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墾八一農場加快草業發展,目前,4000畝苜蓿草陸續開始收割。他們購進自走式收割機,速度快,割完后牧草整齊,便于機械翻曬,利于下一茬苜蓿草生長。
草業與畜牧業互為關聯,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一環。但我國草畜業存在品種單一、產出低,缺乏競爭力,畜草矛盾突出,農牧結合不緊密等問題。特別是位于“鐮刀彎”農牧結合區的地方,在調減玉米后,更是面臨著種什么、怎么種,選擇何種“替代品”的問題。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對于適宜發展草業畜牧業的地區而言,“宜草則草,宜牧則牧”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抓住這一點,就可以加速“糧改飼”進度,促進肉業、奶業等其他產業平衡發展。
——編者
“糧價就是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的風向標,玉米價格持續偏低,墾區玉米產區必須想方設法調結構,轉方式,增效益,引導農工改種其它作物。”河北省農墾局副局長杜亞周顯然十分熟悉市場行情和墾區面臨的形勢,面對記者,他的介紹很是專業。
同屬“鐮刀彎”地區,選擇何種“替代品”各不同
河北墾區地處“鐮刀彎”地區的北方農牧交錯區,該區是連接農業種植區和草原生態區的過渡地帶,屬于半干旱半濕潤氣候區,土地資源豐富,光熱條件好,但水資源緊缺,土壤退化沙化,是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繁、災情嚴重的地區,其中干旱發生概率最大、影響范圍最廣、危害程度最重的地區。
杜亞周介紹說,2015年河北墾區玉米生產形勢十分嚴峻,玉米收獲期以來,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由2014年市場價2.20元/公斤,下跌到1.60/公斤,跌幅近25%,僅價格下跌造成每畝減少收入150元。而生產成本由于人工和種子、化肥、農藥、機械等上升,每畝達50元。由于生產成本的地板上升和玉米銷售價的天花板下降,造成玉米籽粒生產盈利空間減少200元/畝,極大挫傷了農工種植玉米的生產積極性,到了玉米種植結構必須調整的時候。
河北墾區立足墾區實際,在農業發展中,調結構、轉方式,確定了三種壓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的方式。壩上平原春玉米種植區以發展耐旱型雜糧雜豆、馬鈴薯、飼草、青貯玉米為主,主攻方向是大力發展耐旱的雜糧雜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貯玉米;發展觀光休閑農業,促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服務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冀中南平原和冀東沿海夏玉米種植區以發展飼草、積極發展耐鹽耐旱的飼草、青貯玉米等,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糧改飼”、發展現代草食畜牧業,促進農牧結合。
“2016年預計調減籽粒玉米4萬畝,力爭到2020年,調減籽粒玉米10萬畝以上。”杜亞周說。
“糧倉”、“肉庫”、“奶罐”,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結合犇放牧業新上養殖奶牛1.8萬頭的機遇,種植青貯玉米2萬畝,高蛋白紫花苜蓿0.6萬畝,既壓減了籽粒玉米面積,又提高了養殖效益。”滄州市中捷友誼農場于連治副場長侃侃而談地告訴記者,神情中充滿了自豪。
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的“中捷友誼農場”,經過五十年的建設發展,農場經濟總量和運行質量位居全國農墾前列,已成為全國現代化農業示范農場,并在2003年7月改制為省級開發區——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捷友誼農場的成功經驗正是河北農墾大力推進農牧結合、帶動種植結構優化、種養結合型調整的積極探索,實行糧飼兼顧,調減籽粒玉米、發展青貯玉米和苜蓿等飼草,以養定種,把“糧倉”變為“糧倉”+“肉庫”+“奶罐”。
杜亞周說,由于河北墾區跨度大、涉及作物種類多,墾區因地制宜制定玉米結構調整的技術方案,推介適銷對路、高產優質的作物品種,引導玉米結構主動調優、積極調特、努力調深,并結合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集成一套玉米結構調整的技術模式。
大企業一來,“糧改飼”有了新引擎
位于張家口市塞北管理區的沽源牧場,今年有一個大動作,利用調整玉米種植結構的機遇,引導飼草種植企業秋實草業,擴大飼草種植面積1萬畝。
杜亞周介紹說,墾區的玉米結構調整不僅是面積的調減,更是產業的升級,因此必須培育和扶持發展大型畜牧養殖、加工企業和飼草企業,強化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糧改飼”和農牧結合。
隨即,墾區出現了一大批像沽源牧場的案例。沽源、察北、康保牧場,引導馬鈴薯產業企業弘基、雪川和中農壩公司,利用馬鈴薯種植3年倒茬的耕作制度,在輪作的同時縮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3萬畝;沽源、察北牧場,及時把握蒙牛、君樂寶、現代牧業、旗幟乳業等大型乳品企業擴大2萬頭養殖規模的機遇,擴種青貯玉米2萬畝。
在夏玉米產區,大曹莊農場壓減0.5萬畝籽粒玉米面積,改種小雜糧,打小包裝禮品盒銷售,提高農產品經濟效益。漢沽農場黨委書記許煥慶說,定規劃,調結構,依托距離天津較近的地緣優勢,結合天津由于水灌溉不足導致水稻停種,恢復擴種久負盛名、享譽華北的傳統水稻“天津小站米”,種植面積1萬畝,利用地表水灌溉水稻,降低了投入成本,畝產能達到650公斤/畝,畝純效益達到1500元以上。
“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的省隊和排頭兵,如何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走在前、做表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杜亞周說,如果養殖項目發展順利,河北墾區可望于2018年前完成壓減籽粒玉米10萬畝的計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