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政府與企業在扶貧中應各自承擔怎樣的責任?在農村“空心化”日漸嚴重的背景下,扶貧工作又應如何推進?《城市化》雜志特邀嘉盛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國發表評論。
楊建國: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三五”時期要實現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發揮所長、全力以赴,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推,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完成脫貧攻堅。為何要靠政府引導?因為政府是將扶貧開發作為全局性任務來部署、推進,沒有政府,扶貧開發工作就是一盤散沙。政府還可以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通過購買社會服務、扶貧資金入股等方式,鼓勵和引導資金、土地、人才、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扶貧。“企業主推”代表著企業是扶貧的主力軍。產業扶貧是扶貧的最有效方式,企業是產業扶貧的落腳點,可以圍繞產業鏈各環節提供產品及服務,帶動貧困人口就業。由于政府的扶貧政策是普惠性的,難以顧及個性化的脫貧需求,企業也無法造福于所有貧困人群,此時,社會團體甚至個人就可以作為補充力量參與其中。
產業扶貧開發會遭遇許多困境,從我個人的經驗出發,因鄉村“空心化”而造成的青壯年勞力流失,致使承擔產業扶貧項目的體力勞動者嚴重缺乏,便是其中之一。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需明辨問題發生的原因。農村青壯年勞力外流源于當地農業產業落后,農民收入低,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在這方面,農業產業化有獨特優勢:一是帶動人數多。以嘉盛綠色蔬菜產業為例,青壯年可以在硬件建設、農資生產、精深加工等對文化和體力要求較高的環節就業,老人、婦女則適合參與溫室蔬菜種植,從而實現讓更多農民就業的目標。二是標本兼治。企業對勞動力的素質、技能要求較高,并有計劃地開展技能培訓,將農民轉化為產業工人,既使農民的收入在短期內實現增長,又使他們有一技傍身,為長期增收打下基礎。農民的收入和技能提高了,還能照顧家庭,這會吸引更多外出的青年人回流,從而有效解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
除勞動力問題外,產業扶貧還面臨幾個亟需解決的難題:一是產業選擇。有些農村貧困地區仍以第二、第三產業為抓手,投資建設大型工業區、高科技城甚至文化產業區。這些產業的發展既需要大量資金、技術,又需要相關產業的配套與支持,農村在這些方面并沒有優勢。因此,農村產業扶貧理應以農業產業化為抓手,扶持農業企業發展。二是產業規模偏小。農業產業化存在投入大、管理水平要求高等特點,由于貧困地區政府與農民的資金投入能力、認識水平、管理水平有限,導致產業發展速度偏慢、規模偏小、管理不精、效益不高,扶貧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這要求政府應鼓勵現代化、規模化、產業化的農業企業,并不斷提高產業的管理水平與效益。三是利益保障。很多企業并未與農民建立良好的利益連結機制,農民無法獲得收入與技能的提升,對此,政府應鼓勵農民以成立合作社等形式為自己爭取利益,并探索和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企業通過土地入股、貸款入股等形式進行合作,將農戶與產業發展有效連接。
綜上所述,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手段,農業產業化為貧困人口提供了就業機會,恰恰農業種養殖工作也是農民可以勝任的,這種“造血”式扶貧模式將扶貧與企業發展融為一體,理應在精準扶貧中得到鼓勵與推廣。
作者系嘉盛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城市化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