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部署,加快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我部決定開展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認定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申報主體為行政村或行政鎮(鄉),主導產業優勢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厚、文化內涵豐富、產村產鎮深度融合、帶農增收效果顯著,有較強的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主要產品是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特色食品、特色文化(如傳統手工技藝、民俗文化等)和新業態(如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等)的一個具體品類。
(一)主導產業基礎好。申報村主導產業總產值超過1000萬元,占全村生產總值的50%以上(脫貧縣可降低至700萬元、占比不低于30%)。申報鎮主導產業總產值超過5000萬元,占全鎮生產總值的30%以上(脫貧縣可降低至3000萬元、占比不低于20%)。
(二)融合發展程度深。主導產業生產、加工、流通、銷售、服務等關鍵環節有機銜接,實現了鏈條化、一體化發展。電子商務、休閑體驗、文化傳承、生態涵養等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新產業新業態已有初步發展。
(三)聯農帶農作用強。已成立農民合作社,申報村主導產業從業農戶數量占村常住農戶數的50%以上,申報鎮主導產業從業農戶數量占鎮常住農戶數的30%以上,村(鎮)主導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年增長率均超過10%。
(四)特色產品品牌響。申報村(鎮)推行標準化生產,主要經營主體有注冊商標,產品銷售渠道暢通,主要產品在當地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譽度。所在縣已獲得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認證的村(鎮)可優先申報。
二、認定程序
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按照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分配名額(見附件1)組織申報推薦。
(一)村鎮申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符合條件的村(鎮)自愿填報《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申報書》(見附件2),并登錄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信息監測平臺(http://jc.ncpjg.org.cn)進行在線填報。同時,對村(鎮)申報材料和在線填報數據進行審核把關,并協助提供產值、人均支配收入等證明材料。
(二)審核推薦。地市級農業農村部門認真核實縣級申報材料和證明材料,擇優推薦至省級農業農村部門。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根據分配名額,擇優向農業農村部推薦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地市和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同步進行網上審核推薦。
(三)審核認定。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對各省(區、市)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確定擬認定的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公示無異議后,以農業農村部文件公布。
三、有關要求
(一)精心組織。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一村一品”發展工作,認真按照分配名額、申報條件、認定程序等要求,做好組織申報工作。同時,鼓勵開展省級、地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遴選認定,推動建立國家、省、市三級“一村一品”發展格局。
(二)審核把關。按照優中選優、公平公正原則,嚴格標準,認真核實,確保推薦的村、鎮(鄉)情況真實,示范帶動作用突出。請省級農業農村管理部門于7月30日前,將推薦函、紙質申報材料報送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特色產業處。
(三)動態管理。今年,我部將開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動態監測工作。前十批已認定的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需登錄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信息監測平臺更新年度數據。對于行政區劃調整、主導產業變更、示范作用不強及連續兩年不更新數據的示范村鎮,經我部核實情況后,將取消其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資格并予以通報。各地要認真組織、嚴格把關,于7月30日前完成全部數據更新工作。
(四)宣傳推介。各地要認真總結“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的好做法好經驗,推介一批典型案例。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網絡平臺等媒體,宣傳“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建設成效和鮮活經驗,營造良好氛圍。
聯系方式: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特色產業處
聯系人:韓萌、劉曉軍
電話:010-59192716/59192717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1號
郵政編碼:100125
電子郵箱:cystscyc@agri.gov.cn
附件:1.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額分配表
2.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申報書(模板)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21年6月21日
附件1
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額分配表
序號 | 省份 | 名額分配(個) |
1 | 北京 | 4 |
2 | 天津 | 5(含1個特色文化產業) |
3 | 河北 | 20(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 |
4 | 山西 | 8(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 |
5 | 內蒙古 | 10(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6 | 遼寧 | 11(含1個特色文化產業) |
7 | 吉林 | 8(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8 | 黑龍江 | 14(含4個特色文化產業) |
9 | 上海 | 4(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10 | 江蘇 | 20(含4個特色文化產業) |
11 | 浙江 | 11(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 |
12 | 安徽 | 14(含8個特色文化產業) |
13 | 福建 | 12(含3個特色文化產業) |
14 | 江西 | 10(含3個特色文化產業) |
15 | 山東 | 23(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 |
16 | 河南 | 23(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 |
17 | 湖北 | 18(含4個特色文化產業) |
18 | 湖南 | 18(含5個特色文化產業) |
19 | 廣東 | 24(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20 | 廣西 | 17(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21 | 海南 | 5 |
22 | 重慶 | 10(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23 | 四川 | 23(含7個特色文化產業) |
24 | 貴州 | 15(含3個特色文化產業) |
25 | 云南 | 15(含8個特色文化產業) |
26 | 西藏 | 7(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27 | 陜西 | 14(含3個特色文化產業) |
28 | 甘肅 | 13(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29 | 青海 | 6(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30 | 寧夏 | 4(含2個特色文化產業) |
31 | 新疆 | 10(含1個特色文化產業) |
32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 4 |
合計 | 400 |
附件2
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申報書(模板)
村或鎮(鄉)名稱:
省(自治區、直轄市) 市 縣
一、基本情況
申報村或鎮(鄉)名稱、區位、人口、耕地、資源、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
二、主導產業
(一)產業現狀。包括名稱、主要產品、生產規模、產值等情況。
(二)產業融合發展情況。包括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情況,以及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情況等。
(三)經營主體情況。包括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總體情況,同時列舉3?5家主要經營主體信息(包含經營主體名稱、經營產品、注冊商標、產能、產值、聯系方式、電商銷售平臺鏈接地址或二維碼等,方便后期宣傳推介)。
(四)品牌培育情況。包括注冊商標,認定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等情況(附證明材料)。
(注:有關數據是截止到2020年底的數據,以當地統計年報為準。)
三、聯農帶農
(一)申報村及所在鎮、申報鎮(鄉)及所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主導產業從業農戶數、增加農民收入等情況。
(二)組織化程度。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化聯合體情況,發展訂單農業、保底收益、入股分紅等情況。
四、所在縣農業農村部門推薦意見
(要有經過核實,數據真實可靠,同意推薦等表述)
負責同志(簽字) 蓋章
年 月 日
五、地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推薦意見
負責同志(簽字) 蓋章
年 月 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