,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仍是在不改變廢棄物性狀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特別是在鄉村地區,科學技術、交通通訊等條件遠不及大城市,就地分揀再利用不失為一種高效便捷的方法,在確保建設廢棄物再利用的同時,又可以延續建筑物的地域特征。
泉州“出磚入石”
福建省泉州市是我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存在許多使用建設廢舊材料再造的歷史遺跡,因為泉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震帶,明朝地震后保留的使用建筑廢舊材料砌筑的建筑外墻,成為當地景觀的一部分。
“出磚入石”是泉州傳統民居在墻體用材和砌筑上的一種基本形式,石為豎砌,磚為橫迭,前后磚石對搭,用灰土砂漿砌筑,砌到一定高度后,石與磚相互對調,以使受力狀態平衡。由于砌筑時將紅磚略微突出,毛石稍稍內縮,所以俗稱“出磚入石”。當地居民也會在墻體中加砌木板作為墻體的橫向拉結來增加墻體的整體性,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使廢舊建材建造的墻體具備較強的抗震能力,建筑墻面雖簡單粗糙,但是紅磚和白色毛石的搭配顯得簡樸自然。
浙東“瓦爿墻”
瓦爿墻是浙東地區民間的,以就地取材的各種舊磚、舊瓦等廢舊建筑材料為主材,草筋黃泥或黃泥加白石灰為黏結料,采用層層疊砌的工藝砌筑而成的一種墻體。這種以廢舊建筑材料為原材料砌筑的墻體不僅堅固、美觀而且經濟、環保、節能。
瓦爿墻的手藝相當精巧。墻體下方是由整齊劃一的條石密密匝匝堆砌而成的石基,四五層條石之上,才是瓦爿墻。磚塊是普通的青磚,比較平直。瓦爿中夾雜著碎石塊,略微拱起。從墻的上方向下直視,墻體與地面呈垂直90度角。墻的中間有許多空隙,然而墻面外體是非常平整的。從外表看,瓦爿像堆積木般重疊,看不到水泥等加固材料。
普利茲克獎得主、中國建筑師王澍在寧波博物館設計中采用大面積瓦爿墻作為建筑外墻,將寧波地域文化特征、傳統建筑元素與現代建筑形式和工藝融為一體,使建筑本身成為最鮮活的“建筑歷史收集”的博物館和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建成后的寧波博物館成為寧波標志性建筑。
無論是“出磚入石”還是“瓦爿墻”,其中對建設廢棄物的利用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對于不同種類的廢棄物,應根據其自身性能特征進行設計,布置在合理的位置,做到物盡其用;對于相同種類的廢棄物也需要關注其色彩、質感等要素,可以從材料搭配上尋找一種外在的秩序性。
黎陳村鄉建中建設廢棄物再利用
楊陵區立足自身,著眼未來,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涵蓋全區范圍的“鄉村振興”建設活動,并選取8個村莊作為示范村,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黎陳村便是示范村之一。
在“鄉村振興”建設活動中少不了“拆拆建建”,“拆”便會產生建設廢棄物;“建”則需購置磚木鋼砼瓦,本著“勤儉節約”的理念,鄉建之初我們便明確要進行建設廢棄物再利用。
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利于建設廢棄物再利用
黎陳村現包括黎溝、陳溝、上河、中臺、北臺五個村民小組,五個小組呈南北排列,較為分散,其中全村計劃進行污水管線整治,對村民家的舊式化糞池進行挖除,替換成三格式化糞池;而中臺、陳溝和上河三個小組,準備在各組分別修建一個小型生態濕地,以滿足各組雨污水的排放需求。原本這兩個項目沒有太多聯系的,但是生態濕地需要進行土方挖掘,形成雨污水匯集區,挖除的土方等廢棄物不能夠隨意堆放,而對舊式化糞池進行挖除后,需要回填土方,受國家生態環保政策影響,場地外取土也是難點。
在與村委以及施工隊討論后,我們決定在施工進度方面著手,合理安排兩個項目的施工進度,以便能夠協調土方轉運,將生態濕地挖出的渣土用于回填舊沼氣池深坑,這樣可以有效消耗生態濕地工程產生的渣土、磚石等建設廢棄物,也減少了回填舊化糞池坑所需的場地外取土量,可謂一舉兩得。
但是由于陳溝和上河組生態濕地項目有所調整,這個想法沒有得到具體實施,最后只得從別處購買回填土對舊化糞池坑進行填埋,不過為以后鄉村建設廢棄物再利用工作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
建筑廢棄物的就地“消化”
黎陳村建筑布局基本延續傳統關中民居布局形式,但也有一些時代性變化,比如產生了“后巷道”。后巷道,顧名思義,民居后面的一條巷道,它是指前后兩戶民居背靠背布置時,民居之間留存的一條寬3-10米不等的狹長空間,主要用作埋放化糞池等。在這次“鄉村振興”建設活動中,民居后院改造及后巷道美化工程被當為一項重點工程來開展,著力完善民居后院內衛浴設施,整治后巷道風貌,改善村莊衛生環境。
在建設過程中,將原有民居后院依據宅基地尺寸劃線拆除,并重新設計后院平面布局、后巷道整體風貌。原有后院多為 “紅磚配灰瓦”,主要建筑材料有紅磚、灰瓦片、木椽子等,這些建筑材料大多可以在后期復建中被重新利用,完整有效的保留好這些材料顯得尤為重要。
經過與村民、施工隊交流后,施工方摒棄了以往“全推倒”式的簡單粗暴拆除手法,而是先人工落瓦,落椽子,將后院屋頂幾乎全部的瓦片和椽子完整地拆下、保存;然后才是墻體拆除,將墻體分段推倒后,附近村民便開始手工作業,將那些比較完整的磚塊挑揀出來,去除殘余水泥砂漿,整齊碼放,以待回收利用。通過與村民、施工方等的共同努力,得以將廢棄物再利用推進下去。
這些仍具有一定強度的舊建筑的構配件、材料將被分類回收、循環利用,這種方式既減少了復建中原材料的購置,也有助于減輕建設廢棄物排放壓力,生態環保。廢舊紅磚被用來砌筑墻體、基礎 等,后期還會被用于村莊內活動場地的建設;廢舊瓦片以及廢舊木材等可以被用于墻體裝飾以及景觀小品的建造。這樣,這些建設廢棄物也就沒有“離開”這片土地,而是繼續“陪伴”著當地百姓,它們又經過當地工匠的雙手,變成了墻、鋪裝……只是這一次的意義不同以往。
黎陳村上河組活動場地設計中大量運用磚、瓦等建設廢棄物
結語
鄉村建設中會產生大量沒有破損或輕度破損程度的建設廢棄物,它們原有的使用功能并沒有喪失,只是由于美觀、拆遷以或其它不可抗拒的原因而被廢棄,只要經過合理的設計,便能獲得一種和諧的視覺感受,十分有助于提升建筑質量和環境品位。鄉村建設不能再走“千村一面”的老路,而應當因地制宜,結合地域性特征展開,更需要“尚儉戒奢”,從內在文化助推振興大計。
掛一漏萬,管窺之見;執經叩問,掃徑以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斗城鄉規劃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