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土地、人才、資金:城鄉經濟循環暢通的三要素

[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3-09 錄入:朱燁 ]

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核心運轉機制是產權、供求、價格、就業機會等市場配置體系。因此,要實現城鄉經濟循環的暢通,亟須破解的便是資源配置不平衡的問題。

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潛力后勁在“三農”,迫切需要擴大農村需求,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可以說,“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是實現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是“雙循環”發展戰略在“三農”領域的重要體現。

要實現城鄉經濟循環暢通,關鍵在哪兒?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農村生產要素利用不充分、資源配置不到位是阻礙城鄉經濟循環的重要因素。要暢通城鄉經濟循環,亟須從土地、人才、資金三方面著手實現城鄉要素的平等交換、雙向流動。

土地、人才、資金流動不暢是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主要梗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近日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充分激發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從中國目前城鄉間的雙向流動和配置循環看,存在著梗阻、淤積、流動和配置不暢等問題。”東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工程實驗室主任周天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核心運轉機制是產權、供求、價格、就業機會等市場配置體系。目前來看,城鄉經濟循環不暢主要有三個原因。

周天勇分析說,從宏觀角度來看,首先是城鄉供需不平衡。當前我國城市生產能力過剩,而農村需求不足,供需循環受到阻礙。

其次,從城鄉發展來看,雖然近年來我國城鄉收入差距逐漸縮小,但城鄉發展不平衡依然存在。僅從近些年人口和勞動力的流動情況就能看到,人口正不斷地從農村向城市、勞動力正不斷地從農業向非農業轉移。同時,就農村而言,農業動力人均耕地少、勞動生產率太低、耕地撂荒和宅基地閑置等問題也較為普遍。

除此之外,資金向農村的流動也不順暢。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2019年,我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0467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1%。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流入的投資只有12633億元,只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2.25%。

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教授李增剛也表示,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農村生產要素利用不充分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面臨的短板之一。其中,農村生產要素利用不充分主要表現為農民最重要、最寶貴的生產要素或資源——土地的利用不充分,特別是宅基地利用不充分,承包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撂荒或耕作不充分的情況。而出現宅基地閑置的根本原因,仍在于退出機制不健全,農民無法退出或者退出不劃算。

“要實現城鄉經濟循環的暢通,亟須破解的便是資源配置的不平衡問題。”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執行秘書長于宏程認為,要將資源配置的重心下沉,讓發展政策、招商資源、技術轉化、市場機制、資金服務等要素引流到農村市場,才能夠真正激活農村經濟發展。

三方面著手暢通城鄉經濟循環

土地、人才、資本雙向循環流通不暢,這是城鄉經濟循環的梗阻所在。而要疏通城鄉人口、資本和土地的雙向循環流動和配置的淤積和梗阻,周天勇認為,需要加快三方面的改革。

首先是人口流動。周天勇認為,影響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是戶籍、教育、住房和土地。因而,實行戶籍制度改革、教育均等化、降低住房成本、加快土地流轉是促進人口雙向流動的主要思路。

其次是資本流動。周天勇表示,資金要能通過市場交易去配置,才能實現其在城鄉之間的雙向流動。換而言之,就是要加快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和改革。

第三是土地和宅院要雙向置換。周天勇表示,農村分散的地塊向規模化集中,城市的資本和技術等要素也向農村和農業流動,到一定時間有一部分城鎮人口也向農村逆向流動,農村的宅基地與城鎮的土地和住宅也要在價值和實體上進行互換。

值得一提的是,在暢通城鄉經濟循環中,縣域經濟成為了重要抓手。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強化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破除城鄉分割的體制弊端,加快打通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制度性通道。統籌縣域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基本農田、生態保護、城鎮開發、村落分布等空間布局,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實現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同時,針對土地,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開展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推動在縣域就業的農民工就地市民化,增加適應進城農民剛性需求的住房供給。

對此,周天勇表示,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首要任務是發揮其作為縣城和中心鎮的作用,與鄉村進行功能銜接互補。其次是要根據當地特色進行產業布局,在縣城和中心鎮培育各自的特色產業,如旅游業、現代化農業等。“沒有產業的縣域經濟是發展不起來的。”周天勇強調說。

此外,周天勇還表示,農業農村現代化,主要表現的是規模經濟和聚集經濟。農業規模化也將意味著農村對一般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

事實上,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人才供求矛盾將更加凸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近日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旨在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可以說,推進鄉村人才振興,這既是中央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基層實踐的迫切需要。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极品女神被高潮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上播放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 | 天堂网站一二三区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