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惠山區洛社鎮六次產業發展紀實
近年來,江蘇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以行政村萬馬村全域為范圍,打造六次產業示范園區,探索經濟發達地區三農轉型新路徑。
作為蘇南鄉鎮企業的發祥地之一,洛社鎮工商業頗具盛名,素有“小無錫”美譽。萬馬村是洛社鎮一個傳統型農村,過去,由于農地分散,各家農戶獨立經營,農業僅停留在種植層面,土地產出效益不高,而散布于村里的家庭作坊式小企業,則讓生態環境面臨挑戰。
人多地少、寸土寸金,如何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洛社鎮外出考察后,確立了“農業六次產業化”發展理念,于2012年開始在萬馬村建設六次產業示范園區。為了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該鎮采取“政府引領、企業主導、全民參與”方式,引進無錫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尚田集團建設運營。
據尚田集團董事長曹熙忠介紹,六次產業并非六個垂直的發展階段,而是1×2×3的結構:1是指農業生產階段,也就是一產;2是指農產品深加工制造階段,也就是二產;3是指基于一產、二產延伸出來的,直至消費者的各個環節,也就是三產。在園區內,一、二、三產業共生共融,相乘得6,效益倍增,但同時也缺一不可,如果其一為零,結果只能是零。
去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六次產業無疑是與政策相吻合的。
根據規劃,洛社鎮六次產業示范園區建設面積6000畝,其中核心區1500畝,預計總投資8億元。政府負責主要道路、橋梁、水利等配套設施建設,尚田公司負責具體規劃運營、園區主體建設,將充分突出江南水鄉鄉村特色,形成涵蓋三大產業的六個產業集中區:鄉村旅游核心功能區、葡萄種植與花果展銷區、水產養殖與水岸休閑區、蔬菜瓜果種植加工區、稻麥種植加工區和物流倉儲區。
對于每類產業,洛社鎮都有清晰的定位和思路:“一產”,發掘當地特色農產品,同時推廣草莓、翠冠梨等休閑品種,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嚴格生產全過程管理,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二產”,通過農產品加工中心,深化產品生命線,開發果酒、果醬、蔬菜凈菜等產品,并充分借力“互聯網+”,健全現代物流和農產品產地營銷體系;“三產”,推動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農業,發展盆景園藝、蒙德里安香草園、布察德花園等創意文化農業,同時通過農村環境整治,發展農耕體驗、親子游等鄉村旅游項目。
目前,園區土地流轉工作基本完成,累計投入6000余萬元打造的核心區域已初具規模。
曹熙忠介紹,園區內豆腐坊、油坊、酒坊等農產品加工體驗設施已投入運營,民宿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今年還將再建成家庭農場20個,再過兩年時間,整個園區便可成熟。屆時,14個自然村將各具特色,完美展現江南風貌,而整個萬馬村將成為一個集鄉村居住、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特色展銷、農趣體驗、農俗傳承、自然觀光、水岸休閑于一體的現代化魅力鄉村。
■記者手記
對于經濟發達地區而言,土地資源稀缺,走產出效益高的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是必然要求,而較強的經濟實力及周邊龐大的消費市場,又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供了可能。洛社鎮發展六次產業的實踐,正是一種有益嘗試。通過鼓勵當地農民全程參與生產、加工以及營銷、旅游三大環節,既提高了土地產出,拓展了農民增收空間,又可吸引更多青年投身農業,變身職業農民,有效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而且,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游更加注重土壤改良、環境保護及鄉村文化傳承,這將進一步深化“美麗鄉村”內涵。洛社鎮的探索對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三農轉型具有一定借鑒意義,如能成功運營,將具有較強的可復制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縣域經濟報(第25期 總第112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